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壮
(山西省晋城市地震局,山西 晋城 048026)
山西陵川县县城危房现状及对策
李小壮
(山西省晋城市地震局,山西晋城048026)
摘要:依据危房调查执行标准,采取全面普查的方式,对晋城市陵川县城的危房进行分类调查统计,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提出危房改造原则和处置对策,达到不断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危房;改造;对策
0引言
城市危房调查对于全面掌握城市住房的现状,并通过具体的改造以达到改善民众住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危房的改造,可以提高民众房屋住宅的总体抗震设防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1危房等级标准
危房调查执行《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标准,将所辖范围的危房分为A、B、C、D级。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腐朽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2危房调查基本情况
2013年,晋城市政府出资10万元,由晋城市地震局组织实施陵川县县城危房调查项目。项目组制定《晋城市危房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对陵川县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崇文镇7个社区、2个城中村)的各类民房逐户普查,取得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历时两个月完成。
3危房数据分析
(1) 根据调查数据,经统计,县城普查总入户数量12 219户,总建筑面积1 981 390 m2。按标准划分为A、B、C、D四级,各级的户数与建筑面积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县城危房分级情况表
(2) 根据调查数据,农户与非农户户数划分的A、B、C、D级危房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按农户与非农户户数划分的危房分级情况表
(3) 根据调查数据,按砖木结构与砖混结构面积分别划分的B、C、D级危房面积比例如第26页表3所示。
表3 按砖木与砖混结构划分的三级危房面积及比例
(4) 根据调查数据,划分出因地质等自然灾害影响,需整体搬迁的城内社区、仕图苑社区、城北社区危房户数和建筑面积情况如表4所示。
由上述统计结果得出,按户数划分,B、C、D级危房合计占总户数的26%;按建筑面积划分,B、C、D级危房合计占总建筑面积的20%;按农户与非农户划分,B、C、D级危房合计占农户的27%,占非农户户数的23%;因地质等自然灾害影响,需整体搬迁的危房共60户,主要分布在城内社区、仕图苑社区和城北社区。
表4 因地质等自然灾害影响需整体搬迁的危房情况
(5) 根据调查数据,通过分类、分社区统计陵川县各社区及城中村危房面积的分布比例如表5所示。
表5 陵川县各社区及城中村危房面积及比例
从表5的统计结果看出:
D级危房面积最大和占比例最高的是小召村,城东社区次之,仕图苑社区排第三,其他社区或城中村危房面积不大。
C级危房面积最大和占比例最高的是城东社区,其次,按危房面积排序依次为城北社区、城内社区、小召村和沙上头村,按所占比例排序为小召村、沙上头村和城北社区,其他社区较小。
B级危房面积最大的是城东社区,比例高达61.53%,其次,按危房面积排序为城内社区、城北社区、小召村和沙上头村,占比例排序为城内社区、沙上头村、小召村和城北社区。
4危房改造原则
(1) 规划先行原则。危房改造要先制定改造长远规划与近期规划,根据规划具体实施。实施过程中,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统筹实施道路、饮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2) 因地制宜原则。危房改造要从解决群众住房困难和方便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结合保障性安居工程(限价房)、扶贫开发、土地整治及城中村改造等进行。具体实施中,要结合所在地理位置、地形及地质构造情况,宜平则平、宜楼则楼;既可集中新建,也可通过局部加固、翻修和改造,保证居住安全。
(3) 群众自愿、多方筹资原则。危房改造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要充分尊重民意,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妥善解决特困户住房问题,切实把公平、公正、公开落到实处。所需资金以自筹为主,可通过争取上级扶贫贷款、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
(4) 市场化运作原则。在危旧房改造过程中,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坚持依法办事和以人为本、保护与改造并举、公平与效益并重的原则,通过“划零为整、组合成群、成片拆迁、市场运作”等方式实施危旧房改造,形成 “阳光拆迁”“扶困救助”及“多轮驱动”为特点的旧城改造模式,力争取得明显效果。
(5) 增加抗震性能原则。危房改造中,要把增强房屋的抗震性能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对整体搬迁的房屋、新建房屋要结合当地地震烈度选好地基,平房要采取圈梁、构造柱等抗震设施,楼房可选择框架、框剪或剪力墙结构,对局部加固维修的房屋要拆除女儿墙、高门脸等不利于抗震的设施。
5危房处置对策
除A级外,所有的B、C、D级房屋都是需要进行改造的,下面根据调查结果中危房和危房户基本情况,提出实施改造工程的具体建议。
D级危房302户,占总户数的3%,建筑面积18 807.6 m2,由于大多数在城中村,建议结合城中村改造拆除原址、异地新建(因地质等自然灾害影响需整体搬迁的60户,建筑面积3 138 m2,建议进行整体搬迁);C级房屋876户,占总户数的7%,建筑面积109 190.1 m2,建议进行修缮加固;B级危房1 966户,占总户数的16%,建议局部维修。
(1) 对D级危房面积最大和占比例最高的小召村,建议结合城中村进行整体改造搬迁。对面积较大的城东社区和仕图苑社区,可结合县城发展规划进行整体改造。
(2) 对C级危房面积最大和占比例最高的城东社区,优先进行修缮加固。对城北社区、小召村、城内社区、沙上头村进行有顺序的修缮加固。
(3) 对B级危房面积最大的城东社区,优先进行局部维修。对面积次之的城内社区、城北社区、小召村、沙上头村,可有顺序地进行维修。
危房改造在户型设计上,可根据群众意愿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面积标准。对农户与非农户危房的处置,要根据个体的经济状况,决定改造的时间顺序。对砖木与砖混结构的危房,可优先考虑改造砖木结构,再改造砖混结构。
6结语
城市危房调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对陵川县每个社区和城中村进行危房调查,得到比较翔实的危房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为县城危房改造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不断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Present Situation of Dilapidated Building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ingchuan County of Shanxi
LI Xiao-zhuang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Jincheng City, Jincheng, Shanxi 048026,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dilapidated building investigation, a general survey is made to classify the dilapidated buildings in Lingchuan County of Jincheng C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princip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ilapidated buildings retrofitting are put forward for improving seismic resistances of buildings.
Key words:Dilapidated building; Renovation; 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李小壮(1966—),男,山西省晋城市人。1989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5-01-03
中图分类号:TU3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265(2015)03-0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