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

2015-03-09 16:15黄东阳吴卫洁
上海戏剧 2015年3期
关键词:戏班客家人广东

黄东阳+吴卫洁

2008年,广东汉剧被收录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了三百余年的发展,广东汉剧挺过了风雨飘摇的岁月,至今能够屹立不倒,而且不断发展,并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焕发出新的生机,必然是由于其包涵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广东汉剧与“斗戏”习俗以及广东汉剧与墟镇祭祀习俗三个方面对广东汉剧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在今天“非遗”保护热潮的大背景下讨论这个问题,尤具新的时代意义。

一、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

(一)广东汉剧概述

广东汉剧又称“外江戏”,主要唱腔为西皮、二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行,属广东省汉族客家戏曲剧种之一。广东汉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年间,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广东汉剧已经在广东潮汕一带比较活跃,后又在客家梅州一带盛行,通过与客家民间音乐的融合逐步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比较早期的广东汉剧曲目有《昭君》、《碧游宫》、《齐王点马》和《快活林》等。1933年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将流行于梅州一带的客家汉戏定名为汉剧,因为这里的汉剧和湖北汉剧已经有了很大差异,因此后来定名广东汉剧。广东汉剧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另为粤剧、潮剧),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牡丹”。

(二)客家文化概述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受到客家人长期居住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岭南地区,在秦朝时受战争影响使得北方地区的文化融入到了岭南地区,使岭南地区的客家文化发生异变,后来经过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时期北方人的多次南迁,使得客家人的规模不断壮大,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最终形成了客家文化。

(三)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本地戏曲主要有采茶戏、山歌剧等,广东汉剧是由外地的“外江戏”传入并客家化的剧种。“外江戏”自传入客家地以后就和客家人产生了不解之缘。

1.广东汉剧在客居地的发展历程

三百多年前,“外江戏”从江西南部,经由福建西部进入广东的大浦、梅县,后来抵达潮州、汕头,即“外江戏”进入粤东,首先就是进入客居地。当时进入粤东地区的外江戏戏班有很多,但是由于梅州地区经济滞后,外江戏很难发展,最后进入了经济发达的潮汕地区。潮汕地区不仅经济发达、社会安定,而且本地戏曲不发达,因此外江戏进入潮汕地区以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达到了高度繁荣的地步。清朝政府被推翻以后,社会变得不稳定,大批热衷于外江戏的观众离开了潮汕,加上当时潮音班的迅速崛起,使得外江戏的发展寸步难行,后不得已转入到客居山区梅州并得到了山区客家人的接纳。抗日战争的爆发,造成整个社会的巨大动荡,各种大小的外江戏班纷纷解散,整个外江戏到了濒临灭亡的时期。正在此时,两位客家人,罗梅波和萧道斋分别组建了以表演外江戏为主的“同艺国乐社”和“新老福顺班”,将一大批外江戏的演出骨干留了下来,也将外江戏从濒临灭亡的地步拯救了过来。新中国成立后,表演汉剧的各种艺术团在粤东的客居地区纷纷成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后来影视剧的快速发展使整个文化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仅两个广东汉剧艺术团保留了下来,这两个艺术团现仍立足于客居地。

2.客家人对广东汉剧的接受与发展历程

广东汉剧缘何能够在客家地立足,主要是因为客家人对广东汉剧的认同和喜爱。广东汉剧的起源有湖北和安徽两地之说,客家人的组成,除了部分的本地土著居民以外,很大一部分是从湖北、安徽及周边地区南迁到岭南的客居地去的,这部分“侨民”在迁居到客居地以后,对故乡的文化依然有高度的认同感。因此当外江戏传入到客居地后,首先得到了这些“侨民”的高度认同和喜爱,外江戏本身也能够顺应当地人文环境,通过与客家地区的民间音乐的融合,推动外江戏和当地民间音乐的共同发展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东汉剧,不仅被南迁到客居地的“侨民”所接受,也被当地的土著居民所喜爱,因此有了大批的观众的支持,所以广东汉剧能够长久地在客居地立足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后来广东汉剧成为了客家人心中的文化象征,外来的外江戏完全成为了客家人心中的客家戏,因此客家人才会在动荡的抗战年代挽救广东汉剧于生死存亡之际。

演员的本地化是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融合的重要因素,外江戏进入客家地以后就开始大量招收学员进入戏班进行外江戏的学习和表演,有资料显示,清末光绪年间开始,客家人开始大量进入外江班或业余乐社充当演员和乐师。自清末以来,外江戏基本形成了客家人演、客家人看的局面。客家人对外江戏的全程参与和精心呵护,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客族人群对广东汉剧这种文艺形式的喜爱和接受。

