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 滕飞 周鑫 马文俊 张楠 张硕 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随着国内反恐处突工作形势的不断严峻,一线警员作战中面临的威胁也更为严酷,这对装备的防护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现行警用防刺服标准进行修订具有一定的急迫性。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常用防刺服标准中产品分类(级)、测试用攻击物(刀具、针刺)、测试方案、合格判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警用防刺服标准的修订提出一些建议。
本文主要选取美国司法部国家司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以下简称NIJ)、英国内政部科学发展研究所Home Offic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ranch(以下简称HOSDB)、德国攻击防护材料及设计测试机构协会(译名,以下简称VPAM)发布的相关标准(见表1),并与我国行业标准《GA 68-2008 警用防刺服》进行比对。
从标准的适用范围可以看出,外国标准均考虑了不同形状的攻击物(刀具/匕首、刺钉、刺针等)以不同攻击方式(正刺、斜刺、砍、击打等)对防护服的损伤,进而提出了防护服应有的防护性能指标和模拟实战的测试方法。特别是英国HOSDB将防刺防护作为系列标准中的一个部分,与防护服一般要求(HOSDB Part 1)、防弹要求(HOSDB Part 2)、防砍要求(HOSDB 2006, Slash Resistance)结合起来,使防护服的性能指标体系非常清晰。下面笔者将从产品分类(级)、测试用攻击物、测试方案、合格判据等方面对上述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各国标准中对防刺服分类/分级的规定如表2汇总所示。
由上表可见,除我国GA标准根据防护层材质对防刺服进行分类外,外国标准均是依据防护服穿着人员可能面临的攻击物/攻击方式进行分类。
在威胁等级的设置方面,英美标准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根据英国PSDB在1997年至1999年间的一项研究项目成果,美国和英国标准均引入了三个不同的防护等级,分别对应85%、90%、96%的男性以不同刺入方式能够实现的刺入能量,进而明确低等级防护服适合低风险巡逻过程中长时间穿着、中等级防护服适合一般风险工作过程中穿着、高等级防护服则适用于高风险情况下的短时间穿着。同时,每个防护等级均对应了两个能量级别(E1和E2),其中E1是上述概率分布下男性人群能够实现的刺入能量,而E2则是E1能量的1.5倍,用于考量防护服的设计安全余量。
本文中使用攻击物作为测试用刀具、钉状物、针状物的统称,各国标准所用攻击物的对比如表3所示。
在攻击物的选择上,英美标准均引入了刀具和针刺,其中英国HOSDB标准对于防针刺(SP)的测试不是强制性要求,刀具也只有一种单刃刀具(P1/B刀),该刀具与我国GA 68-2008标准、美国NIJ标准(P1)中采用的测试刀具相似;除此之外,美国NIJ标准的刀具类别中还有双刃刀(S1)。而德国标准则加入了入刺端直径非常小、用于模拟注射器针头的攻击物和入刺面为棱形的撞击模拟攻击物。
此外,英美标准中配重除了重量调节外,都具有“缓冲”作用力的作用,其形式是在配重的上、下部分之间放置聚乙烯泡沫垫块,同时允许夹持刀具的下部分配重在上部分配重壳体内沿刺入方向滑动。这一设计的目的是模拟攻击者在持刀刺入被攻击者时的“二次发力”过程。
各国标准对样品数量、穿刺次数的要求如表4所示。
我国和德国标准均对防护服在常温、高温、低温环境条件下的防护性能做出了要求,而英美则主要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测试。此外,美国标准将针刺测试作为独立的测试类别,而英国将针刺测试作为刀具测试的附加测试。
我国防刺服标准与外国标准的最大区别在于合格判据,我国标准规定穿刺试验后不允许防刺服出现穿透现象,而根据英国相关部门人体生理学研究结果,如果刀尖穿透皮肤表面的深度在7mm范围内,脏器受到损伤的可能性是“极其不可能”的,因此英美标准中普遍采用了7mm的允许穿透深度作为防刺服穿刺试验的合格判据,如表5所示。
通过对国外标准进行比对分析,可以得出对我国防刺服标准修订工作的一些建议。
