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策划/闫丽华
幽幽一缕“香”伴您入梦中
● 专题策划/闫丽华
炎热夏日,是蚊虫出没的季节,大量蚊虫干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人们夜不能寐。蚊香作为驱虫杀虫的产品,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夏季用品,然而很多人也许并未意识到小小的蚊香如果不合理使用可能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甚至使用不当还可能引发火灾等事故。因此,蚊香的科学安全使用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蚊香的成分包括:有机磷类(敌百虫/毒死蜱/害虫敌)、氨基甲酸酯类(残杀威/混灭威)、菊酯类(氯氟醚菊酯/氯氰菊酯/丙炔菊酯/丙烯菊酯/ES生物菊酯),其中有机磷类毒性最大,菊酯类毒性最弱,为微毒。
蚊香是利用高温燃烧作用,将杀虫剂缓缓释放到空气中,驱蚊效果大于杀蚊效果。
固体电蚊香的原理是将杀虫剂(除虫菊精)吸入纸片中,利用热气蒸发出杀虫剂,一般药效可维持6 h~8 h。缺点是刚使用时药效良好,可能有“超量”之余,但4 h~5 h之后,杀虫剂挥发殆尽,药效变差,防蚊效果变弱。
液体电蚊香利用毛细管原理,持续加热释放杀虫剂物质。液体电蚊香可以连续长时间使用,约60天左右,甚至可定时释放。
1.盘式蚊香
优点:盘式蚊香的杀虫剂配方可以随意调整,蚊虫不易适应,驱杀蚊虫效果好;杀虫剂均匀分布在蚊香条上,逐步加热,挥散均匀,驱杀蚊虫效力稳定;无需电源;价格较便宜。
缺点:无法保证固定的使用时间;木质蚊香烟雾中有危害健康的成分,烟雾污染空间环境,污染物品;明火点燃,潜在发生火灾的危险;点燃时,蚊香条内部的杀虫剂来不及挥散(特别是传统工艺生产的盘式蚊香),约有30%~40%的杀虫剂受热分解,失去驱杀蚊虫的作用。
2.电热片蚊香
优点:无烟、无异味、无灰、无污染;使用PTC加热源,安全、卫生;产品便于运输。
缺点:驱杀蚊虫效果不稳定,前面4 h较好,4 h后,驱杀蚊虫效力逐步下降;杀虫剂配方不能随意调整,单一杀虫剂配方,蚊虫易适应;纸片长期处于固定式加热,杀虫剂的分解率高;使用后的纸基仍有20%~30%杀虫剂残余,失去驱杀蚊虫的作用,造成浪费,也污染环境;耗电5 w/h。
3.电热液体蚊香
优点:无烟、无异味、无灰、无污染;使用PTC加热源安全;使用时间随心所欲,用时送电,不用时断电,使用十分方便。一瓶药剂约可连续使用300 h(受PCT温度影响);无需机械设备亦可生产。
缺点:由于药剂中各成分的沸点、蒸汽压不一致,加热时不能同步蒸发,造成芯棒堵塞,因此,药剂蒸发量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而逐步下降,驱杀蚊虫的效力也随之下降;药剂配方不能随意调整,单一配方蚊虫易于适应;使用过程中,杀虫剂分解率约为30%~35%,使用后,在芯棒上有5%~10%的杀虫剂残余,这些损失,都大大降低杀虫剂的利用率,造成浪费,污染环境。
最好使用“电蚊拍”等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灭蚊产品,避免蚊香中毒。如果选用蚊香、杀虫剂、驱避剂等,应尽量选用低毒产品,把危害降到最低。
在购买蚊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包装盒
蚊香包装盒上应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有效期、成分、执行标准、农药登记证等。在蚊香外包装上,应有厂址、厂名、产品标准号、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及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等,驱蚊产品的农药准字一般是“HNP”开头。
2.看外观
从外观上来看,合格的蚊香加工精细,色泽均匀,抗折力强,燃点时间约在7 h~8 h左右;劣质蚊香则表面粗糙,内质松散,容易折断、熄灭。合格的蚊香点燃后只有黄色火焰及青白色的烟,而有毒蚊香则是绿色火焰并冒黑烟。合格的蚊香点燃后,烟雾消淡,气味不浓,还有股自然的清香;有毒蚊香则在打开和点燃过程中,让人有刺鼻、头晕的感觉,闻久了还会有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合格的蚊香灰应该呈白色或灰色,而有毒的蚊香灰却是黑色的。
3.看生产日期
生产日期越近,驱蚊效果越好。
1.睡前半小时,是使用蚊香的好时机。使用时门窗紧闭,人及宠物都要离开。
2.蚊香最好放在户外使用,比如居家周围、门口或空气流通的区域。傍晚时分、天黑前点蚊香驱蚊效果最佳。
3.为了安全起见,点燃的蚊香最好不要放在头部附近,以减少烟雾的吸入。
4.应注意防火,电蚊香不能持续“连轴转”
电蚊香在点燃时,火点最高温度可达到数百摄氏度,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让电蚊香持续“连轴转”。
消防部门提醒,点燃的蚊香必须与可燃物隔离。由于蚊香点燃后没有火焰,但其中心温度高达700℃,超过了多数可燃物燃点,很容易引起燃烧,甚至扩大成灾。市民在家中点蚊香时,要将蚊香固定在专用铁架上,最好把铁架放在瓷盘或金属器皿内,同时注意不要靠近窗帘、蚊帐、床单和衣物等可燃物旁,以免有风时,把这些可燃物飘移到蚊香上引起火灾。此外,如室内有易燃液体或可燃气体时,不能点燃蚊香。
5.婴儿使用需注意
婴儿使用蚊香时应注意3个方面:
