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美学思想与当代社会互动关系的思考

2015-03-11 10:41席琰妍
艺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阿多诺文化产业美学

席琰妍

阿多诺美学思想与当代社会互动关系的思考

席琰妍

特奥多·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坚力量,他的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文通过对阿多诺美学思想的分析,结合当今文化工业和现代艺术的现状,解析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和当代社会的互动关系。文章从阿多诺美学思想中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和对现代艺术的推崇为出发点,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阿多诺 美学思想 文化工业 现代艺术

注:本文参与国家社会基金艺术学项目“阿多诺音乐社会学思想与中国当代音乐发展趋势研究”,项目批准号:12BD027。

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掀起了对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阿多诺的学术研究,他是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上一位不容忽略的批判者,一生著作颇丰,主要集中在哲学、美学理论领域。 阿多诺是一个极具哲学意味的美学家,以他“否定的辩证法”和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及对现代艺术的独特见解,将西方美学理论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阿多诺的一些思想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他惊人的预见性。而今面对当代社会的诸多现象,我们重拾阿多诺的理论,不禁会引起思考。

一、阿多诺的美学思想

阿多诺的美学思想是以德国古典美学为基础的,他继承了前人的美学思想,如康德的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学以及黑格尔和卢卡奇的美学等。 在此之上,他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

1.深刻的批判:文化工业导致艺术的蜕变

“否定”和“批判”的思想是阿多诺美学理论的主体,要研究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就一定要明确,他“否定”与“批判”的实质和对象到底是什么。

阿多诺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理论是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这里的“文化工业”并不是完全等同于所谓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以科学技术媒介手段为载体的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文化类型。①他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文化商品化的批判、对文化创作者主体性沦丧的批判和对机械复制的批判。同时阿多诺也借鉴了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和艺术生产理论来批判文化工业。 马克思认为,“当以生产商品的形式进行劳动产品生产时,就具有了拜物教的性质,商品生产和拜物教是无法割裂开来的。 ”②阿多诺继承发展了这两种理论,认为文化产业具有了商品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已经打上了拜物教性质的烙印。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下的艺术生产必然会导致创作者自我性的丢失。 标准化、模式化、同一化是文化工业的特点。 为了使艺术品满足当今的市场需求,资本家会对创作者形成种种限制,创作者为了生存、为了获取劳动的报酬,只能一次次沦为资本家的雇佣者,按照资本家的要求去创作出可以迎合市场需求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将会走向标准化和单一化,也将失去其社会批判性特征。长此以往,作为接受者的大众也逐渐丧失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能力。 阿多诺断言:“艺术可能已经步入它的没落时代,恰似黑格尔在150年前预言的那样。 ”③最终,阿多诺批判艺术的蜕变,根源仍然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压抑的批判。

2.极力的推崇:为现代艺术辩护

阿多诺认为当今的世界是一个被极度“异化”的世界,艺术已经不能单纯的反映社会现实,粉饰太平,艺术要创造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以此来批判现实社会的丑恶。 面对异化的世界,艺术应该担负起批判的责任,他赞成艺术的否定性:对现实事物的远离和彻底否定、对艺术和谐外观的扬弃。“成功的标准在艺术中是双重的:首先,艺术作品要将材料与细节在形式上进行融合;其次,切勿抹去整合过程中的一切痕迹,而应在审美总体中保留那些抵制整合的痕迹。 ”④阿多诺极力赞扬以勋伯格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认为艺术既不应该被“描写”也不能被“象征”,而更应该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体验,而现代艺术采用夸张、想象、意识流的手法,利用不完美、不和谐的、零碎的元素否定了全世界,创造了一个荒诞的世界,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以此来与这个异化的现实世界相远离、相批判,从而给予艺术新的生命力。 现代艺术的创作者,通过否定远离现实事物进行艺术创作,对艺术和谐外观的摒弃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异样的世界,从而引发了人们更深入的思考。 阿多诺说,现代艺术是通过艺术形式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丧失的追求和人性,重新呈现出来,在进行社会批判的同时也给予了无限希望。

二、当今社会的趋势及现状

当代社会特定的背景下,使阿多诺批判和推崇的事物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境地。 文化产业的兴起,自是源于它的优势,现代艺术的没落同样是各种因素所导致的。

1.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

对“文化工业”的论述,理论界一直褒贬不一。 波德里亚的论述中,“复制代替生产,符号和代码的增值替代了意义的存在,单一性的复制取消了意义存在,我们正处于一个空虚无根的后现代世界,这将是伦理学的巨大失落。”⑤布尔迪厄认为,现在决定艺术价值的不是艺术作品也不是艺术创作者本人,而是社会机制、是大众媒介、是文化工业。 同样有人为文化工业辩护,如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就非常认同文化工业的社会解放功能和积极意义。 费斯克的“两种经济”的理论: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 认为文化固然商品性了,同时商品也具备文化性了:大众也拥有了“裂解文化商品的同质性和一致性,袭击或偷猎文化商品的地盘”的权利和实力。⑥

