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士改
(安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的核算方法
柴士改
(安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目前中国单独针对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基本处于起步甚至是空白阶段,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全面、连续的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基础能耗数据。因此,如何有效、连续地对公共部门能源消耗进行核算,无疑是解决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的关键性问题。鉴于此,根据指标替代、“自上而下”与总量控制等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实现公共部门与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的衔接,构建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的核算方法,以达到对公共部门能源消耗快速、准确核算的目标。这不仅可为中国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制定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便于其自主性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而且更有利于政府在国家气候谈判会议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关键词:公共部门;能源消耗;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1引言
根据发起单位的性质和《京都协议书》的关系,国际上现有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的主体,可大致分为五类:政府部门、非盈利组织、民间组织、大学和社会团体,以及有关学者[1-6]。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部门温室气体排放估计的责任划分原则、标准、主要分类与估算方法,以及如何提高估算数据的可靠性等[7-10]。
中国与发达国家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工作进程有所不同,发达国家进行较为顺利,而中国多数研究集中于居民部门、生产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单独针对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基本处于起步甚至是空白阶段。原因在于目前中国针对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数据统计工作极其匮乏,2009年开始逐渐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而对其他排放源均未展开统计,同时前者数据也很有限。中国公共部门能源消耗方面的数据来源有两方面:一是宏观方面,源于《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下文简称规划)的相关数据;二是基于微观方面,源于某机构统计调查的数据。但这两个数据来源存在两个局限:一是数据较为零散,无法进行连续、全面、宏观层面上的统计分析;二是数据多源于初始统计数据,较为粗略,导致分析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基于此,众多学者多是基于公共部门节能必要性、相关节能政策与核算方法等层面进行定性分析[11-12]。2009 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要求,逐渐建立公共部门能源消耗计量制度,但由于数据滞后性,全面数据不是同步对外公布等原因,仍然存在数据不全,甚至无依据的尴尬局面。
鉴于此,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相关原则,实现公共部门与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的衔接[13],以此构建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的核算方法,以达到对公共部门能源消耗快速、准确核算的目的,进而为中国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制定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便于公共部门主导的自主性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
2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的核算方法
2.1基本思想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2008)中“指标替代”的核算原则,在无法核算某一指标时,可试图通过相近指标进行替代估算[14]。因此,面对无公共部门能耗数据的情况,要实现对其核算,前提是找到与公共部门相近,可以替代的主体与指标,进行估算;同时兼顾两者差异,进行数量调整,尽可能提高估算的精确性。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与公共部门统计口径上一致,定义,范围等相近是第三产业中的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因此可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中指标相近与替代、“自上而下”原则,运用整体上可以代表公共部门、数据相对充分的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为基础对前者进行估算。同时两者的分类基础不同(前者是以机构单位进行分类,后者基于基层单位进行分类),导致涵盖的范围有所差异,通常前者范围大于后者,为降低误差系数,运用调整系数对两者进行数量调整。
2.2基本步骤
第一步,估算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能源消耗量。
在能源消耗总量平衡表与分行业能源消费量中,第一、二产业分类较为详细,第三产业分类较为粗略,仅分为交通运输业及仓储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三大类。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包含在第三产业的其他行业中,由于其他行业中各个分类具有相近性,因此对其他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进行分劈,估算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能源消耗量。
分劈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其他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与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的总产出进行估算;二是根据各行业总产出的比例对其他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进行分劈。计算公式如下:
(1)
(2)
其中i=1,2,…表示能源种类,t表示时期,PEit表示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对i种能源消耗量,TOYt与TOEt分别表示其他行业的总产出和能源消耗,PYt表示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总产出。很明显式(1)与(2)的出发点与表达的含义不同,但两者实际结果与反映的内容完全一致。
第二步,计算调整系数。
调整系数等于公共部门与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的总产出之比(无总产出的情况下,可用增加值代替)。
计算方法如下:
(3)
(4)
