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管理会计水晶球:未来热点

2015-03-10 04:16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智力成本管理

站在管理会计新的起点上,远眺未来的航向,管理会计的前景无比诱人。

掐指一算,管理会计在中国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风雨。60年来,中国企业积累了很多管理会计的经验和成果,有些是引进的,有些是自己发展的,有些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创造出来的。但是,我们的管理会计还不精细、不普遍,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不足。同时,企业经营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又日益成为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基本动因。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管理会计的未来变革必然加快,我们可以想象,管理会计的应用推广、引进融合、创新突破都会在不同企业表现出来,但要实现这些必须要以创新突破为主流;管理会计将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扩张,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势在必行,行政事业单位将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地位将得到提高;对管理会计文化与中国特色的研究将日益重要,管理会计是技术性的,一大堆数字,要算很多账,必须看明白数字会算账,但不光是这些,要从这些数据出发看到人的行为,数字是人的行为的结果,资源、人力、业务活动,要改变这些才能改变财务数据;管理会计教育将分不同路径,并获得强化……

一、信息化平台将成为管理会计新方法

信息化既是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的技术支撑,也是管理会计“试水”新方法的最佳利器。一定意义上,信息技术与软件的支持,决定着管理会计的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某些管理会计方法中,信息化平台几乎是必要条件。但建立适合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平台并非易事。

首先,企业要选择信息化工具和经验丰富的供应商。就管理会计信息化平台本身而言,目前中国企业的应用形式可分为如下三类:第一类是独立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第二类是ERP系统中的管理会计模块,第三类是部分企业自己研发的信息系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以及工具类型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产品,并借助经验丰富的系统供应商的服务,实现对信息化平台的成功建设。

其次,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对原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很多成熟的技术已经在企业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推进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企业,一般都是已经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一定经验和积累的企业。它们内部大多拥有多个信息平台,如ERP、CRM、资金管理等,但这些信息平台大多是分散的、独立的,从而导致企业“信息孤岛”现象的频发。从技术层面而言,独立的预算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和企业原有的业务系统、ERP系统等是可以做到紧密集成的,而“信息孤岛”现象之所以频发,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更多是管理体制的问题。因此,要强化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管理体制的建设完善需要同步进行。另外,鉴于管理会计需要一个支撑并贯穿整个业务与管理的平台体系,因此,软件供应商、企业要从点面结合、整体跟上局部等方面,从战略层面将原有的预算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这一全局的、多维度的信息系统才能使管理会计发挥出最佳效益。

最后,鉴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支撑管理会计落地的系统也需要变革,它的发展本来就是动态的。因此,企业应不断引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会计人员要想更高效地实现其管理会计职能,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术支持,以便为企业的预测、决策和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例如,在管理会计领域想要寻求和发现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在技术层面上主要依赖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而成功的数据挖掘又是建立在数据仓库能够提供完整、准确和集成的数据的基础之上。基于大数据下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使得管理会计更精细化、更有效率。

未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的模型、方法、计算、加工等必然得到更精彩的展现。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必将借助IT的力量,在企业中得到更深入、更广泛地应用。

二、管理会计将迎来大数据时代

2013年是大数据元年,2014年大数据开始深入各行各业,管理会计也开始迎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的产生有三个历史背景,一个是社交网络,它汇聚了大量的个体信息、交互信息和真实体验信息;第二个是电子商务,它把最新、最真实、大量的交易信息进行了汇聚;第三是移动互联,它把地理信息和上述两种信息再次汇聚。

还有一些影响因素促成了大数据的形成:最基础的就是硬件价格下跌,如果我们今天还在用2块钱一张的3.5寸磁盘,不可能有大数据;网速的提升也很重要,数据不仅需要存储,更需要交换,今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信息交换;云计算也是大数据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前的数据是分散存储的,云计算首先能够把数据集中起来,其次通过对数据交换,数据访问等方面的统计,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些趋势性的东西;网络技术本身的进步,从Web1.0到2.0,再到现在的3.0,互联网入口越来越多,交互功能越来越强;还有智能设备的加入,特别是手机、平板电脑,当然也包括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物联网也带来了智能电表、智能冰箱等新产品,这些设备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许多数据都是交互状态下产生的,意义更大。

