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3-06 08:47武永生刘英飞苏心镜
河北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中及芬酯比洛

武永生 刘英飞 苏心镜

疼痛是烧伤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其中以烧伤创面换药时的操作痛对患者产生的疼痛更常见,也最为痛苦。烧伤后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为改进烧伤创面的微循环,减少细菌繁殖,促进创面愈合避免再损伤,则必须进行换药处理。因此,这种操作痛又是严重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减轻或避免这种难以忍受的,并可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的操作痛,我们采用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超前镇痛的方法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烧伤患者64例,按首次烧伤创面换药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Ⅰ组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37.8±10.9)岁;烧伤部位:头面部5例,四肢部19例,腹部3例,背部3例,会阴部2例;烧伤面积:轻度烧伤23例,中度烧伤8例,重度烧伤1例。Ⅱ组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8.1±8.8)岁;烧伤部位:头面部4例,四肢部18例,腹部4例,背部5例,会阴部1例;烧伤面积:轻度烧伤24例,中度烧伤7例,重度烧伤1例。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烧伤部位及烧伤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Ⅰ组患者于烧伤创面换药前,首先测量血压及心率,并于无烧伤创面部位处建立输液通道,由静脉缓慢滴注氟比洛芬酯(商品名:凯纷同,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 ml(50 mg),注射后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心率等有无异常变化,一般用药后30 min即可进行换药操作。Ⅱ组患者不给予镇痛药物。

1.3 疗效观察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2组患者在烧伤创面换药时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尺是近年来以VAS评分判断疼痛程度较常采用的测试工具,测试结果比较客观和准确,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2组患者均于注射氟比洛芬酯前、换药中及换药结束后10 min、30 min,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在尺上标出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并由固定医护人员进行评定分值并记录。每例患者观察2次,取其均值作为最终的VAS评分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换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烧伤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烧伤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各时段VAS评分 n=32,±s

表1 2组患者各时段VAS评分 n=32,±s

注:与Ⅱ组比较,*P<0.05;与换药前比较,#P<0.05

组别 换药前 换药中 换药后10 min 换药后30 minⅠ组 1.9±0.5 2.1±0.4* 1.7±0.2* 1.4±0.2*Ⅱ组 1.8±0.9 7.1±2.2# 5.1±1.2# 3.9±1.3#

3 讨论

为促进烧伤创面的尽早愈合,换药则是烧伤治疗的最重要措施。但在烧伤创面换药过程中常会产生剧烈疼痛,许多烧伤患者常因惧怕这种难以忍受的操作痛,而放弃烧伤创面换药,导致创面持续恶化,使病情加重[1]。诸多学者认为,剧烈的疼痛可显著增加烧伤患者的氧耗量和分解代谢水平,降低机体的免疫机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使烧伤创面延迟愈合[2]。多项研究证实,由于疼痛和精神因素的影响,烧伤患者常处于高应激反应状态,尤其是烧伤创面换药中的操作痛又可导致患者应激反应程度的明显增强,而过强的应激反应又会导致机体的代谢和内稳态的紊乱,削弱生理储备,从而引起各系统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疾患等病史者,由于应激反应的增高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应激反应的增强可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减少组织器官的血供和组织缺氧,甚至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3],这种改变对烧伤创面的愈合极为不利。此外,烧伤创面换药中的疼痛除操作时直接刺激伤害性感受器引起的疼痛外,还有受损组织的炎性反应、局部炎性介质及酶释放,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血管扩张、组织水肿,使效应感受器敏感度增加,痛阈降低,致周围性痛觉过敏;另一方面换药的操作和患者的紧张情绪均可刺激脊髓神经元使其兴奋性增高而使中枢致敏。由此可见,烧伤患者换药时迫切需要有效的镇痛治疗。良好的镇痛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还能减少烧伤后并发症和残疾率的发生[4]。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社会模式的逐渐改变,人们对疼痛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减轻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已得到众多烧伤医护工作者的关注。超前镇痛是近几年提出的有关疼痛治疗中的新理念,指任何减少伤害性刺激传入中枢,从而防止或抑制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的治疗措施,其目的是抑制或消除各种创伤的疼痛[5]。氟比洛芬酯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由于该药镇痛效果确切,临床上多以超前镇痛的方式用于手术后镇痛,但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尚未见诸报道。

氟比洛芬酯具有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是近年来临床疼痛或炎症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该药静脉给药后,脂微球释放氟比洛芬酯,后者被迅速水解成其活性代谢产物氟比洛芬,通过在脊髓或外周抑制环氧化酶1(COX-1)或环氧化酶2(COX-2)的活性,能减少手术创伤引起的前列腺素(PG)的生成,降低组织中炎性因子及介质的生成而发挥镇痛作用,但不增加阿片类药物的相关并发症。有关文献报道,氟比洛芬酯经静脉注射后,脂微球可使氟比洛芬酯靶向性地聚集在烧伤创面、损伤的组织和炎症部位而增加药效;此外,脂微球可控制包裹药物的释放,能使药效持续时间显著延长[6]。另据报道,外周伤害性刺激的传入可导致中枢敏化和超反应性,氟比洛芬酯可通过预先调控生理反应、阻断疼痛信号输入、提高痛觉感受阈值或减少痛觉感受器的活化而发挥超前镇痛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换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超前镇痛的Ⅰ组患者烧伤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采用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超前镇痛的Ⅱ组患者烧伤创面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明显提高,与换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换药中及换药后VAS评分Ⅰ组显著低于Ⅱ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通过对2组患者的调查及随访,Ⅰ组患者在睡眠、食欲、疼痛程度、日常生活状况、精神状态、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态度等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Ⅱ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诸多专家认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9],能够促进烧伤创面的早期愈合。由此证实,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预防烧伤创面换药操作痛不但临床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且能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1 Summcr GJ,Puntilb KA,MIakowski C,et al.Bum injury pain:the continuing challenge.J Pain,2007,8:533-548.

2 吴抽浪,许胜敏,仇灵江,等.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安徽医药,2007,11:401-402.

3 周湘桂,辛国华,邓伟武,等.曲马多联合芬太尼用于烧伤创面换药镇痛效果观察.山东医药,2010,50:100-101.

4 张晓明,甘建辉.严重烧伤患者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的临床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223-3224.

5 师小伟,熊源长,刘佩蓉.地佐辛临床镇痛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3,19:1105-1107.

6 高勤.丙伯酚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对人流术后子宫收缩痛的影响.西部医学,2013,25:542-548.

7 李浩,连庆泉.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扁桃体剥除术后镇痛.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89-190.

8 万梅方,辜晓岚,鲁振,等.不同时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食道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74-176.

9 Yokoyama F,Nakatsuka H,Ltano Y.Stellate ganglion block modifies the distribution of lymphocyte subdct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Anesthesiology,2000,92:109-115.

猜你喜欢
中及芬酯比洛
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用于护理管理中及对不良事件影响分析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浪漫季节
如何走出数学教学中的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