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华 邓文清 李卉梅
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烧伤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邓文华 邓文清 李卉梅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烧伤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80例烧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理想达90.0%高于对照组72.5%;实验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15.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烧伤在日常中比较常见, 患者治疗前后加强康复护理效果较好, 加快愈合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烧伤患者;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烧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这种疾病诱因较多, 从大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烫火伤”范畴, 主要是由于热毒外袭, 造成患者肌肤灼烂, 使得患者皮肉焦卷, 多数患者烧伤之后会出现疼痛、皮肤敏感等症状, 严重者造成伤筋败骨, 甚至出现全身症状。烧伤在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治疗, 但是前后临床上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近年来, 康复护理在烧伤患者中广泛使用, 并且护理效果较好[1]。为了探讨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烧伤患者护理情况, 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诊断治疗的80例烧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在本院治疗的80例烧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并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实验组男27例, 女13例, 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56.5±3.8)岁, 病程1~6 d, 平均病程(3.5±2.4)d;对照组男24例, 女16例,年龄40~66岁, 平均年龄(56.7±3.8)岁, 病程1.2~6.5 d, 平均病程(4.2±3.1)d。两组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具体如下:①饮食护理;②药物依从性护理;③日常护理等。
实验组采用联合康复护理, 具体如下:①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烧伤类型较多, 医护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了解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保养等, 避免医患纠纷。②强化心理护理技巧。入院后多数患者内心比较恐惧, 以为自己即将毁容或截肢等, 内心不免出现恐惧心理, 拒绝与人沟通、交流或面对社会等, 医护人员护理时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鼓励和帮助患者, 指导患者如何面对生活及社会,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医护人员要做好相关的应急准备, 对药物、器械等及时检查,避免患者出现意外。③着重加强皮肤护理。每日进行残余创面的护理, 用生理盐水或碘伏等消毒液协助清除死皮或残痂,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水疗后再进行换药和皮肤护理, 更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恢复, 保持残创的干燥处理, 尽量使用暴露疗法更利于残创的愈合。在瘢痕瘙痒时指导患者轻拍瘙痒处,严禁瘙抓引起创面的破溃或感染, 也可使用冰袋冰敷或降低房间的温度来减轻患者的瘙痒程度等, 并配合使用压力衣等抑制瘢痕的增生。④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入院后很多患者对烧伤缺乏相关知识, 护理过程中为了让患者对烧伤有总体研究, 应该多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以及相同病种案例的康复效果, 经常带患者外出购物或交流等, 锻炼患者敢于面对和适应社会, 让患者树立信心。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2]。
1.3 疗效标准 完全恢复: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正常,实验室指标完全正常,患者能够自理生活;部分恢复: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改善,实验室指标部分异常,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未恢复: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没有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护理理想满意度=(完全恢复+部分恢复)/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护理效果理想达90.0%高于对照组72.5%;实验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15.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 (±s)]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 (±s)]
组别 例数 自理能力恢复 治疗满意度 住院天数(d)完全恢复 部分恢复 未恢复 护理效果理想度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实验组 40 30 6 4 90.0 35 3 2 95.0 12.8±6.7对照组 40 22 7 11 72.5 28 4 8 80.0 15.5±5.2 χ2/t 4.02 4.11 -2.01 P <0.05 <0.05 <0.05
康复护理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模式, 这种护理模式更加科学化, 它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的理念”是一种综合的、科学的整体护理模式, 能够更多的让患者参与其中,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 使得患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愈合,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3.1 心理护理 烧伤患者入院前多数患者伴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内心不免出现恐惧、害怕等负面心理。此时, 要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多和患者沟通、交流, 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护理时应该注意技巧, 具体如下:①沟通过程中要足够真诚。②沟通具有针对性, 对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去解决。③沟通方式多样性, 例如从平时聊天、小组培训、外出交流、康复治疗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另外, 可以从将来的生活、工作或个人发展意向方面去引导患者, 使患者能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适应生活。
3.2 加强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消磨时间, 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 大大降低了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和护理失误率。研究中, 实验组护理效果理想达90.0%高于对照组72.5%;实验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15.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结果和戴红霞等[3]实验结果相同。
康复期时医护人员应该重视患者创面处理, 这种患者从烧伤后回到社会的重要环节。愈合的创面在运动、翻身等摩擦作用下容易产生水泡、破溃, 部分患者甚至植皮时皮片间的间隙过大等造成小的创伤面很难愈合, 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患者康复护理, 保证创面不受外界压迫, 并且保持患者创面的清洁等, 预防感染。对创伤面的护理主要是保证创伤面不受外来的压迫及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3.3 加强锻炼, 提高临床治愈率 治疗后, 要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并指导患者出院。医护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加强运动功能和皮肤护理, 帮助患者创面早日恢复, 防止关节功能障碍。需注意的是, 患者运动时应该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 并且要控制好运动量等, 避免加重关节等部位的再次受伤或烧伤部位留下瘢痕等。
综上所述, 烧伤发病率较高, 患者治疗前后加强康复护理效果较好, 能够加快愈合时间,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增强患者重回家庭、社会的信心,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朱桂萍.与中患者的护理沟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2,12(2):124.
[2]张恒波, 周兰.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当代护士,2011(11):60-61.
[3]戴红霞, 高超, 张石红, 等.109所医院室开展术前访视的现状调查. 护理学杂志,2012,10(20):58-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146
2014-10-14]
510440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