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吴桃云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与异丙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的比较
刘燕 吴桃云
目的比较性研究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方法, 观察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和单独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有何效果差异。方法140例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普通患者, 随机取其中70例作为异丙酚复合组(A组), 另外70例作为异丙酚组(B组), 分别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单独使用异丙酚的麻醉方法, 记录并比较检查过程中患者药物用量体征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异丙酚用量、手术整体持续时间、患者清醒所需时间均少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B组(P<0.05)。B组患者HR、MPA波动性明显(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异丙酚相比, 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效果更好,对人体伤害性更小, 安全可靠。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胃肠镜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胃肠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成为常见多发症。内镜检查是诊断此类疾病的必要措施。鉴于传统胃肠镜检查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刺激较大,容易造成患者的痛苦甚至诱发其他脏器疾病, 无痛内镜检查技术受到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医疗麻醉技术也日臻成熟[1]。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麻醉, 完成手术, 保证检查效果, 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次研究使用常见的两种麻醉药物进行比较, 评估单纯使用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作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4年11月就诊于消化科患者共140例, 女65例, 男75例, 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7.27岁。随机选取70例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A组), 其中胃镜检查42例, 肠镜检查28例。剩余为单纯异丙酚组(B组), 其中胃镜检查39例, 肠镜检查31例。A、B两组间样本性别、年龄、病史、身体素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保持禁食禁水3~6 h, 完成常规检查, 采用左侧卧前屈位, 开放右臂静脉通路, 给予常规导管吸氧及心电监护, 记录各例患者初始心率、血压等数据。A组注射芬太尼0.05~0.10 mg, 缓慢静脉推注, 随后静脉注射异丙酚, 剂量为1.0~1.5 mg/kg;B组给予2.0~2.5 mg/kg异丙酚静脉推注, 速度先快后慢。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检查, 手术中可酌情追加麻醉剂量, 为初始剂量的一半以下。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持续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注意患者体动状况、苏醒时间、呛咳、反胃等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A、B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5 min内的平均动脉压(MAP)、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统计丙泊酚与芬太尼用量、患者保持麻醉状态持续时间、心律不稳、血压上升、体动、呕吐等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等[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药物用量、手术及苏醒所需时间等比较 A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整体持续时间更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清醒所需时间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康复速度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体感比较 A组患者存在4例呛咳呕吐, B组12例;A组无肢体不安抽动, B组8例;A组存在7例呼吸抑制, B组达21例;A组仅2例血压明显下降, B组多达17例。A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B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药物用量、手术及苏醒时间等比较
表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n)
2.3 手术过程中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比较 两组血氧饱和度均有所下降, 幅度相当, B组患者HR、MPA上升或下降情况更为明显, 存在波动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的动脉压及心率变化, B组患者体征变化更快, 幅度更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比较 (±s)
表3 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比较 (±s)
给药后时间 组别 动脉压(mm Hg)心率(次/min) 0 A组 92±6 74±11 B组 95±6 77±101 min A组 96±5 79±4 B组 84±2 99±52 min A组 97±2 82±6 B组 89±4 91±54 min A组 90±4 79±3 B组 82±5 93±46 min A组 82±4 81±2 B组 80±5 83±4
作为目前最可靠的无创现代化医疗手段之一, 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中, 包括胃镜与肠镜在内的内镜检查长期以来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胃肠镜检查图像结果清晰, 分辨率高, 准确可靠。在早期消化道癌变的诊断和远程会诊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3,4]。但传统胃肠镜检查只进行表面的黏膜麻醉, 对消化道刺激较大, 患者极易对置入的内镜产生排斥反应, 出现呛咳、恶心呕吐、流涎等不良反应, 心理上也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抗拒情绪, 极大程度上干扰检查的进行,导致病情延误。个别患者甚至会受到心肺功能损伤, 循环系统紊乱。更为人性化的无痛内镜检查在手术过程中配合静脉麻醉, 使患者无需忍受痛苦, 在浅睡眠状态下接受诊疗, 消除了绝大部分临床上的不良反应, 检查质量从而得到了保证。
无痛内镜检查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之一即麻醉技术, 其中镇静类药物的选择与应用尤为重要。在临床操作上, 常见麻醉药物中, 应用于胃肠镜检查较多的为芬太尼与异丙酚。芬太尼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 其特点为镇痛效果好, 可迅速见效, 剂量适当时对呼吸和心血管抑制作用小, 安全性更高, 但半衰期长,不易代谢。而异丙酚属于短效静脉麻醉剂, 可控性强, 代谢快,不易在体内积累, 对人体伤害性小, 麻醉效果好, 舒适性高, 但容易抑制呼吸、引起心率变化、血压下降[5,6]。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保证手术完成质量和适宜的苏醒时间, 只有同时具备镇痛与短时麻醉效果, 才能达到检查目的。异丙酚联合芬太尼, 使两种药物各自的不足得以弥补, 优势得以发挥, 减少了单纯芬太尼的用量, 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和认知能力恢复速度, 在保证镇痛作用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本次研究中, A 组所需清醒时间短于B组, 不良反应、并发症也少于B组。可见异丙酚的使用加强了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使得患者能够在合理时间内尽快苏醒。对A、B两组心电监测结果的分析显示, 芬太尼和异丙酚对于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都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会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心率和血压降低, 但一般不会出现危险, 术后能够短时间内自行恢复, 无需医疗干涉。其中A组使用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 周围血管受到抑制作用较弱, 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等体征波动较小, 血氧饱和度也并无明显下降, 足以证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抑制作用未超出安全范围, 与单纯使用异丙酚相比副作用更小。
单独使用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均可避免患者产生抵触情绪, 降低手术难度, 提高可操作性, 有利于细微处病变的发现与排查。芬太尼具有较强镇痛作用, 但无法保证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意识, 且半衰期长, 在人体内容易积累, 产生毒害, 故剂量不宜过多。复合异丙酚使得芬太尼用量减少, 伤害减轻。
综上所述,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内镜检查中比单纯使用异丙酚麻醉效果更好, 副作用较小, 安全可靠, 值得广泛使用。
[1]陈莉丽, 郑艳萍, 樊晓云.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260-261.
[2]邓兆滨, 赵泐, 陈明雪.异丙酚与芬太尼在消化内科胃肠镜检查中临床应用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11-112.
[3]张晶, 张爱良, 陆金彪.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中国伤残医学,2010,18(3):114-115.
[4]刘燕洁.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胃肠镜检查的应用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85.
[5]曹军涛, 王秀岩, 王欣芝.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瑞芬太尼在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4,9(5):188-189.
[6]陶林, 胡建, 章状云. 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效果观察. 中国误诊医学,2012,12(1):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068
2014-11-03]
510655 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