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堂,阎智力
预测越野滑雪运动成绩生理学指标的实验研究
李忠堂1,2,阎智力1
越野滑雪;预测;跑台实验;TDMA;OBLA;无氧阈
1.1 研究对象
中国国家越野滑雪队运动员16人,男子7人,女子9人,健将级,参加过国际雪联越野滑雪巡回赛、全国冬季运动会越野滑雪比赛(表1)。
表 1 本研究研究对象身体测量数据情况统计一览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Pubmed和CNKI收集和整理国内、外越野滑雪项目相关的研究资料,作为本研究论证的理论依据。同时,检索能预测运动员成绩的生理学指标的相关文献,通过横向比较为越野滑雪项目成绩预测提供实证支撑。
1.2.2 实验
1.实验过程。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完成力竭性运动负荷实验。受试者首先进行预实验判断运动能力,根据个体差异设置起始运动负荷和级差幅度。本实验确定四级,分别为5~7 km·h-1,6.5~9.5 km·h-1,8.5~11.5 km·h-1,10.5~13.5 km·h-1,每隔3 min变换递增速度和跑台坡度,坡度每级增加2°,直至力竭。
乳酸堆积拐点(OBLA)是血乳酸(BLA)开始以指数形式增高的点,通常是4 mmol/l时。
3.数据收集与统计。比赛成绩数据来自实验前2个月受试者参加的国际越野滑雪巡回赛,分别为男子5 km和10 km、女子2.5 km和5 km古典式越野滑雪;男子15 km和30 km、女子10 km和15 km自由式越野滑雪。由于比赛采用不同的技术而且是不同的距离,因此,每个受试者排名是与参加每次比赛的最好成绩运动员成绩时间进行比较,按照时间划分计算。等级排序是根据4次比赛成绩排序平均值进行计算的,这种排序能够以百分比的形式反映出受试者比最好成绩运动员成绩慢多少。
1.2.3 数理统计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形式呈现,其中,相关性分析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定距测量方法,通过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跑台运动实验所测数据与成绩的相关程度;另一种是非参数测量方法,通过斯皮尔曼(Spera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了所测数据与比赛排序之间相关程度。
2.1 实验所测参数与越野滑雪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
实验前本研究对研究对象2个月前参加的4次国际比赛成绩进行了等级排序,4次比赛分别是男子5 km和10 km、女子2.5 km和5 km古典式越野滑雪;男子15 km和30 km、女子10 km和15 km自由式越野滑雪。因为4次比赛距离和采用的技术均不同,因此,排序是将每位运动员4次比赛成绩(时间)与每次比赛最好成绩运动员的成绩(时间)进行比较,按时间比值划分得到最终排名顺序(表2),这种排序可以通过百分比的形式反映出受试者与最好成绩运动员之间的差距。通过表2可以看出,男子被试中排序最后的运动员比最好成绩运动员成绩相差20.6%,女子相差10.7%。
表 2 本研究男、女运动员参加4次比赛成绩平均值的等级排序情况一览表
本次跑台运动实验对16名研究对象的多项生理学指标进行了测试(表3、表4),对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表5、表6)。对所测数据与比赛排序之间相关程度进行了分析。
表 3 本研究跑台运动实验所测的男运动员各项生理学指标参数情况统计一览表±SD)
表 4 本研究跑台运动实验所测的女运动员各项生理学指标参数情况统计一览表±SD)
表 5 本研究男子运动员各项参数指标相关性分析统计情况一览表
注:显著性水平,* 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下同。
表 6 本研究女子运动员各项参数指标相关性分析统计情况一览表
2.2 测量生理学指标对于越野滑雪运动成绩影响的横向比较分析
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要求所测数据应该是定距数据,变量在总体样本中呈正态分布[12]。然而,由于实验对象较少,很难判断数据总体上是否遵循正态分布,因此,采用了非参数检验,如斯皮尔曼(Speraman)等级相关系数,只考虑等级排序。本实验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Spera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是由于样本少,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则能更容易与已有的预测越野滑雪成绩的实验研究进行比较。
3.1 结论
1.跑台运动实验所测的生理学参数能够用来很好地预测越野滑雪运动的比赛成绩。
2.预测越野滑雪运动员成绩的生理学指标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在男子中,TDMA和OBLA指标参数与越野滑雪成绩存在高度相关,是最好的预测其越野滑雪成绩的生理学指标,对于女子来说,RQ=1的指标参数能更好预测其越野滑雪成绩。
3.2 建议
[1]冯连世,李开刚.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式及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JACK L,JAMES A F.社会研究中的基础统计学[M].王卫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BILODEAU B,ROY B,BOULAY M R.Upper-body testing of cross-country skiers[J].Med Sci Sports Exe,1995,(27):1557-1562.
