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和 梁金利
(乌海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乌海 016000)
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兴起了一股建房热潮,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几乎都在进行城市改造和城市规划,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那么如何有效处理和再利用建筑垃圾就成了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所谓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1]。
国外建筑垃圾的处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早期欧洲的某些国家将回收来的建筑垃圾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的建筑垃圾回收率接近百分之百,几乎所有建筑中产生的垃圾都被循环再利用到了其他建筑中,究其原因,美国政府主导参与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并根据现有情况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律法规,切实的保障了资源的回收利用。同样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建筑垃圾的国家还有荷兰,其优势是通过国家强制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一个对建筑垃圾处理较好的国家是德国,德国主张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类,不同的建筑材料被分配运往不同的生产部门,是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可实现的最大化。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因此日本需要更加关注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在日本没有建筑垃圾一说,他们将其称为建筑业的附属产品,不仅有政府积极参与,还借鉴先进国家的各种经验,保证资源的损耗率和浪费率在可能的程度上达到最低。国外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之所以程度较高,总结来看,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资金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在政策上、法律法规上给予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互相借鉴先进的生产经验,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已达以建筑垃圾的利用率越来越高。
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回收起步较晚,范围也较小,但随着建筑业的大发展,用于容纳建筑垃圾的用地应经供不应求,资源的消耗程度也不容小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资源对子孙后代的重要性,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迫在眉睫。根据国外政府强制力干涉建筑垃圾处理的经验和我国建筑垃圾自身发展的特点,针对于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处理,我国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其主要规定了产生垃圾的主要建筑单位要根据垃圾出产数量缴纳一定的垃圾处理费[3],这一做法虽然从经济角度抑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但却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建筑垃圾还是会产生,只是数量上发生了变化,解决的根本办法还是找到回收处理建筑垃圾的方式。近些年,我国开始逐渐意识到需要用科技手段处理建筑垃圾,保证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并且取得了较好成效。
我国首个建筑垃圾循环建材工业园,于2010年在青岛市建成。年可循环利用建筑垃圾120万吨[4]。相当于整个青岛市建筑垃圾的百分之七十,其产品主要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加气砖、砌块、板材、透水混凝土砖等[5],可以使建筑垃圾全部得到回收利用,且全程无粉尘、无固废排放,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类似的工业园区还有很多,其发展程度,资源利用率都有所不同。
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工作虽然近些年进展很快,但综合而言存在以下问题需要重视:处理建筑垃圾的投资项目过大,就目前市场来看,针对于建筑垃圾处理的常用设备通常笨重落后、工作效率低、所需厂房面积大、建设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困扰着投资者[6];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随着房地产业的泡沫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房地产,这就间接导致了管理者普遍经验少,整体管理水平低、不系统、而大批的民工潮使得新工人操作不熟练、设备维护不到位[7],导致设备故障率高,生产效率低。对此我的建议是,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理的产业投入,借鉴国外相关的经验,采取新的技术,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效率,降低二次污染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建筑垃圾处理的产业化进程,使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以产业化模式快速发展。
[1]牟月.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理厂运营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陈鹏.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融资模式及PFI风险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3]李洪.基于国民经济视角建筑垃圾处理费用效果分析[D].西华大学,2013.
[4]许睦野.建筑垃圾处理PPP模式应用研究 [D].南京工业大学,2012.
[5]朱东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研究 [D].华南理工大学,2010.
[6]吴宗良.建筑垃圾处理产业PPP模式研究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7]黄亮.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研究 [D].南京林业大学,2009.
[8]冯艳丽.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的特许经营模式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
[9]邹新.PPP模式在建筑垃圾处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
[10]王波.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