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靖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中日学校唱歌集之比较
张明靖
中日音乐文化交流自隋唐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日本从中吸取中国音乐文化为营养品,来创造发展自己的音乐文化,直到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学堂乐歌的产生扭转了音乐文化“日向中学”的趋势。本文以学校唱歌集为主线,通过对中日唱歌集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歌曲的编纂者、歌曲旋律来源进行比较分析,以阐明近代中日唱歌集编写相异的原因及音乐文化交流的走向,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以启示现当今音乐教材的建设。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 中日学校唱歌集 音乐
本文以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中日学校唱歌集为主线,通过对中日两国唱歌集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唱歌集的编纂者、歌曲旋律来源进行比较,分析出近代中日唱歌集的编写差异主要得于两国的音乐文化背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日本自古到今都擅长学习他国长处弥补自己短处,使其扬长避短迅速发展,通过比较两国学校唱歌集之异同,阐释中日两国音乐文化交流的走向,总结其历史经验,以启示现当今音乐教材的建设。
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是一个激烈的改革运动,主要改革日本的科技、文化、教育,是日本摆脱闭关锁国的一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革新运动。明治 5年(1872年)《学制》的颁布,开启了日本的近代化的序幕,《学制》体现了日本教育行政部门对近代教育制度全盘的计划与面向将来发展的整体构想①。在这个制度下,日本政府发布近代音乐教育制度的法令,规定在小学学校中设置唱歌课,中学学校设置奏乐课,日本政府虽对音乐教育有所重视,但由于没有唱歌教材和可以教唱歌课的教师,唱歌课被写上“目前可暂缺”,没有真正实行。直到明治 12年(1879年)留美日本音乐教育家伊泽修二②的回国,才逐步扭转日本音乐课“目前可暂缺”这一现状,并与美国音乐教育家梅森(Mason.L.W)于 1881年(明治 14年) 共同编辑出版了日本近代第一本唱歌集—《小学唱歌集》。
19世纪末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国情下,一批爱国知识分子试图参照西学体制,对中国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1904年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联名呈奏的《奏定学堂章程》(也称为“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体制。它标志着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教育的瓦解和西方移植的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③在这个学制下,学堂乐歌的产生开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先河,它是在维新派政治家的倡导下,由中国留日学生发起和推广的,早期留日学生有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等,他们通过在日本留学,亲眼目睹到日本学校唱歌课对于改良日本风气的作用,于是他们开始自发的学习新乐,创作起乐歌。中国最早的一本学校唱歌集是 1904年沈心工编写的《学校唱歌集》,作为中国最早的唱歌集,在中国风靡一时,起到了净化社会风气、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
以上,阐述了中日学校唱歌集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不难看出,中日的学校唱歌集都是在国家政治、经济、教育体制危亡,需要改良的社会背景下产生,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一场激烈的改良运动,目的都是为了革新并加速近代化进程,不同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是自上而下,由政府发令号召并制定改良方针政策。中国在面临内忧外患的国情下,由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自发的进行的自下而上的改良运动,虽都是是革新改良运动,由于推广者不同,直接导致改良的力度和强度不同,这直接影响到中日两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差距。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的日本学校唱歌集的编写,主要是由伊泽修二建立的“音乐调研所”的编委合力编写完成,其编委主要是受日本文部省委托,他们大部分是东京音乐学校的教官,如泷濂太郎、田村虎藏、小池友七等,他们创作的《花》、《金太郎》、《宿舍院中的旧吊桶》等,都被收录在日本学校唱歌集的演唱曲目中。伊泽修二采用折中东西洋音乐,根据日本学校的特点谱写最适合日本学校音乐教育的教科书。首先把以传统音乐为中心的东洋音乐译成西洋式的五线谱,再将与其西洋音乐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从理论上论证东、西洋音乐是可以等同的音乐。④在美国音乐教育家梅森(Mason.L.W)的指导与伊泽修二和各位编委的努力下,于 1881年(明治 14年)由日本“音乐调研所”编写的、作为学校音乐教材的第一本学校唱歌集—《小学唱歌集》出版发行,随后又陆续出版了《唱歌挂图·初编》、《唱歌挂图·二编》以及《幼稚园唱歌集》。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中国学校唱歌集的编写,最为著名的是沈心工、李叔同。他们为唱歌课选编与创作的歌曲《体操-兵操》、《美哉中华》、《春游》、《送别》等都被收录到《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国学唱歌集》中,为唱歌课而作的歌曲大多节奏稳定、短小精炼,这种风格的歌曲不仅激发鼓舞中国人民斗志,还充分体现了沈心工、李叔同强烈的爱国主义。
