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勤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施工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实情况下大部分工程项目都以低价中标,因此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就需要深入探讨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本文分析了施工工程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成本控制的一些措施,为工程施工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工程 施工企业 成本控制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施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部分工程项目都是以低价中标,因此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的缩小,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应该深入探讨企业施工时的成本控制方法。一方面,现在对于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将增加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之间的低价竞标又将压缩利润空间,这将导致施工企业不得不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以此来获得较好的收益。完成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
一、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甚至施工方法都比较粗放。这样不能很好地进行有效的材料节约,以至于造成了很高的施工成本,这大大制约了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降低了工程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企业的盲目投标、亏本中标,进行项目施工时责任不清、工作被动
近年来,由于施工企业数量的剧增,使得行业之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工程施工企业承担了很大的竞争压力,许多企业为了能够获得生存的机会盲目地承揽项目工程,形成了比较严重的恶性竞争。使得市场中标的工程价格严重的偏低,甚至有些已经超出了施工企业的承受范围,导致企业陷入亏本中标的境地。另外,在大部分施工的项目之中,虽然每个工程项目都有一个大的项目成本目标,但是这个成本目标是一个大的成本目标,并没有详细具体的项目成本目标。这种成本目标一旦涉及到某一部门或者某一项单位工程就没有具体的成本目标。没有具体的各项成本目标将导致项目的成本控制很难细致的得到控制。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观念僵化及其相应的管理作用的弱化
一般在施工企业进行成本分析时应包含有三个阶段,第一是施工承包合同成本控制,承包合同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在进行施工阶段之前进行的,由于合同内的费用总和决定了施工企业项目费用的上限,在竞标之时就应该对施工项目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和较为准确的预算;第二是营销过程的利润水平;第三是竣工后的保修、服务成本和尾款清收成本。现在的工程项目大多数注重的是全寿命过程,除了在施工阶段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之外,在后期的保修阶段也应该注意其费用的投入。
(三)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粗放型的建筑行业模式,使得大部分工程使用企业使用的成本管理体系比较难以健全,各种管理模式也是不能很好地符合施工企业的行业需求。目前,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未能深入进行探究,没有摸索出一套能够适合行业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工程施工企业的全方位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还未能完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也还正在处于起始阶段,技术手段也很落后,往往仅限于相关成本测算表、结算清单等等。
(四)各阶段的项目进度和财务控制不相匹配,导致实体开支与现金流脱节
项目工程的成本管理始终贯穿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成本包含了事前的预测、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三个环节,所以应该将项目进度、工程造价和财务部门的控制相互结合。比如,有的项目计划合同部门的台账体现内部承包和外部分包都赚钱,结果项目总体却呈亏损局面,显然一些成本费用没有转嫁出去,使微薄的利润不断流失,这种没有按流程整体管理的作法,反映了企业管理未能形成合力,导致出现管理漏洞,看似谁都在管,但关键控制点却处于真空状态。
二、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企业进行的项目施工有各种规模大小的,对于较小规模的施工项目,一般进行成本控制的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大型的施工企业施工的项目,其工程项目量一般较大,因而其整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量也是非常大,并且施工阶段繁杂。在各个阶段都应该注意成本的控制,以使整个项目施工能够掌握住成本。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使用合理的工程投标报价方法
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应该做到完善成本预测,较为准确的确定工程项目所需要花费的施工成本。项目施工之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规划,合理安排各项任务以及统筹各项分项工程。此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获取各项需要的施工信息,做好前期的摸底工作,对施工建设的项目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并确定目标成本。
(二)主要成本要素的控制
1.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用在施工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影响材料费用的因素有两个方面:采购成本和消耗量。因此降低材料使用费用的第一条途径就是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材料采购价格的控制主要从材料的买价和材料的运输、装卸、搬运以及定额范围内的途中损耗。
2.施工人工费的控制
施工人工费用指的是直接进行项目施工人员开支所需要的各项费用,随着人工成本的逐年增加,其在施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工费用主要包括两种计价方式,一种是工作量全部承包的方式,将其定价承包给工人进行施工,另一种方式就是进行定量计价的方式,按定量的时间进行计价,通过单价乘以天数的方式进行计算人工的费用。施工人工费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队伍的选择上进行控制。首先应该选择技能水平比较高,比较熟练的施工队伍,这样能够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就是选择合理的合同方式,也就是合理的承包方式,这对于施工效率来说影响较大。
3.施工机械的使用费用控制
对于施工企业可能接手到不同的施工项目,其中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施工项目。不同的施工项目之间相同的施工分项需要的器械也是不相同的。因此采用合理的施工器械既能够充分利用机械不造成浪费,又能更加适用,达到更高的施工质量。合理使用施工机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安排生产项目,应该详细计划每项工序时间及各时段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应该协调各个设备租赁或者使用计划,减少设备的闲置时间;其次,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合理布置机械在各施工场地的使用,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
(三)建立全公司多部门参与的成本综合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对于一个公司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工作,建立系统化的成本综合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成本控制是整个企业的头等大事,并且要明确责任部门是成本造价部门,财务部门是对整体成本与项目成本、进度成本负监督责任的部门,其他部门为协助部门。财务部门要主动参与成本管理的相关工作,对于项目整体成本与进度节点、合同条款相匹配。其次,财务部门要在相关手续、流程方面,从内部控制角度加以监控,防止上述关键点的风险失控。财务管理发展到今天,其内涵非常丰富,要求主管领导要加强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看懂“三张表”的层面上。再次,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对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的影响,要加强工程财务与工程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财务、造价、进度等专业人员必须要深入现场与实际工程中,增加对企业特性与各项目特点的把握。最后,各相关部门如设计、施工等部门应积极按进度计划、成本计划、设计方案严格按规程操作,同时要及时沟通,防止无效成本的产生。通过这些措施,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要像重视市场开发、生产管理那样重视成本管理。
(四)发掘施工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的其他方式与方法
使用各种可能优化的措施进行成本的控制。可以实行一定程度的项目承包责任制;项目工程合理的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措施,以此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推广项目工程内的网络技术的应用,将施工组织进行合理的制定,将施工工期降到最低,避免不必要的人工和时间的支出,节省人力、物耗,以此来降低施工成本。还有就是施工企业应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施工企业先行的落后的经营机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应该改变施工企业依靠粗放型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努力实现施工企业由粗放型的施工管理模式逐步转向集约型的施工管理模式。
三、结论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国初期的粗放型的施工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今建筑行业的发展,而竞争日益激烈的施工行业也是得各施工单位竞相努力节省成本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本文讨论了现在施工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施工企业的进步,而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其他一些控制施工企业施工成本的方法,以此为工程施工企业控制成本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中石化中原油建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