其中GYt,PYt与GPt,PPt分别表示公共部门、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的总产出与增加值,式(3)与(4)均假设不同种类能源消耗量的调整系数一致。其中公共部门增加值来源历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增加值来自历年统计年鉴,政府消费来自历年投入产出表中(分行业增加值或第三产业增加值)。1992—2010年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与公共部门增加值之比,稳定于32%左右,以此为基础,计算相应的调整系数。
第三步,核算公共部门对不同种类能源的消耗量。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能源消耗乘以调整系数αt,便可估算公共部门对不同种类能源的消耗量。计算公式如下:
GEit=PEit×αt
(5)
(6)
(7)
第四步,公共部门能源消耗总量的核算方法
公共部门对不同种类能源消耗量,皆是基于实物量数据,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加总。根据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的参考系数βi,将实物量的数据转换为标量,进而计算能耗总量。计算方法如下:
(8)
(9)
3公共部门能源消耗分析
针对能源消耗不同种类与用途,将公共部门能耗的去向分为两类,一是交通能耗,即公务用车耗油,主要消耗汽油、柴油类交通燃料;二是建筑能耗,进一步分为暖通能耗、办公能耗、照明能耗和服务(设备)能耗等,主要消耗煤炭、焦炭、电力等能源。根据数据可得性与研究需要,能源分别为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与电力。
3.1估算数据的可信度分析
源于数据可得性与研究的连续性,样本区间是1985—2012年。通过计算数据与规划中公布了“十一五”期间公共机构能耗的比较分析,对构建的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的核算方法有效性进行验证。
(1)计算结果与规划中数据相比,整体上看,总量数据小于后者。原因可能有三方面:首先,本文公共部门能耗种类没有涵盖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以及其他能源。其次,规划中数据是初步统计数据,较为粗略。本文的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精确性高于初步统计数据。最后,由于随机误差造成的。
(2)从能源消耗总量上看,2005—2010年估算结果与规划中数据的相对误差由14.3%,逐渐下降到5.5%,分别相当于后者的85.7%、86.89%、87.35%、88.85%、93.2%与94.5%,显然两者误差有显著缩减的趋势。与总量相比,不同种类能源消耗量结果差异与之类似,2005年最大的相对误差为煤油消耗量,为12.86%,逐渐降低,2010年最大相对误差为原油消耗量,为3.13%。
总之,通过构建的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的核算方法计算公共部门能源消耗,与规划公布的阶段性数据相比,总量上略小于后者。不过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逐渐降低,2010年为5% 左右,具有持续一致的趋势,由于存在计算误差,这种差异是难以避免的。
3.2公共部门能源消耗总量与比重变动
如图1所示,1985—2012年中国公共部门能源消耗总量呈现一路攀升的增长趋势,其中1987、1994与1995年有轻微下降,但不影响整体的增加趋势。增长速度在波动中持续上升,2007—2009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这可能与2007年中国《节约能源法》首次将公共机构能耗作为重要部门,大力倡导政府机构节能有关,其即时影响比较明显,但持续力度不够。2012年总量又恢复强劲的增长速度,增长速度上升为9.45%,累计增速达315.14%。与居民生活用能相比,公共部门能耗总量低于前者,但两者的差距逐年缩小,1985—2012年两者的例由32.77%上升到52.18%。因此从总量、及与居民生活能耗比较上看,公共部门节能的潜力很大。
图1 中国公共部门能源消耗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
从比重上看,1985—2012年公共部门能耗占终端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呈现波动式变动,数值大小较为稳定,均值为4.65%,这表明公共部门能耗与终端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幅度相近。占第三产业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动趋势,由1985年 50.25%逐渐下降到2012年31.97%,累计降低约为18个百分点。交通能耗与建筑能耗相比,增长速度高于后者,并且总量从1997年开始大于后者,前者占公共部门能耗的比重由1985年28.03%逐年上升到2012年56.71%。从1997年开始交通能耗所占比重超过建筑能耗,两者的比重差距变动幅度较为缓慢,反映出公共部门公务用车油耗与日常办公能耗强有力的增长势头。
3.3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结构
1985—2012年公共部门能耗结构中呈现两种方向变动,比重上升幅度从高到低分别为柴油、汽油、电力、天然气、燃料油与焦炭;比重下降类分别是煤炭与原油,其中公共部门对煤炭与原油的消耗皆呈现波动式下降的变动趋势,前者大于后者(见图2)。中国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由煤炭消耗为主,汽油与柴油为辅,逐渐转变为汽油、柴油与电力为主,天然气等资源消耗为辅,煤炭消耗失去其主导地位,反映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结构具有优化趋势,要大幅度降低对煤炭等能源的消耗,有意识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耗的比重,使其能耗结构进一步向“环境友好型”的状态发展。
图2 中国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结构
3.4公共部门能源利用水平
以人均公共部门能耗水平与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水平表示公共部门能源利用水平,其中公共部门就业人数代表其规模。
(1)人均公共部门能耗水平。1985—2012年人均公共部门能耗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007—2009年增速有所下降,2012年增速提高到6.41%,1985—2012年人均能耗水平由6548.48千克标准煤/人增加到12973.25千克标准煤/人。与人均居民生活能耗相比,两者的差距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继而缓慢下降的变动趋势,1985—2012年公共部门每人每年能耗平均相当于50个居民每年平均生活能耗。
(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1985—2012公共部门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水平的变动显得稍微平缓,整体呈现波动式增长的变动态势。1985—2012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由25.48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增加到42.35千克标准煤/平方米。与居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相比,差距逐年增加,1985—2012年两者差距由2.96倍上升到5.68倍,这不仅反映出公共部门建筑面积的扩大速度快于其能耗总量,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水平不断增加的现实,而且对于公共部门而言,要加强公共部门建筑用能监管,更加注重建筑节能。
4结论
第一,估算结果与规划数据相比,满足总量控制原则,前者略低于后者,相当于后者的85%以上,并且具有不断接近的趋势。
