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幼专新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2015-03-07 09:24席文彪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养生源新生

席文彪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山西 运城 044000)

大一阶段是大一新生个体从身心依附双亲向身心独立的转折时期,这种转折意味着从一切听从父母决定转变为独立自我安排日常生活、课业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相比新生在高中阶段繁重的课业负担、简单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大一阶段是新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多数新生的心理变化也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转折过程。这种内外变化导致大一新生出现了诸多不适应,例如:人际关系障碍、学习困难、生活难以自理等适应不良问题。众所周知,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复杂而且多样化,家庭、社会、个体自身等均可影响学生个体的学校适应状况。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就是家庭,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等对子女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NancyDarling和LaurenceSteinberg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儿童采取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一系列行为所传递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1]。Dombusch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放任型、专制型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而权威型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2]。曾琦等人的研究发现,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与良好的学校及社会适应呈正相关[3]。陈丽等人的研究发现,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而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如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子女和拒绝否认等有损于大学生专业兴趣、知识应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4]。

幼专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女生居多。随着近几年学前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院校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壮大,幼专新生在适应新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也变得尤为突出,许多大一新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入学后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严重者甚至退学。本研究通过探讨幼专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以了解幼专新生学校适应现状,为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对新生出现的学校适应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幼师高专大一新生为被试,共发放量表260份,剔除无效量表,回收有效量表249份,回收率达95.8%。被试情况分布见下页表1。

表1 被试情况分布(N=249)

1.2 研究工具

1.2.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国内学者岳冬梅等人于1993年将国外学者C.Perris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进行了修订,编制成适合国内家庭教育模式的父母教养方式中文版。本量表共有66个题项,从父亲与母亲两方面将量表内容分为“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量表共计10个维度(父亲、母亲各5个维度)。本量表采用四点记分法,每一题项的备选答案分1、2、3、4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四种情况,根据被试的回答,计算每个维度的得分,某个维度所包含的题项之和,为该被试在某一维度上的得分。

1.2.2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

本研究采用了国内学者陈君编制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该量表包含的四个分量表分别为:生活环境适应、交往适应、学校适应、情绪状态适应。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采用5级分制计分,计分标准是:从完全与被试符合到完全与之不符合分别记为5、4、3、2、1,某些题项采用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新生学校适应性越好,反之,表明新生学校适应性越差。

1.3 施测程序

将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及学校适应量表装订成册,在新生入校3~4个月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所有测试均由研究者本人作为主试,施于统一的指导语,同时强调“答案无正误之分,只需按个人的实际情况照实作答即可”,并解答相关疑问。原则上量表采取不记名方式,要求被试在30分钟内独立完成。

1.4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运用软件SPSS17.0 for Windows对全部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专新生父母教养方式情况分析

就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与幼专新生生源地情况为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不同生源地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情况(M±SD)

表3 不同生源地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情况(M±SD)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采用4点计分,平均分为2.5分。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幼专新生的父亲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维度的平均分分别是2.749分和2.862分,得分均高于2.5分,而父亲和母亲的惩罚严厉维度得分最低,分别是1.225分和1.187分。以上数据表明,幼专新生总体上感受到了较多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对新生较少采用惩罚严厉的消极教养方式,也就是说,情感温暖理解是幼专新生体验到的主要教养方式。

父母过分干涉得分均高于拒绝否认得分,说明幼专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中存在过分关注子女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提升,家长更加明确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深知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加之由于大多数幼专新生都是初次离家求学,身处异地,开始独立生活,因此父母对他们的衣食住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心相比以前更多,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过分关注。

以生源地为自变量对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及总分进行差异分析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及总分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2 幼专新生学校适应情况分析

在大一新生入校三个月后,对其进行学校适应量表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生源地幼专新生学校适应情况(M±SD)

幼专新生学校适应量表采用五点计分,3分表示中等水平。由表4可见,幼专新生在情绪状态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交往适应等方面的平均分均超过3分,说明幼专新生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情绪状态适应与交往适应要好于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得分最低,为3.01分,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交往适应、情绪状态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的适应是最差的。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

幼专新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环境的转变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他们需要从方方面面来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大多数新生都是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需要他们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需要他们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大学生活,如饮食习惯、生活作息习惯、风俗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从而造成他们在生活适应方面是最差的。在学习方面,大学与高中时期的学习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高中时期,学习相对紧张,教师及家长管理与督促较多,上课相对集中、紧凑,学习目标也较为明确。而进入大学后,学习相对放松,课程安排也较为灵活,诸如教师、家长的外力监控减少了,需要学生更多的在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思路、学习方式上进行转变。同时,教师的讲课方式与高中相比也发生了转变,讲解更突出重点,提纲挈领,师生仅在上课时进行互动,课下无法及时询问不懂的知识点,使得幼专新生学习上出现了较多的不适应。交往适应是幼专新生适应最好的一项。进入大学后,他们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空间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相互了解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以生源地为自变量对学校适应各个维度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幼专新生学校适应各个维度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3 幼专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对幼专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见下页表5。

由表5可见,幼专新生生活适应与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

幼专新生情绪状态适应与父亲偏爱被试、母亲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学习适应与父亲偏爱被试呈显著负相关,交往适应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学校适应总分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偏爱被试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似[6]。这一结果也说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越充满情感温暖,子女的学校适应能力越强。相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不适应学校生活。父母的教养方式越积极、温和,更容易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子女能从父母处获得更多的理解、支持与信任,这种宽容、安全的成长环境会赋予子女更强的适应能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如果父母对子女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例如:惩罚严厉、偏爱、拒绝否认等,将会使子女害怕做错事、讲错话,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子女社会适应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在教育子女时,应给予其足够的尊重、信任,才能增强子女的适应能力。

表5 幼专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幼专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以新生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为自变量,以学校适应为因变量,运用多元回归分析(stepwise)法探讨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见表6。

表6数据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变量可以作为新生学校适应的良好预测指标,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幼专新生学校适应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父亲偏爱被试对学校适应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两方面对新生学校适应总体情况的解释量为4.3%。

表6 幼专新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的多元回归分析

3 结论

第一,幼专新生总体上感受到了较多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较少采用惩罚严厉方式。也就是说,情感温暖理解是幼专新生主要的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及总分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二,幼专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总体良好。情绪状态适应与交往适应要好于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得分最低,学校适应各个维度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学校适应总体情况及各个维度(除生活适应维度外,生活适应与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与父亲偏爱被试、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这一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

[1]NANCY DARLING,LAURENCE STEINBERG.Parenting Style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

[2]DORNBUSCH S,RITTER P,LEIDERMAN H,et al.The relation of Parenting Style to Adolescent School Performance[J].Child Development,1987,58:1244-1257.

[3]曾琦,芦咏莉,邹泓,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46-51.

[4]陈丽,隋岩,林喻.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29(7):123-125.

[5]雷丽君.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6]秦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及职业倾向的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教养生源新生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重获新生 庇佑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教养方程式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图表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新生娃萌萌哒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