英美防刺服标准根据作战中面临威胁的严酷程度对防刺服进行了分级和分类,这样的方式从实战出发,使得防护装备的配备和使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我国不同地区,一线警员面对的执法对象往往不同,如在新疆等重点地区,高防护性能和防护面积的防刺服是警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在内陆城市,则更需要高机动性、穿着舒适、重量较轻的防刺服。此外,不同作战条件下警员面临的威胁类型(攻击物类别和攻击方式)也常常不同。因此,防刺服标准的修订应着眼于不同作战风险情况下对装备防护性能的不同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实现防刺服的分级和分类,使防刺服成为能够解决不同地区、不同部门警员作战需要的装备。
英国HOSDB在标准制定之初进行了大量的预研性基础数据采集工作,成功采集了多名成年男性手持利器进行穿刺动作的力值和能量数据,进而得出防刺服穿着人员通常面临威胁等级的划分依据;对大量人体躯干进行X射线断层扫描和生理学研究的成果,也使得HOSDB在制定防刺服合格判据时引入了7mm的允许刀尖穿透量。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能够解决防刺服及其他相关产品标准制修订中的诸多关键问题,还是装备研发论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依据。而在我国,此类基础性研究工作,特别是人体关键数据的采集量还远远不够,这为我国标准制定中关键技术指标的择定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想要制定出符合国情和实战要求的标准,必须注重基础性研究工作和数据的获取。对于防刺服标准,我国成年男性以不同姿态的穿刺能量和力值是确定防刺服分级的重要支撑性数据,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起此类数据采集系统并在采集对象分布合理性的前提下开展此项工作。
防刺服标准中技术指标的设置应遵循按需设置、避免测试资源浪费的原则。在标准修订工作中,可以对部分指标的设置进行优化,合理降低测试成本,如非金属材质防刺服可以考虑取消45°入刺角测试、金属材质防刺服可以考虑取消保护套的防水要求等。德国VPAM标准中对斜刺入刺试验的方法和测试方案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是如果防刺服产品没有接缝或搭接设计则完全可以不进行该项试验,体现了标准制定过程中“因类制宜”的原则。
防刺服作为防护装备穿着于人体,除了实现其必须的防护效果外,还应充分考虑其设计的人性化。与美国、英国、德国标准不同,目前我国防刺服标准中并无针对女性用防刺服的技术要求,同时对防刺服穿着的舒适性和灵活性要求也不够详尽。经一线警员反应,我国目前的防刺服在实际穿着时容易出现奔跑中脱落、阻碍腰部作战装备拔出、排汗通风性不好等问题,这必然要求标准修订时通过技术指标的设置避免这些影响实战的问题,通过完善指标体系和测试方法引导相关研发单位设计和生产出人性化的防刺服产品。
通过总结,不难发现外国标准在测试程序、测试方法方面的细节特点。如英国和美国标准均要求在穿刺测试前使用洛氏硬度测试仪对所用刀具进行锋利程度的标定,而此项标定在我国标准中尚处于空白。又比如外国标准规定了刀尖刺入速度应通过速度监控装置进行测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对,处于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穿刺才能被认为是有效入刺;规定了更换背衬材料和缓冲材料的频次;规定了试验结果验证板的规格,等等。这些技术细节保障了试验结果的复现性,也是我国标准修订时值得借鉴的地方。
综上所述,我国防刺服标准的修订应着重考虑基础数据采集、实战需求论证、分类分级依据论证、测试设备和工装研发、材料性能数据摸底、合格判据论证等主要问题。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使我国新版警用防刺服标准更加贴合实战,成为科学指导产品研发和质量检测的技术文件。
[1] Stab Resistance of Personal Body Armor NIJ Standard-0115.00.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Law Enforcement and Corrections Standards and Testing Program, 2000.
[2] HOSDB Body Armour Standards for UK Police(2007) Part 3:Knife and Spike Resistance.Home Offic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ranch. 2007.
[3] PRüFRICHTLINIE Stich und Schlagschutz. Vereinigungder Prü fstellenfü rAngriffs-hemmendeMaterialien und Konstruktionen,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