(1)注意通风,使用量应符合要求,保持一定的通风。
(2)给房间喷洒气雾剂或喷雾剂时,应让宝宝先到别处,待喷洒完毕,打开门窗通风10 min左右后再让宝宝回到室内。
(3)与蚊香片相比,蚊香液对于宝宝可能是更为安全有效的高品质用品。
1.若正常使用,无不良反应。但如果不当使用,过量吸入,应移至空气流通处。
2.若不慎误食,喝大量开水,并凭此蚊香包装到医院就医。
3.若不慎入眼,用大量清水洗眼睑,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蚊香对人体健康有害,严重的会导致哮喘等疾病。其实,大多数蚊香的有效成分是除虫菊脂杀虫剂,以及有机填料、黏合剂、染料和其他添加剂等,因此蚊香燃烧的烟里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诱发哮喘等疾病。据测算,点一卷蚊香放出的微粒和烧100根左右香烟的量大致相同,释放出的超细微粒,可以进到并留存在肺里,长期可能引发癌症。此外,蚊香基底材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致癌物质,以及一些会刺激上呼吸道的化合物,还会导致人的神经系统中毒。
蚊子是人们非常讨厌的一种“吸血虫”,人类对这种虫子之厌恶由来已久。宋代著名学者欧阳修写的“憎蚊”诗中提到:“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历史悠久的蚊香是最早被使用的杀虫剂,远在数千年前的南宋时期便出现过中药制成的类似驱蚊棒。
为了防止蚊子的祸害,人们逐渐发明了蚊帐和蚊香。其中,蚊香的发明可能与古代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众所周知,中国很早就开始了烧香祭祀的习俗。最早记载这一习俗的是《诗·周颂·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意思就是周人通过燃烧一些柴火冒烟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后来《周礼·春官·大宗伯》记有大宗伯之职包括: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禋之言烟。”当然,那时烧的还不是后来的香,只是一些柴草和布帛。《周礼·天官》有“祭祀,共萧茅”的说法。这里的萧是一种香草。
大约汉代开始有真正的烧香,因为汉代出现了香炉。此外,史籍记载,汉代曾有通过焚烧“月至香”以“避疫”的记载。说明烧香从“与神明沟通”到“避疫”,香随材质的变化,功能也在扩大,因而在此基础上衍化出以“驱蚊”为目的的“蚊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原始的蚊香出现在宋代。根据宋代冒苏轼之名编写的《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这应当是较早的“蚊香”,并且指出了蚊香的制作原料。雄黄是硫化砷矿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广泛的杀虫剂。
宋代的蚊香在清代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完善。近代来华采集茶种的英国人福琼(Robert Fortune)的著作《居住在华人之间》(A Residence among the Chinese)中有相关记载。1849年,这个英国园艺学者在从浙江西部到福建武夷山的途中,由于气候炎热潮湿,他和随从都被蚊子叮得整夜无法合眼。他的随从购买了一些当地人使用的一种蚊香,这种蚊香对驱杀蚊虫很有效。后来他把这一信息带回欧洲后,引起西方昆虫学家和化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询问他这种蚊香是由何种物质所合成。后来,他在浙江定海了解该蚊香的配方,发现此种蚊香由松香粉、艾蒿粉、烟叶粉、少量的砒霜和硫磺混合而成。
明末的《谭子雕虫》一书记载:“蚊性恶烟,旧云,以艾熏之则溃。然艾不易得,俗乃以鳗鳝鳖等骨为药,纸裹长三四尺,竟夕熏之”。上述记载说明古人确实曾用端午节悬于户外的艾作为熏蚊的材料。当然这种“蚊香”的产生,在制剂技术上可能还与艾在针灸术的用途产生的启发有关。根据宋代《本草衍义》记载:“艾叶干捣筛去青渣取白,入石硫黄为硫黄艾炙”。很可能是在这种“硫磺艾炙”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使人们联想到将浮萍干末加雄黄粉制作出实用“蚊香”。
尽管中国古代已经有蚊香,但进行技术革新并使之进行工业化商品生产是由外国人首先进行的。
1.吃大蒜可有效驱蚊,因为蚊子不喜欢人体分泌出来的大蒜味。所以晚餐可以吃点加入大蒜的凉拌菜 。
2.口服维生素B族,维生素B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汗液排出体外,会产生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睡觉前口服维生素B片不仅可以防蚊,对保护肝脏也非常有帮助。
3.学会巧用清凉油、风油精。可以在卧室内放几盒揭开盖的清凉油或风油精。如果在整盘蚊香上滴洒适量的风油精,则可使蚊香不呛人,而且屋内清爽,驱蚊效果好。
4.可以用空酒瓶装35 mL糖水和啤酒放在桌面或室内蚊子较多的地方,蚊子很喜欢甜味,闻到甜酒味就会往瓶子里钻,被糖水或啤酒粘住致死。
因此在夏季,能少用蚊香就少用,能不用蚊香就不用,尽量采用天然的防蚊驱蚊方法,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