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陈家恵,张丽娟
(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沈阳 110003)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少年及青年人,春秋季节好发,病程有自限性,但部分病例可迁延至半年以上。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从2013 年6月—2014 年5 月对我院门诊208 例诊断明确的患者分组用生青汤(院内协定处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8 例玫瑰糠疹患者为我院皮肤科门诊病人,均为先发母斑,后发子斑,瘙痒明显,具有典型玫瑰糠疹临床表现,符合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1],实验室检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甲苯胺红不需加热血清试验均阴性)排除二期梅毒。病程3~14 d,以避免其自限性与治愈相混淆。男95 例,女113 例,年龄8~59 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104 例,男47 例,女57 例,年龄10~58 岁,平均(25.0±8.7)岁;对照组104 例,男48 例,女56 例,年龄8~59 岁,平均(25.9±8.0)岁。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发病后曾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的患者;有严重内科系统疾病的患者。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生青汤(院内协定处方):地黄20 g,牡丹皮12 g,牛蒡子12 g,赤芍12 g,丹参15 g,蝉蜕10 g,大青叶30 g,板蓝根30 g,紫草30 g,白藓皮10 g,薏仁30 g,由我院中药制剂室统一水煎成袋(100 mL/袋),1 袋/次,2 次/d口服(儿童剂量减半),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儿童25 mg),3 次/d。对照组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剂量、疗程同治疗组。2 组患者均予维生素E 乳膏(院内制剂)2 次/d 外涂皮损处。2 组均10 d为1 个疗程,2 个疗程结束后比较分析2 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皮损消退或仅留暂时色素沉着斑,瘙痒消失;显效为皮损消退≥70%,瘙痒明显减轻;好转为皮损消退≥30%且<70%,瘙痒略减轻,偶有新发皮疹;无效为皮损消退<30%,较多新发皮疹。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例数计算。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应用率或者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统计推断采用t 检验。以α=0.05 作为检验水准。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1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0.8%和94.2%,对照组分别为55.8%和72.1%,2 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2,P<0.05;χ2=15.52,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例
2.2 2 组患者治疗反应观察 治疗组患者的止痒时间、停止新发皮疹时间、平均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反应观察d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1 例患者出现恶心及轻度胃部不适,中药汤剂改为多次口服后缓解,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双小腿浮肿,不影响继续用药。2 组患者用药前后检测肝功、肾功、离子均未见异常。
玫瑰糠疹于1860 年由法国皮肤病学家Gibert首次命名[2],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大多数患者具有特征性皮损及病程,病因不明,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及过敏因素等有关,其中以病毒感染学说可能性最大[1]。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血热内蕴,外感风邪,致使风热客于肌肤,腠理闭塞,营血失和而发病。故该病治宜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生青汤方中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凉血活血解毒;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蝉蜕、白藓皮、牛蒡子祛风止痒;紫草、蝉衣透疹;赤芍、大青叶消斑;大青叶、板蓝根现代药理学认为其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分是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酸苷,其化学结构类似于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抗病毒、抗过敏、免疫调节等作用[3],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皮炎湿疹等多种皮肤病的治疗。玫瑰糠疹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消除患者的顾虑。通过本次对比治疗可以看出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快,病程短。提高了疗效,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29-1032.
[2] Chuh A,Lee A,Zawar V,et al. Pityriasis rosea--an update[J].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2005,71:311-315.
[3] Baltina LA.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as a route to new bioactive compounds for medicine[J]. Curr Med Chem, 2003,10:15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