大数据浪潮下,我们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发生改变,过去,我们数据量虽然有限,但是受制于其他各种因素,反而我们更多的使用抽样统计的方法。现在大数据来了,我们不再抽样统计,而是直接分析所有数据,原因就在于我们各种配套的环境都支持我们拥抱变革,比如更大的存储空间、更快的计算速度、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等。过去我们追求精确,因为抽样统计方法本身无法保证准确,所以我们对统计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但大数据条件下,我们的样本量就是全体数据,反而我们不需要得出最精确的结论,只要能够得出支持我们假设和预测结论的数据即可。

过去我们非常注重因果关系,现在我们更侧重寻找那些相关关系,比如我们财务人员特别重视运费和销量的关系,这里面有比较强的因果关系;现在我们有机会去看客户结构和广告明星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是强关系,强关系人人都知道,重点在于如何执行好,相关关系可能是强关系也可能是弱关系,弱关系更多,重点在于我们要能够发掘并了解这种相关性,服务于我们的决策。endprint

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公投决定是否独立,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了感人泪下的演讲,许多人也都注意到了一些细节,虽然英国女王表示,这件事与她无关,如果苏格兰选择独立,她就像澳大利亚一样委派一个总督过去就好了,但是隔天英国皇室又公布了凯特王妃再次怀孕的消息,这分明是想释放一些欢乐融合的气氛,把人们心目中欢乐一家亲的情感再次挑动起来。各种因素,包含了因果关系强关系以及各种没有因果关系的弱相关关系,作为研究人员都要非常重视并予以分析,以便支持你的预测和结论。

大数据本身还是要划定一定的范围的,不是什么都可以扔到大数据这个箩筐里的,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是IBM的观点,大数据首先要是海量的,其次要是复杂的。更具体一点,可以分为四个标准,符合这四个标准以后,才可以称之为大数据:一是数量巨大;二是数据多样化,比如包含大量的音、视频资料等;三是价值量密度极低,海量数据里面,有用信息很少,怎样标记、查找、索引有用信息,就如大海捞针,但也必须有方法去实现;四是高流通率,也就是速度要快,要有高速处理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要建立相应的模型。

大数据浪潮下面,我们改善了原有的数据计量单位,增加了一些新的计量单位,一般认为,只有当数据量达到PB量级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称之为大数据。

那么在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师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点:

第一是推动精细化管理,像原来一样靠经验、拍脑袋不行,管理会计师必须习惯用数据说话。

第二点是管理框架的重建,重建的目的是要适应大数据的潮流,配合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将未来所需要的一些分析模型的基础数据需求固化。

第三点是数据中心建设,虽然数据中心建设是以IT为主的工作,但是管理会计师需要深度参与,特别是在方案设计阶段,如果管理会计师不深度参与,后续想做修改难度很大。

第四点是数据质量保证,这个是生命线,没有这个底线,前面的工作都白费,大数据的一个特征就是价值量密度极低,如果在大数据里面混杂了一些低质量数据,很有可能就会影响最终决策信息的筛选。

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管理会计师将不得不步入到大数据时代,与其等待,不如早作准备,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大数据时代,做一名合格的管理会计师。

三、“智力潜成本”将受到重视

二十一世纪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公司通过员工培训等方式促进公司团队和个人的知识生成,需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是“智力潜成本”投入。它作为一种成本形态,与购买生产资料等显性成本一样长期存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但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智力投入成为比财务资本投入更重要的生产要素,智力资本效用逐渐体现出来,因此可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加重要,并应该演进为视野更开阔的智力资本管理会计。据报道,我国一些知名公司如联想集团、北大方正集团、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等绩优公司也在积极地探索智力资本管理实践。