第二,1985—2012年中国公共部门能源消耗数据,一方面反映公共部门节能潜力很大,能耗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同时与居民生活用能相比,存在人均消耗水平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等特点;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单独针对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综上所述,在未建立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统计制度的年份以及没有连续的、全面的公共部门能源消耗数据的情况下,构建的公共部门能源消耗的核算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选择。不仅可以为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制定工作提供数据,便于中国公共部门主导的自主性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政府在国家气候谈判会议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Brown S.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Economic Impacts of the Kyoto Protocol:Accounting for the Three Major Greenhouse Gases[R].Canberra: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1999.
[2]Bastianoni S,Pulselli F M,Tiezzi E.The Problem of Assigning Responsibility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4,49(3):253-257.
[3]Bennett C J,Whiting M,Conference Board.Managing for a Carbonconcerned Future:a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Z].New York:Conference Board,2007.
[4]Akimoto K,Sano F,Homma T,Oda J,Nagashima M,Kii M.Estimates of GHG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by Country,Sector,and Cost[J].Energy Policy,2010,38(7):3384-3393.
[5]Brouhle K,Harrington D R.GHG Registries:Participation and Performance Under the Canadian Voluntary Climate Challenge Program[J].Environ Resour Econ,2010,47(4):521-548.
[6]Bun R,Hamal K,Gusti M,Bun A.Spatial GHG Inventory at the Regional Level:Accounting for Uncertainty[J].Climatic Change,2010,103(12):227-244.
[7]Bulkeley H.Down to Earth:Local Government and Greenhouse Policy in Australia[J].Australian Geographer,2000,31(3):289-308.
[8]Brainard L,Jones A,Purvis N.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Poverty:a Billion Lives in the Balance?[M].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9.
[9]Weigel B A.Development of a Calculator for Estim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HG Emissions from Public Transit Agency Operations[EB/OL].[2010].http://hdl.handle.net/1853/34840.
[10]Rizan Fazily.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ventory for the University of Wyoming:Fiscal Year 2012,April 1st 2013.
[11]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政策体系及保障机制研究.课题报告[R].北京,2010.
[12]廖虹云,熊小平,赵盟等.公共机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能源,2015,37(1):21-25.
[13]向书坚,柴士改.最终需求间接能耗核算模型的改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32(2):56-61.
[14]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等.国民经济核算(SNA)2008[M].2013:15-40.
(责任编辑谭果林)
Accounting Method for Energy Consumption of Public Sectors
Chai Shigai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Anyang Normal University,Anyang 455000,China)
Abstract:The work with a list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public department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r blank in China.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re are not comprehensive,continuous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of public sect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list.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the efficient accounting model for energy use of public sectors to solve the previous problems,by achieving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public sectors and public management and society organization.According to some accounting principles of index replacement,“from top to down”,quantity adjustment and total quantity control,it could solve the key problems,and strive for more discourse right for China in the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Key words:Public sectors;Energy consumption;Public management and society org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22.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柴士改(1985-),女,河南人,安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最终消费能耗及其碳排放核算。
收稿日期:2015-03-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4YJC910001),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研究项目(15A9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