二、广东汉剧表演与“斗戏”

习俗

“斗戏”发源于我国古代宫廷,看戏是古代宫廷中主要的娱乐项目,因此宫廷中豢养了大批戏班为王公贵族进行表演,人数可达上千人。隋朝时,帝王将戏场搬出宫外,进行“分棚竞演”,演员分棚演出,观众列棚观看。到了唐朝时,这种“分棚竞演”传到了民间,在很多地方掀起了“斗戏”的热潮。

在粤东北,尤其是潮汕地区,“斗戏”尤其繁盛,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观众追求“斗戏”的热闹有趣。潮汕地区的广东汉剧表演中,经常出现两个甚至多个戏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斗戏”的现象,几个戏班表演的剧目都相同,哪个戏班表演得好,观众就涌向哪个戏班,被冷落的戏班就通过更加卖力演出或者想其他办法来把观众吸引回来。许多人其实并不觉得另一戏班的戏更好看才凑过去,而是从众心理来回观看,这些人有时并不是真的看戏,而是看戏班之间“斗戏”,凑个热闹。潮汕地区的节日很多,每到逢年过节,各戏班都会顺应观众的需求进行“斗戏”,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在有喜事庆典时,也会聘请戏班进行“斗戏”。

“斗戏”之风在潮州地区的盛行,除了因为观众喜欢看热闹外,还与聘请戏班“斗戏”的东家或者经济条件好的观众故意悬锦立标以挑起戏班间的争斗有关。潮汕地区的广东汉剧戏班进行斗戏时,东家或者观众经常会设置一面锦旗,上书“汉剧之王”等内容,锦旗下挂着悬赏的奖金或者红包等,“斗戏”时观众多的、观众评价好的戏班方可获得。戏班为了得到奖金或者红包,就必须要卖力表演、花样百出,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拿手好戏,以争取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自己戏班的表演。悬锦立标的现象说明潮汕地区的观众爱好可以营造一种“斗戏”的热闹场面。

民众喜爱看“斗戏”是为了追逐热闹,丰富精神生活;商家聘请戏班“斗戏”是为了给自己做宣传,招揽生意;部分财主聘请戏班“斗戏”是为了攀比财富、笼络人心;戏班爱好“斗戏”的原因则比较多,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广东汉剧是“外来”戏班,需要通过“斗戏”来吸引观众,博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这是他们能够立足的根本;

第二,通过“斗戏”可以与其他戏班进行交流切磋,发现自身不足,取长补短,进行改革,是戏班不断发展的动力;

第三,通过“斗戏”可以带来比较客观的经济回报;

第四,部分戏班希望通过“斗戏”来排斥、打压竞争对手,提高本戏班的生存竞争力。

当然,潮汕地区“斗戏”现象的出现与当时潮汕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只有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众才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如果社会动荡,民众食不果腹,是没有人会去看戏班间的“斗戏”的,这从侧面凸显出了当时潮汕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程度。另一方面,只有好看的戏剧才会为民众热衷,如果戏班的戏本身不好看,那么在“斗戏”时无论斗得多热闹、多激烈也不会吸引观众前来观看。广东汉剧“斗戏”能被民众热捧,说明广东汉剧在潮汕地区已经被当地观众所接纳和喜爱,广东汉剧能在潮汕地区得到很好的发展,正是以繁荣的经济和稳定的社会为基础的。

三、广东汉剧表演与墟镇祭祀

习俗

墟镇,又作圩镇,是指商业交易、集市的地方,天长日久形成居民较为集中、商业较为发达、服务功能较为健全的小城镇、街道。汉剧演出主要集中在潮汕城市中,而周边的乡村多演出潮音戏。在广东汉剧最为发达的潮汕地区的墟镇,民众对神灵非常崇拜而且经常酬神。墟镇祭祀为广东汉剧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广东汉剧表演中也因此蕴含着潮汕地区的墟镇祭祀习俗。

戏剧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我国任何一种地方戏曲,包含广东汉剧在内,最初都是为了追思祖先、崇拜自然和酬谢鬼神的,人们为了祭祀鬼神而创造的各种表演形式后来经过发展成为戏剧。

在潮汕地区,民众崇拜的神灵非常多,不仅崇拜祖宗、自然、佛教道教神灵,还信奉各式各样的“民间俗神”。无论神灵是哪一路的,也无论神灵什么级别或者什么规制,潮汕人进庙烧香、见佛拜佛。《潮汕民俗大观》开篇即云:“潮汕父老传下一句话: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1,说明在潮汕人民的心目中,“八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必须要对神灵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此外,各个墟镇随风俗不同还有各种需要祭祀的节日,再加上每月的初一、十五,每年可以祭祀的日子实在是太多了。

