木叶
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张报纸,煞有介事地念着,一群小伙伴围绕着他,非常认真地听他讲故事,时而唉声叹气,时而鼓掌叫好……这便是吴念真最初的戏剧体验。他说:“那样子的成就感和快乐,在做电影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反而到做舞台剧的时候却充分感受到,看到观众在台下大笑,或是互相分享面纸擦眼泪,那种时刻忽然就回到小时候念报纸的时光,得到一种最单纯的快乐。”
选择《台北上午零时》作为在上海的首次亮相,是因为他在写这个戏时“用情至深”,这戏里写的是他自己的青春。那么,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台湾知名作家、编剧、导演、演员、主持人,聊一聊他生命中关于戏剧的这些人、那些事。
(Q:上海戏剧杂志社;A:吴念真)
Q:剧名《台北上午零时》有何深意?
A:“台北上午零时”是这个故事讲述的背景年代里面最流行的一首台语歌,同时还是一个广播节目的名称,每天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它安抚了当时很多从乡下到台北来工作的年轻人的心。这个节目到现在我都很怀念,一直想做一个三更半夜的广播节目,陪大家聊天。所以“台北上午零时”这几个字,对于我来讲是青春时候一种安定的力量,不晓得多少次是在那样的音乐声中安安静静地睡去。
Q:作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您是如何在戏中讲故事的呢?
A:不论是戏剧、电影,任何形式的创作,都是生命经验的交换。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创作者,我好像就是听到别人讲给我的事和小细节,把它们累积起来做一个整理之后转换,所以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转述者,把别人的故事用我的方式去告诉别人。蛮庆幸自己是个写作的人,而且这个人看起来也蛮和蔼可亲的,所以常有人讲故事给我听,我很幸运,很多人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生命经验和故事,所以说,我不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我是一个善于转述故事的人。
Q:您是怎么与创作、与戏剧结缘?
A:我人生很多事情都很意外。我是在矿村长大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到台北工作,工作稳定了就去念夜间部高中,毕业后就去当兵,回来二十三岁了,几乎没有一技之长,于是决定考夜间部大学。那时候开始写小说,关于矿工的小说,因为他们的生命没有人去关怀,后来发现写小说没有用,因为几乎没有人在看,而你所写的对象也不知道有人在写他,也得不到被安慰的感觉,所以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做影像。后来有朋友说我写的小说很像剧本,于是有了机会去写电影,他们觉得我这个人蛮用心和耐用,之后就跑去电影公司上班,就这样一步步都是意外。戏剧也是意外,因为一群朋友做剧团,发现因为收入和支出的问题做得好辛苦,我就跟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把观众群拉大,做的戏可以更通俗一点,于是就进剧团帮忙,一直做到现在。
Q:您的戏被称为“国民戏剧”,感觉如何?
A:我做的第一部戏《人间条件》很通俗,所以剧评人说我写的是“国民戏剧”。我觉得“国民戏剧”很好啊,我不搞“菁英”戏剧,我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跟多数人沟通嘛。就像小时候被叫去念报纸给大家听一样,我感觉很开心。观众很鼓舞我,时常会在观众问卷上看到:导演谢谢你,我们被理解了,我们被安慰了。所以说,戏剧给我更直接的回应,于是有动力一直继续做下去。
Q:不搞“菁英”戏剧,那么您想做怎样的戏剧呢?
A:普罗大众的。我看很多前卫的电影和音乐,然而我最佩服的导演是日本导演山田洋次,他几乎没得过世界性的奖项,但他是日本人最喜欢的导演,现在80岁还在拍电影,他拍的电影老少咸宜,讲一个平凡的故事,一般人都能领受,所有看的人都懂。
Q:在您的戏中,希望演员呈现怎样的状态?
A:我是比较随意的导演,我希望演员是比较写实的调子。我没受过舞台训练,所以我用自己的方法去想去做,于是台湾的剧评就说我的舞台剧呈现常常出现类似电影的感觉。对我来说,因为不懂,反而没有拘束。但是旁边很多懂的人会对你说不能这样搞,比如舞台剧很重视走位,但我在编导的时候就是不走位。我曾经有一出戏叫《清明时节》,里面一场戏三个演员几乎都在讲话,但他们就是不动。其他人都说不行,你这个应该走位,我却不认为,我觉得如果讲话内容是非常专注、情感很重,你一移动不是会把情绪搞淡嘛。后来证明,观众没有任何不好的反应,全场安静。所以,我认为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应当由内容去决定形式。所以不懂的人去做,或许又有他的好处。
Q:作为戏剧编导,您在舞台上最想和观众分享的是什么?
A:一出戏里面,不可能把所有你想说的都塞给观众,观众自然会自取所需。创作者最好不要跑出来自己讲我这出戏的意义是什么,戏剧如果有个部分能和在场观众产生一点共鸣,就够了。
如果说小时候是见山是山,到做电影是见山不是山,那么现在这年纪做话剧是见山还是山,最简单,最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