日本学校唱歌集歌曲的编写一部分选取西洋音乐作为旋律,并加以新词成为新曲,这种创作方式与中国学堂乐歌相似,在选好音乐旋律后,如何配以与其性格合适且与旋律相适应的新歌词,要求选曲者首先要对音乐旋律有所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填词者既懂音乐又懂文学,还要求具有较高的音乐和文学修养以及有对旋律歌词美感的综合判断力。就选曲填词这一创作手法而言,是中日自古以来就有的能力,也是两国创作音乐的主要方式,就两国的填词水平来讲,可谓旗鼓相当。不同之处,日本的唱歌集由美国音乐教育家梅森(Mason.L.W)与伊泽修二等音乐教育者共同编写,在其“折中东西方音乐”的理念下,有组织的合力完成,突出了日本音乐教育者集体的智慧和民族意识,相比之下,中国的学校唱歌集无论是曲调的选择或歌词的填写都由一人完成,是他们爱国主义个人意志的具体体现,中国学校唱歌集更倾向于个人专集,他们虽都是“个人独撰”式的,但对其鼓舞斗志振奋人心,宣扬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是不可言喻的。
日本学校唱歌集的旋律来源有三类:第一类是采用西洋歌曲或民歌旋律配以新的歌词。如,原曲是采用德国民歌旋律配以日本歌词的有《蝴蝶》《远望》,原曲是苏格兰民歌旋律配以日本歌词的有《萤之光》等;第二类是采用日本传统音乐旋律,包括日本雅乐、筝曲、俗曲、儿歌,并配以古歌词或新词。如,《君之代》、《律歌》、《樱花》等;第三类是由日本作曲家新创作的歌曲。如,《花》、《金太郎》、《桃太郎》、《宿舍院中的旧吊桶》等,其中新创作的歌曲占主要部分。
中国唱歌集主要以日本学校唱歌为蓝本进行创作,它采用的歌曲旋律大部分来自日本学校唱歌集,既有日本旋律又有西洋旋律,只有少量采用本民族音乐旋律。总结旋律来源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给外国曲调填上新创作的歌词,如《体操兵操》源引于日本的游戏歌曲《手指游戏》;《何日醒》源引于日本歌曲《樱井的诀别》。第二类是给外国曲调填上现成的歌词,例如《中文名曲五十首》中的《春思》,就是引用德国歌曲《1819年 11月 26日之歌》的曲调,创编者将曲调配上李白的诗《春思》。第三类是歌词、曲调都由中国人自己创作,其中一部分采用中国民间音乐曲调填词,如用《茉莉花》曲调填词的歌曲有《飞起》、《红梅》,还有一部分采用民间歌舞填词,如《金陵怀古》就是根据安徽花鼓填词的。
以上通过对唱歌集旋律类型的总结,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学校唱歌集都采用了西洋的旋律并配以新词,中国是以日本为中介引进和吸收西洋音乐,两国虽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各自传统音乐作为旋律,但比重有所不同,日本更注重音乐的自我创作,日本新创作的音乐占有较大比重。单从旋律的创作能力来讲,日本作曲家已经能够把西洋音乐和日本音乐融为一体,创作出来的歌曲带有浓浓的日本风格,并体现出日本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民族精神,中国虽也创作一部分歌曲,但主要是选用中国民间曲调并填词,与日本学校歌曲相比,主要还停留在简单的旋律模仿,直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萧友梅、黄自、赵元任等一批留学者的归来,才真正开启了中国人新音乐的原创之路,这比日本大约晚了近三十年。
本文通过对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中日学校唱歌集的比较,分析其差异主要得于两国的音乐文化背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日本自古到今都擅长学习他国长处弥补自己短处,使其扬长避短迅速发展。如今科技发达交通便利,中日音乐文化交流比起当时容易得多,但中国目前的音乐教材涉及日本音乐的歌曲甚少,同样,在日本音乐课本中也没有完整系统的介绍中国音乐风格的曲目,目前,我们的音乐教材编写应拓宽音乐文化视野,加强世界各个国家与民族的联系,更加注重多元音乐文化的引进与录用,一方面在编写音乐教材的过程中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立于世界民族音乐之林,另一方面广泛吸收世界各个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并加强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增进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最终,我们的音乐教材将会形成一个由多元文化编制的,并能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建立联系的网络。
注释:
①林能杰.二十世纪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7.6:P 15
②伊泽修二(1851年 -1917年)日本长野县人,教育家。担任过日本长野师范校长,随即赴美留学,成为日本第一届公费留学生
③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 P 3
④林能杰.二十世纪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P 24
[1]林能杰.二十世纪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林能杰.日本学校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张前.日本学校唱歌与中国学堂乐歌的比较研究[J].音乐研究,1996(3).
[5]许冰,马达.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脉络及其特点[J].集美大学学报, 2008(1).
[6]马达.中日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之比较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4(3).
[7]管建华.中、日音乐发展接受西方影响之比较[J].中国音乐,1996(1).
[8]许燕.中日音乐之教育文化比较[J].人民音乐,2007(9).
[9]张蔚静.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