潮汕地区的墟镇祭祀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第一,神灵诞辰,比如关帝爷的寿诞。据载,普宁县里湖乡,每年在关帝爷诞辰时,四村六社演关帝爷戏长达二十昼夜;第二,起醮,起醮多是因为风雨不顺,年岁歉收,或者发生瘟疫等,通过起醮祈求神灵大发慈悲,帮助他们度过劫难;第三,家族祭祀,如前文所述,许多客家人都来自北方,他们也会举办本家族的祭祀活动。潮汕地区的墟镇上的人民对神的崇拜自然是虔诚的。在祭祀时,不仅进贡各种贡品来祭祀神灵,也会邀请戏班来唱戏酬神。清代文献《鹿州初集》记载:“鬼怪盛而淫邪兴,庙祀多而迎神赛会一年且居其半,梨园婆娑无日无之。放灯结彩,火树银花,举国喧阗,昼夜无间” 2。这就是说在潮汕各地兴盛各种鬼怪,人们修建了许多神灵的庙宇,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举办酬神的祭祀活动,戏班没有一天不穿梭于各种祭祀活动中。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整个地区都非常热闹,昼夜都不停歇。说明在举办各种祭祀活动时邀请戏班前来表演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通过戏班表演来祭祀神灵,不仅表达了对各种神灵的虔诚,也为人民带来了娱乐,增加了宗族间的凝聚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商业的发展。

在举办墟镇祭祀活动时,组织者一般都不会只邀请一个戏班表演,《揭阳榕城镇志》载:榕城每年“以游神赛会最热闹,正月游城隍,二三月游七坊(城区旧时设为七坊)地头爷,四月游关爷。中以正月下旬起,游城隍演戏特别多,城区各行业派款在城隆庙,韩祠广场演戏。城隍庙前二台,庙后一台,韩祠最多十八台。各行业公会按日轮流聘戏,各班通宵达旦, 竞技夺标,谓之‘斗戏,如此盛况,足以叹为观止”3。从中可以看出,组织者经常会邀请多个戏班进行表演,最高竟然有十八个戏班共同演出,可谓盛况空前,而且在祭祀活动中也会“斗戏”。墟镇祭祀规模宏大,参演戏班多,这是“斗戏”产生的一个客观条件,也是推动广东汉剧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民众和各种祭祀活动的组织者来说,只有邀请高水平的戏班前来表演酬神,才能表达对神灵的崇拜之情,才会得到神灵的保佑,同时,邀请的戏班多,戏班水平高,活动办得越盛大,是地方实力强盛的体现。对于广东汉剧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表演广东汉剧的戏班也抓住了这样的机遇,创造了许多适宜墟镇祭祀的剧目,不同的祭祀活动所演出的剧目各异,如在神诞日一般演出《乾隆游金街》,如果是为新修建的祠堂或者庙宇演出,一般演比较吉祥的剧目,如《八仙庆寿》、《天官赐福》、《六国封相》等。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广东汉剧表演中蕴含着墟镇祭祀习俗。

四、结论

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不仅是广东汉剧,整个中国的戏剧现在都面临着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问题。广东汉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应该传承好广东汉剧这门经典的文化艺术,加强保护,锐意改革,使广东汉剧在将来能够绽放更加美丽的文化之花。

(作者黄东阳为广东省嘉应学院音乐学院讲师,吴卫洁为广东省广州工商学院音乐系讲师)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非遗视野下的客家传统仪式音乐研究——“闹八音”在客家传统仪式中的运用》,项目编号:2014WQNCX149)

注释:

1.方烈文主编,《潮汕民俗大观》,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绪论部分。

2.郑焕隆选编校注《蓝鼎元论潮文集》,海天出版社,1993 年版,第86页。

3.孙寒冰主编,《揭阳榕城镇志》,榕城镇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印1990 年版,第488页。

参考文献:

[1]李英.广东汉剧早期形态及艺术特征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3.

[2]康保成,陈志勇.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J].学术研究,2008,2.

[3]陈志勇.广东汉剧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4]罗香林. 客家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5]张利珍.论外江音乐对广东汉剧的影响[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1.

[6]叶长海.《中国戏剧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戏班客家人广东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粤来粤美”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
赖炜炜作品
老区民间木偶戏班现状调查与研究
行酒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