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俊超,王亚琴,姜俊芳,宋雪梅,吴建良,王一民,蒋永清∗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2.宁波市畜牧兽医局,浙江宁波 315012;3.杭州市彩洋牧业有限公司,浙江临安 311321)
笋壳与麦麸混合青贮的研究
柳俊超1,王亚琴2,姜俊芳1,宋雪梅1,吴建良1,王一民3,蒋永清1∗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2.宁波市畜牧兽医局,浙江宁波 315012;3.杭州市彩洋牧业有限公司,浙江临安 311321)
本研究将废弃笋壳与麦麸一定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发酵,采用实验室青贮法、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比较不同比例笋壳与麦麸混合青贮样品营养成分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旨在寻找出笋壳与麦麸最佳青贮方案,获得优质的笋壳青贮饲料,结果表明,CP1处理组(60%笋壳+40%麦麸)青贮样品乳酸含量高,pH值较低,无丁酸,青贮品质好。CP2处理组(70%笋壳+30%麦麸)青贮样品乳酸含量较高,pH值较低,丁酸含量极微,青贮品质较好。CP3处理组(80%笋壳+20%麦麸)、CP4处理组(85%笋壳+15%麦麸)青贮样品乳酸含量低,pH值较高,有一定量的丁酸,青贮品质较差。
笋壳;麦麸;混合青贮
笋壳是竹笋加工过程的副产品,每年4月份春笋集中上市,大规模的笋壳也集中产生,因无法利用只好被弃在河道、溪坑和道路两旁,泛滥成灾,笋壳很快腐烂变质,流出污水,溪水被染得发黑,臭气充满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在笋产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笋壳污染环境难题。目前,笋壳废弃物尚未能得到有效处置[1-2]。全国笋壳年产量15.7亿kg[3],进行开发和利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4]。本项目进行笋壳与麦麸混合青贮研究,为废弃笋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不仅可以减轻废弃笋壳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对缓解粗饲料资源短缺起到一定作用。
1.1 混合青贮样品制备
1.2 混合青贮样品的预处理
在青贮30 d时打开青贮瓶,称取新鲜的青贮样品10 g于三角瓶中,加入90 mL超纯水,封口膜封口,4℃冰箱中浸提24 h,用快速定量滤纸抽滤并收集样品浸提液于塑料样品瓶内,用于测定pH值、氨态氮和有机酸。剩下的样品分成3份,一份青贮样品直接用于测定水分;一份青贮样品在65℃的烘箱内烘48 h,制成风干样品后,粉碎过40目(孔径0.42 mm)筛孔,保存于封口塑料袋中备用;一份青贮样品装入50 cm×30 cm封口塑料袋贮于-20℃冰箱保存备用。
1.3 试验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1.3.1 感官评定
感官评价参照德国农业协会(DLG)青贮饲料质量感观评分法,开封时对各样品气味,质地,色泽等指标进行评定。
1.3.2 营养成分的测定
取前处理样品进行检测。采用烘干法检测干物质含量;采用灰化法检测粗灰分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检测氨态氮(NH+3⁃N)含量;采用蒽铜比色法检测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有机酸含量。
1.4 数据分析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4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分娩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要求研究对象的出生体质量低于1.5 kg,且为住院时间≥28 d的早产儿,排除先天性发育畸形的患儿。
原始数据采用Excel2007进行整理,试验数据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差异显著的数据进行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极差法)。
2.1 混合青贮过程中感官评定的比较
CP1组混合青贮样品,品质较好,呈淡酸味,黄色,质地松散。CP3,CP4混合青贮样品品质较差,呈酸臭味,褐黄色,质地湿润粘手,品质差。CP2组混合青贮样品品质适中。
2.2 混合青贮样品各营养成分的比较
由表1可见,不同比例笋壳与麦麸混合青贮对青贮料中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氨态氮/总氮比值影响均显著(P<0.05)。CP1组干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随着麦麸添加比例降低,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增加。CP3组粗蛋白含量最高,CP2组粗蛋白含量最低。CP1组粗灰分含量最高,CP3组粗灰分含量最低。CP1组氨态氮/总氮比值最低,CP3组氨态氮/总氮比值最高,其次是CP2和CP4组。
表1 笋壳与麦麸混合青贮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2.3 混合青贮样品pH值和有机酸的比较
由表2可见,不同比例笋壳与麦麸混合青贮对青贮料pH值、乳酸、乙酸及丙酸含量影响均显著,对丁酸含量影响不显著。CP1,CP2和CP3组青贮料pH值显著低于CP4组。CP1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乙酸含量:CP2组>CP3组>CP4组>CP1组。丙酸含量:CP4组>CP2组>CP3组>CP1组。
表2 笋壳与麦麸混合青贮pH值及有机酸含量的比较
3.1 混合青贮样品各营养成分的比较
酸性洗涤纤维是指示饲草能量的关键,其含量越低,饲草的消化率越高,饲用价值越大[5]。中性洗涤纤维能被动物部分利用,被利用的程度与采食量有关。饲料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越低,动物的采食量越高,中性洗涤纤维被利用的程度越高。CP1处理组青贮样品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营养价值较高。CP1和CP2处理组青贮样品干物质含量和粗灰分含量高于CP3和CP4处理组,粗蛋白含量低于CP3和CP4处理组,综合考虑,CP1和CP2处理组青贮样品营养价值高于CP3和CP4处理组。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是青贮发酵的底物,是乳酸菌活动产生乳酸的原料,充足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才可能使乳酸菌产生足够数量的乳酸,降低pH值,造成酸环境,从而抑制或杀死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发酵产生优质的青贮饲料。CP1和CP2处理组青贮样品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高,青贮品质好。