[4]BERGH U.The influence of body mass in cross-country skiing[J].Med Sci Sports Exe,1987,(19):324-331
[5]BAUMGARTL P.Treadmill ergometry and heart-volumes in elite biathletes:a longitudinal studg[J].Int J Sports Med,1990,(11):223-227.
[6]DAWSON-SSUNDERS B,TRAPP R G.Basic and Clinical Biostatistics,2nd edn[M].Norwalk,Connecticut:Appleton Lange,1994.
[7]EISENMAN P A,JOHNSON S C,BAINBRIGE C N,etal.Applied physilolgy of cross-country skiing[J].Sports Med,1989,(8):67-79.
[8]INGJER F.Maximal oxygen uptake as a predictor of performance ability in women and men elite cross-country skiers[J].Scand J Med Sci Sports,1991,(1):25-50.
[9]MYGIND E,LARSSON B,KLAUSEN T.Evaluation of a specific test in cross-country skiing[J].J Sports Sci,1991,(9):249-257.
[10]NGAV,DEMMENT R B,BASSETT D R,etal.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male citizen cross-country ski racers[J].Int J Sports Med,1988,(9):205-209.
[11]NIINIMAA V,DYON M,SHEPHARD R J.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of intercollegiate cross-country skiers[J].Med Sci Sports,1978,(10):91-93.
[12]RUNDELL K W.Treadmill roller ski test predicts biathlon roller ski results of elite US biathlon women[J].Med Sci Sports Exe,1995,(27):1677-1685.
[13]SHEPHARD R J,BOUHLEL E,VANDEWALLE H,etal.Muscle mass as a factor limiting physiclwork[J].J Appl Physiol,1988,(64):1472-1479.
[14]STAIB J L,JOOHEE I,CALDWELL Z,etal.Cross-country ski racing performance predicted by aerobic and anaerobic double poling power[J].J Strengh Conditioning Res,2000,(14):282-288.
[15]VON KEUL J,DICKHUTH H-H,BERGA.Vergleiche von herzvolume n,nomographhisch ermittelter sauerstoffaufnahme and wettkampfleistung bei ausdauersportarten[J].Deutsche Z Sportmedicin,1980,(5):148-154.
[16]WASSERMAN K,HANSEN J E,SUE D Y,etal.Principles of exercise testing and interpretation[M].Philadelphia:Lea Sibinger,1986.
Experimental Study on Physiological Predictors Reflecting the Performance in Cross-country Skiing
LI Zhong-tang1,2,YAN Zhi-li1
cross-countryskiing;predicting;treadmilltest;TDMA;OBLA;anaerobicthreshold
1002-9826(2015)03-0088-06
10.16470/j.csst.201503012
2014-10-11;
2015-01-29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资助(13D015);牡丹江师范学院科技项目资助(TY201401)。
李忠堂(1973-),男,黑龙江牡丹江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实践、雪上项目教学与训练,Tel:(0453)6511910,E-mail:li_zhongtang@163.com;阎智力(1964-),男,辽宁铁岭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课程论,E-mail:yzl88.student@sina.com。
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24;2.牡丹江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1.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24,China;2.Mudanjiang Normal Uinversity,Mudanjiang 157012,China.
G863.10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