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管理会计的运用帮助我国企业提升了价值创造能力,且在管理活动方面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但是,随着企业对管理会计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压力的逐渐增大,单独运用某一项管理会计工具来推进企业价值创造的做法遇到了瓶颈。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体系化地运用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
事实上,就现阶段而言,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践中还是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功经验的。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多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上,进而对管理会计工具有了巨大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普及,使管理会计有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平台。
除此之外,一些与分析预测相关的管理会计工具在我国企业也有了普遍运用。如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和波士顿模型等成本控制或机会风险分析方面的管理会计工具已经在我国有了很好的实践。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管理的某一个领域的确非常有效,但有些时候,这些工具在整体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方面则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很多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并未将其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从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的角度来看,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时,最重要的是要融入战略管理要素,要将企业长期效益最大化尤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放在重要位置,要注重创新和技术改进,而不是仅仅注重短期利润或EVA的最大化。
全方位综合提升
毫无疑问,管理会计的运用是一套完整的体系。那么,企业在打出管理会计“组合拳”的同时,一方面要从自身内部环境出发,紧密结合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要从外部环境出发,呼吁国家在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时也要通过综合提升软硬实力来保障管理会计的顺利落地。
从硬件设施来看,国家在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完善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系统,也要高度重视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建设。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管理会计若要想更好地给企业提供有用信息,就必须在法律框架下开展市场活动。而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的综合性非常强,其内容与管理经济学、系统学、信息学等学科互相交叉。因此,国家在成本核算、预算、评估、激励等相关制度方面的建设同样需要加强,以便做到有制度可循。
从软件建设来看,一方面,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短缺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这两方面将成为国家在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时需要重点打造的软实力。
管理会计在我国运用的时间还不长,还不够系统,因而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管理会计自身的理论体系来不断完善发展。西方国家对于管理会计的运用有一套完整、标准的体系,我们需要根据国情来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并更新理念,从而进一步更新相关的技术方法。而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除了加强相关课程的设置之外,还要大面积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包括在会计职称考试等考试中加大管理会计知识比重。
借鉴需谨慎 严防“东施效颦”
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在管理会计的运用上走在了前面,其中有很多先进的经验是非常值得我国企业学习的。
目前西方国家有很多成体系的模型,比较典型的代表是约翰逊·斯科尔斯模型。这一模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是适合性,用于判断企业目前情况下推出的产品是否合适。二是可接受性,主要用于判断在相关情景下,产品所产生的回报是否可被利益相关的各方接受,比如董事会和供应商。三是可执行性,用于判断企业现有的资源和优势是否能够将产品的生产执行下去。由于我国企业在治理结构、信息技术等方面与国外企业有一定的区别和差距,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时首先应当考虑如何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防“东施效颦”。
同时,照搬国外的管理会计运用体系不一定是最优途径,国外先进经验中的思维模式才是真正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斯科尔斯模型所提供的是一个考虑问题的系统思维,如果能够将这种思维运用到企业价值链管理上,将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物资管理战略结合起来,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效果就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通过这样一套思维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实践效果会越来越好。所以,注重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和竞争力的提升,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发展的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