购买生产资料等显性成本是指计入账内的、看得见的实际支出,一般成本会计计算出的都是显性成本。“智力潜成本”与显性成本相对,是指公司未纳入传统成本范围的,并常处于潜在状态的,对公司竞争力有极大拉伸作用的创新成本和开拓经营成本,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公司成本的新形式。一般认为,与传统成本的写实性、计量的直接性等特点相比,它具有虚拟性、抽象性、高增值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物质实体,但却是某种创值特权的象征;物质资本会逐渐磨损,随着价值转移而消耗殆尽;但智力资本可以不断地挖掘、创新和无限期传递与放大,在价值创造中的巨大作用是物质资本无法比拟的。

公司的生产经营遵循“投入——产出——利润实现”的过程。传统的成本理论集中于显性成本等生产成本,其核心是“本利互逆,降本增效”,即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增加产出,产出与投入是相互对立的关系。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显性成本在公司中的地位迅速下降,潜力成本对现代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管理会计视角来看,“智力潜成本”投入的核心是“本利同增,增本增效”,即公司可以通过增加智力成本的投入,可以促进产出增加,从而增加销售,实现利润最大化,成本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对于公司不再只是负担,也可以实现资本化,为公司增加价值。

有学者指出,如今决定某一产品价值的已不再是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消耗的多少,更多的是产品凝结的智力含量,即产品创新程度,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而“智力潜成本”投入主要用于知识生成、获得信息、建立商誉及激发创新等,迎合了消费者的口味,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投入越多,转化的价值也越多。

当今,很多忽略“智力潜成本”投入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已经面临挑战。例如,很多传统工业企业,过分依赖资源、劳动力寻求收入的增长,忽略了知识成本和技术创新,步入了“本难降,效难增,亏损日益深”的困境。“本利同增,增本增效”的“智力潜成本”投入在当今时代凸显出重要作用。

当今智力资本竞争已经成为了很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对于苹果公司、IBM、华为公司等,智力资本就是公司的生命力。管理会计关注“智力潜成本”投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关注“智力潜成本”投入是时代的要求。很多公司靠降低显性成本提高效益的方式已经没有多少回旋空间。更多要通过增加智力成本投入,为公司创造价值。管理会计关注知识生成成本、创新成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以华为公司为例,公司40%的员工从事研发相关工作,每年投入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华为靠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为公司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总结那些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的公司的成功经验,无不是加大创新投入,依靠智力开发的结果。换言之,就是依靠“智力潜成本”投入,获取更多的“创新利润”。

其次,“智力潜成本”丰富和完善了传统的成本理论,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认识成本,有利于帮助公司树立正确的成本观。据报道,西门子公司通过知识管理,创造性地开展了“知识社区、知识集市、知识环境”等智力资本管理实践活动,探索了一条“从公司战略、业务目标中来,再到公司战略、业务目标中去”的知识管理成功之路。

智力资本管理会计不仅仅是关注人自身的投资成本与价值的计量,而是将人、组织及其相互作用所创造的知识综合起来考虑。目的在于促进智力资本的生成、共享与价值实现。要正确认识智力潜成本的“本利同增”的特性,公司应两手抓,尽力降低显成本,增加潜成本,不能过分重视或过分忽略其中的某一个,要双向提高效益。必须认识到,智力潜成本投入的效用发挥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目光短视,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进行投入。当然,也要增强防范智力潜成本风险的能力。由于具有虚拟性、可增值性、无极限性等特点,加大了对其投入所承担的风险。正确的投入会为公司带来超额收益,但投入错误也会带来更多时间、资金的耗费。公司要增强防范潜成本风险的能力,要求公司管理者有把握未来方向的独到眼光,有高超的经营素质,掌握足够的信息审慎地做出正确的投入决策。

随着公司对智力潜成本投入的增加,智力资本在公司价值创造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会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探索构建智力资本管理会计,发挥其“本利同增,增本增效”的作用,是促进公司管理创新、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管理会计“试水”新方法——建设信息化平台[OL].高顿网校,2014.

[2]管理会计迎来大数据时代[OL].中国经济网,2014.

[3]管理会计要重视“智力潜成本”管理[N].财会信报,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力成本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智力闯关
欢乐智力谷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