青贮料中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反映了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程度,是衡量青贮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氨态氮/总氮比例低,说明原料中含氮物分解少,青贮品质好;氨态氮/总氮比例高,说明养分破坏严重,不良发酵程度大。CP1处理组青贮样品氨态氮/总氮比值最低,青贮品质最好。
3.2 混合青贮样品pH值和有机酸的比较
pH值是评价青贮饲料品质好坏最简单且最直观的指标之一,青贮饲料pH值越低,酸度越大,青贮饲料越容易保存[6-7]。各种有机酸的含量大小可以直接反映青贮过程中哪种微生物占主导地位[8],是饲料青贮质量的重要指标。青贮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乳酸菌的作用,而乳酸是乳酸菌主要的代谢产物,因此乳酸生成量是反映青贮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也是影响pH值的最主要因素[9]。青贮饲料中生成的乙酸主要来源于乙酸菌、异型发酵乳酸菌和某些同型发酵乳酸菌,乙酸的生成量与青贮饲料品质呈负相关。乙酸的生成与产乙酸菌的种类和数目有关,植物上附着有很多乙酸菌,这些乙酸菌在发酵初期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可以产生大量的乙酸[9]。Danner等[10]评价多种影响青贮饲料稳定性的化学物质时发现,乙酸是唯一一种可以稳定提高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的青贮发酵产物,其次是丁酸。丙酸是一种高效的抗真菌挥发性脂肪酸,是由短棒菌苗发酵乳酸生成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通过阻止酵母菌、霉菌等腐败菌对乳酸和可溶还原糖的同化作用,防止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有效地抑制青贮饲料腐败变质,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11]。丁酸菌(梭状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碳水化合物和乳酸等,产生丁酸、二氧化碳和氢气,使饲料发臭,降低青贮料品质。丁酸发酵程度即为青贮饲料的腐败程度,是鉴定青贮饲料好坏的重要指标。丁酸是由腐败菌和酪酸菌分别分解蛋白质、葡萄糖和乳酸而生成的产物,不含丁酸或含少量丁酸,说明腐败菌、霉菌及酪酸菌的繁殖活动受到抑制,青贮饲料的品质较好。
CP1处理组青贮样品乳酸含量高,pH值较低,无丁酸,青贮品质好。CP2处理组青贮样品乳酸含量较高,pH值较低,丁酸含量极微,青贮品质较好。CP3处理组、CP4处理组青贮样品乳酸含量低,pH值较高,出现了丁酸,青贮品质较差。
[1] 李鹏,王文杰.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开发前景[J].天津农业科学,2009(3):46-49.
[2] 吕旭东.浙江省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利用初探[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6(4):11-13.
[3] 赵丽萍,周振明,任丽萍,等.笋壳作为动物饲料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13(13):77-80.
[4] AshimoriM T,Katayama E,Aoyama,et al.Study on splitting of bamboo fibers due to freezing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FRTP using bamboo fibers[J].J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Series A,2004(4):566-569.
[5] 杨效民.种植苜蓿与饲养奶牛[J].黄牛杂志,2003(3):53-58.
[6] 陈明霞,刘秦华,张建国.饲料稻新材料的特性及添加物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1(5):201.
[7] 王加启,周凌云,刘辉.青贮过程中饲料营养价值降低的机理及其控制新技术[J].中国奶牛,2005(1):28-30.[8] 郭旭生,丁武蓉,玉柱.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定体系及其新进展[J].中国草地学报,2008(4):100-106.
[9] 刘桂要.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微生物,营养成分及有机酸变化规律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0] Danner H M,Holzer E,Mayrhuber,et al.Acetic acid increases stability of silage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3(1):562-567.
[11] Kung L C,Myers J,Neylon,et al.The effects of buffered propionic acid⁃based additives alone or combined withmicrobial inoculation on the fermentation ofhighmoisture corn and whole⁃crop barley[J].Journalof Dairy Science,2004(5):1310-1316.
(责任编辑:万 晶)
S 816.53
A
0528⁃9017(2015)11⁃1888⁃03
文献著录格式:柳俊超,王亚琴,姜俊芳,等.笋壳与麦麸混合青贮的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1):1888-1990.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1158
2015⁃07⁃17
宁波市农业科研攻关项目(2013C10017);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农业项目(2012C12906⁃12)
柳俊超(1988-),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E⁃mail:suncaixia0571@126.com。
蒋永清,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反刍动物营养与繁育。E⁃mail:jyq6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