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英
目前,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它的栽培是在洁净的环境条件下,采用控制污染等严格管理措施而进行的。产品的农药残留量、硝酸盐含量和其他有害物质含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这就对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采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一、做好生产前期的工作1.选场、设计要合理。菌种场、栽培场应远离仓库、饲养场,场所的清洁卫生要做好。种菇前对场所内外进行全面的卫生大扫除,彻底灭菌除虫,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在野外栽培的,除了做好清扫外,还应及时清除田间杂物,铲除病虫滋生场所, 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基数。2.把好菌种质量关。废料、旧菌袋不要堆在栽培室附近。栽培室采菇后应彻底清理料面,将菇根、烂菇及被害菇蕾摘除捡出,集中深埋或烧掉,不可随意摆放,防止病虫害传染到接种菌种和新的培养基上。母种、原种繁殖系数大,一旦被杂菌污染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保纯、防杂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母种、原种培养基制作,必须用高压灭菌。在制作菌种时,生产空间必须用紫外灯消毒20~30分钟,有效杀菌距离1.2~2米,菌种进栽培室前,菇房内外墙壁可以用1%石灰水喷洒消毒。3.培养基质要新鲜。培养食用菌的基质要新鲜,无霉变,无污染,原料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霉变。原料贮存地防鼠、灭虫,不能有剧毒农药,以免造成原料污染。二、生产期间病虫防治1.预防、防治并重。①食用菌栽培中,预防的效果远远优于只治不防。在生产上一般可采用“药物高温闷棚”,即去掉棚外草苫覆盖物后,对棚内分别喷洒百病傻、赛百09等杀菌药物,然后密闭通风口等,使之接受日晒,在高温作用下药物迅速弥漫而杀菌。在高湿条件下,药物能很快释放和分解,最大程度降解而无残留。一般新建的菇棚,用药一次即可达到目的。②二是设置防虫网。在栽培房通风窗、通风口安装上70目的防虫网,能有效地阻止成虫飞入菇房。利用害虫成虫具有趋光性、趋色性等特点,在菇房内挂黄板(粘虫板)、黑光灯等诱杀成虫。③生态防控。各种菇类生长过程中所需最适宜环境条件,总是与杂菌生长所需最适环境条件有所不同。因此,要尽量创造一个有利用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促使食用快生分健长,达到促菇抑杂菌的目的。如温度控制在26℃以下,能有效防止菌高温霉菌污染,湿度控制在70%以下,能有效抑制菌温杂菌的生长等等④生物防治。可利用生物及生物代谢物来达到防病防虫的目的。常见的有链霉素、玫瑰链霉素、金霉素等,它们分别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红银耳病、细菌性腐烂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又如中生菌素、宁南霉素等,在生产平菇时可用于抑制影响平菇生长的3种杂菌菌丝,作用显著。2.药剂防治。①对症用药。针对生产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合理地选择杀菌剂和杀虫剂,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禁用剧毒农药,常用的杀菌剂有百菌清、多菌灵、克霉灵、代森锌、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二氯异氰尿酸等;常用的杀虫剂有氟虫腈、杀螟硫磷、敌百虫、辛硫磷、敌敌畏、杀灭菊酯、磷化铝、杀螨特等。在食用菌生产中,无论是拌料、堆料或菇房防治,严禁选用剧毒、残留期长的有机脲、有机磷等药剂。杀菌剂:40%二氯异氰尿酸钠,拌料,对防治木霉有效;60%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对防治菇房霉菌效果不错;50%苯菌灵水剂,拌料,对防治香菇、金针菇、滑菇的木霉效果很好。杀虫剂:80%杀螟硫磷乳剂,在成虫生长初期或产卵期喷洒,对防治天牛类害虫有效;23.5%除虫脲水剂,在盖土时,截止到收获前三周喷洒在土壤表面,对防治蘑菇菇蚊有效。②适宜的浓度。在使用农药时,必须使用合理的浓度,一般播种前堆料及菇房物料消毒用药范围和浓度相对大一些,播种后及出菇之前用药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子实体阶段浓度要低一些。③注意敏感性。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不同食用菌对农药的敏感程度,做到对症用药。如发生眼蕈蚊、粪蚊时,可喷500倍敌百虫;敌敌畏具有熏蒸和触杀作用,对菇蝇类的蛾虫、幼虫和跳虫有特效,但对螨类杀伤力差。此外,还应注意平菇对敌敌畏敏感,浓度稍大就有可能产生药害,最好改用辛硫磷和杀螨剂混施效果较好。在出菇阶段发生病害,应根据病害种类选用农药,如细菌性病害,可喷施黄菇一喷灵、蘑菇杀灭灵等药物。发生真菌性病害时,喷用百病傻等药物处理效果较为理想。④菇期禁用农药。注重菇前预防,并为食用菌生产创造优良的环境,增强本身抗病能力。必须用药时,要选在出菇前或将菇采尽后使用。因为食用菌栽培周期短,药物容易残留而引起食物中毒,进而对产品流通与消费产生严重影响,切切不可忽视。⑤不使用含硫制剂。一些地方的食用菌产品被强制下架、退货乃至索赔等问题,很多就是因“硫”而发,主要是在加工护色、漂白等工序上,使用了焦亚硫酸钠等制剂,或者使用硫磺熏蒸以令产品变白等,使得产品含硫超标,现应彻底改正,采用食盐进行漂洗,护色即可,尽管色泽上稍微欠白,但却保证了产品的食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