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莹
摘要:目的 观察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3月门诊收入的6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等情况。结果 经护理,两组在镇痛率、焦虑和抑郁自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疼痛程度,及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肿瘤;疼痛管理
肿瘤患者作为比较特殊的一类群体,往往有巨大的心理负担、沉重的精神压力、躯体也承受着疼痛的折磨,而患者的精神压力较大,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大部分患者经放化疗后,均会出现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的现象,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为减轻患者痛苦,我院特对2012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3月我院门诊收入的肿瘤患者60例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1~63岁,平均(45.2±2.4)岁;肺癌4例,鼻咽癌4例,食管癌13例,胃癌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8~65岁,平均(46.3±1.8)岁;肺癌5例,鼻咽癌3例,食管癌13例,胃癌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症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过程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给药护理、并发症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包括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疼痛护理等。环境护理:创造优良的医疗环境,赢得视觉效应,保持病房整洁、温馨、安静等。心理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并关心患者,全力创造一个具有人性化的医疗氛围。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疼痛护理:针对患者疼痛程度,采取有效缓解措施。
1.3 疗效判定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表(SDS)[1]和焦虑自评表(SAS)[2]对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分,焦虑自评表主要评量患者焦虑的主观感觉,分数越低说明焦虑情况越严重;抑郁自评表主要评量患者抑郁状态和治疗中相关变化情况,分数高说明抑郁严重。同时采用VSA评分对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以0~10为分度值,分值越小,代表疼痛感越弱,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为无痛、轻微疼痛、比较疼痛、严重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镇痛效果比较 经护理后,研究组镇痛率达86.7%,对照组为56.7%(见表1)。
2.2 本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和焦虑自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见表2)。
3 结论
相关调查显示,在各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癌症患者中,超过50%[2]的患者均有程度不一的疼痛,尤其是肿瘤晚期的患者中约75%都有严重疼痛问题。肿瘤患者治疗疗程较长,显效慢,患者还承受着剧烈的疼痛和放化疗导致的毒副作用,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望、抑郁甚至轻生。对于肿瘤患者的护理重点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循证护理模式包括了以下4个阶段[3]:①循证问题,主要包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通过护理实践对护理工作、行为、计划提出质疑;②循证支持,广泛查阅相关实证文献,收集和决策制定、互利原则、经济、临床等相关的可靠证据,可选作现实依据的项目包括:循证医疗中心、具有权威性的相关组织所提供的证实、临床护理指南、系统评价及护理专家建议等;③循证观察,设计一项科学、合理、有效的观察方法,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对即将开展的护理内容进行实施;④应用实证:在第②、③2个阶段的基础之上,对所要开展的护理干预方式或行为进行全面、充分的分析,以去糟粕,取精华。相关研究显示,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中研究组镇痛率为86.7%,对照组为56.7%,明显研究组镇痛效果更好;两组护理后在焦虑和抑郁自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期间,应对不同患者的疼痛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判断疼痛程度、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并进行分级。对于轻微疼痛者,可给予非麻醉类止痛药物,布洛芬等;比较疼痛,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者,可给予弱麻醉性药物,曲马多、可卡因等;严重疼痛,难耐受者,可行静脉持续给予强麻醉性药物,同时,还可采用按摩法、皮肤刺激法、音乐疗法、冷刺激等方式辅助止痛。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肿瘤患者的疼痛管理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对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在后期临床护理管理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静,谢慧丽.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11-212.
[2]李静.循证护理在肿瘤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297-297,298.
[3]陈玉芹,李秀荣.循证护理在癌症疼痛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3):121-122.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