在中国,理论界关于文化工业的论述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学者延续了西方批判理论的范式,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工业是娱乐性的、肤浅的、泛市民的文化;90年代中期,一批学者对文化工业采取的极“左”的批判,认为这是中产阶级的文化,是一种抹杀了贫富差距和阶级冲突的意识形态。 反之,金元浦、陶东风等学者则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世俗化转型的角度肯定了文化工业进步对社会所产生的政治意义,他们坚持认为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体现了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利于推进民主化的进程。

目前,中国正从以政治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向以经济为中心的形态转换,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产业的建设,景德镇的陶瓷大批量的生产、蒙娜丽莎的微笑随处可见;各种传播媒介,如电视、电影、广播和书报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流行音乐遍布大街小巷,受众群体广泛;人们视爵士乐如激情的释放。 阿多诺深刻批判的“文化工业”以及流行文化,在当今社会显然占有巨大的市场。

2.令人怯步的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之所以受到阿多诺的极度青睐,是因为现代艺术能充分体现他的“否定辩证法”,并且生动地表现出了阿多诺内心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恨和发泄。 然而,现代主义作品,其中确实有一些能打动人的作品,但另外的大部分,的确存在让人难以理解的事实。现代艺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窘境,现代艺术被抽象性、晦涩性笼罩,使得大众对于这些“荒诞”的艺术形式无法接受,出现了指责、嘲讽甚至是激烈的批评。

在现代艺术出现之前,艺术是其创作者将自己对于社会和世界的审美体验与精神感受融汇于艺术作品中,在大众进行艺术鉴赏时实现与他们的情感和精神的交流,形成共鸣。而现代艺术是主观的、自我的、超越现实的,使得现代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拉远了,创作者们似乎在艺术创作中切断了与受众的交流和沟通,过于以自我为主。 为了追求这种艺术上的主观,艺术由表现世界变为了探索世界,现代艺术在标新立异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且没有给今后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和余地。也正是因为现代艺术十分追求标新立异,不屑于主流艺术为伍,所以他没有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使得受众群体较小发展空间不足,因此目前现代艺术被称为一种“精神文化”。 而且,由于现代艺术怪异的艺术表现风格,其产物通常和绝望、疯狂等扭曲的情感相联系,也使得他们目前为止还不太可能成为一种能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的艺术品种。

三、结语

阿多诺对于同一性的批判,在当代社会显示出了令人惊讶的预见性,当代社会就像一个大熔炉,各色各样的人和事参与其中,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己的个性,而艺术也悄无声息地抹去了应有的色彩。 阿多诺极力推崇的现代艺术、无调性音乐,在众人眼中似乎并没有得到认可。当代社会确实应注重个性和特色,毕竟“不同”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存在的意义。 而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让中国不可避免的卷入了“全球化”的进程之中。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中国的文化事业推向市场,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已经不可逆转。 许多资本主义社会出现过得现象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也时常发生。因此,阿多诺对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与我们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和重大的警示作用。 阿多诺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见解深刻,对于我们建构中国大众文化理论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中国有着和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在当代社会的一些具体问题上我们依然需要通过借鉴他人的理论,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路。中国的文化工业有顺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积极地方面,同时也要注重艺术、文化作为人们精神领域的一部分所应该具有的本质特征,区分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显著不同,防止在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艺术和文化全盘被商品化了。 在文化产业蒸蒸日上的现实形势下,要对文化和商品两者有一个宏观的、确切的把握,恰当地找到中间的临界点,避免我国文化产业具有商品性突出、艺术品质不高的特点,以保证健康正确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注释:

① 王玥 .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的生成境遇 [J].边境经济与文化 ,2006.2.84-85.

②霍克海默,阿多诺, 洪佩郁,蔺月峰译.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③阿多诺, 见将孔阳主编. 美学理论[A]. 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P.445.

④【德】阿多诺, 王柯平译.美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2.

⑤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⑥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阿多诺文化产业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拯救表象
———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评介
Δ 9-Tetrahydrocannabinol Toxicity and Validation of Cannabidiol on Brain Dopamine Levels:An Assessment on Cannabis Duplicity
阿多诺对前卫艺术创作技法的批判
作为音乐史家的阿多诺
——论《贝多芬:阿多诺音乐哲学的遗稿断章》的未竞与超越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