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特警战斗力模式理论与反暴恐应用研究

2015-03-06 02:00董如军杨淑敏
政法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特警战斗力警务

董如军,吴 竹,杨淑敏 ,李 阳

(1.广东警官学院 警体部,广东 广州 510232;2.广东省公安厅,广东 广州 510005 3.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

公安特警战斗力模式理论与反暴恐应用研究

董如军1,吴 竹2,杨淑敏3,李 阳1

(1.广东警官学院 警体部,广东 广州 510232;2.广东省公安厅,广东 广州 510005 3.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

为提升我国公安特警战斗能力,探索我国公安特警科学训练的方法与途径,选取了19个反映我国公安特警战斗能力的指标;并对从事与公安特警相关工作的公安局长、支队长、大队长、教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共206名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反映公安特警战斗力的19个要素,可分为“公安特警特种技能”、“公安特警专业技能”、“公安特警协同技能”、“公安特警必备技能”和“公安特警基础能力”5个公共因子,且公安特警训练应结合自身岗位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练兵,从而达到快速提升整体战斗能力的目标。

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公安特警训练模式;

一、前言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暴力恐怖活动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安特警是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重要力量,加大反恐处突训练,提升我国公安特警反恐处突战斗力研究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探讨的不断深入,战斗力能力结构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特警员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理想的战斗力能力结构是怎样的,探索与建立特警战斗力训练系统,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解读。为审视当下特警战斗力能力所引发的问题,探索与建立独具公安特警训练学个性的战斗力能力系统,探求公安特警战斗力系统的指标体系与战斗力训练实践两者之间的基本框架,有利于对我国公安特警核心安全防卫技能及其训练的内容体系进行构建,有利于公安特警实战训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实践模型,故本文针对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结构进行了专门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从事特警的支队长、大队长、公安分局局长、反恐怖支队长负责特警训练体能与技能相结合工作人员、公安部大比武教官共206名。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主要搜集阅读了《公安教育》、《警察实战训练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山东警察学院学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等期刊和运动专项杂志约108篇文章和吴铨叙《军事训练学》、李之文编译《美国陆军身体准备训练》、过家兴、田麦久等专家主编的《运动训练学》、刘大庆著《运动训练学研究进展与理论探析》、林生华、赵年生主编《军事体能训练法》、宋继新著《竞技教育学新论》、董如军著《警察体能技能训练》等著作。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和国内外特警战斗力的内容和观点,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

2.问卷调查法

根据公安部公安特警训练大纲和各地市公安特警训练工作计划,经公安机关领导、公安特警支队和公安高校专家从设计28项筛选出19项。经过公安特警实际调研,针对公安特警训练规律,提出公安特警相关问题,经专家访问确定问卷调查内容。构想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由公安训练标准、健康体质、实战体能、徒手格斗、警械使用、枪械使用、潜水技能、车辆驾驶、特技驾驶、船艇驾驶、排爆技能、攀登技能、警犬技能、协同技能、适应能力、心理抗压、应急反应、破拆装备运用、侦查器材使用这19个要素构成,然后对相关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获取其它学科与专业对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与内涵的基本观点。编制问卷依据具体操作性定义如下:

(1)公安训练标准:指的是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特警训练大纲》的通知),各地特警按通知要求,结合公安特警实际制定年度训练工作方案,目的提高特警队伍的战斗力。

(2)健康体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是基础。

(3)实战体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地完成规定的动作次数和跑完全程。

(4)徒手格斗:掌握徒手防卫与控制的基本动作,增强擒敌、格斗技术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5)警械使用:能够正确、熟练、规范的使用所配备的各种警械。

(6)枪械使用:能够熟悉配备的枪支战斗性能,掌握在各种复杂条件下不同的目标快速、准确射击的技能。

(7)潜水技能:是具有隐蔽性的蛙人特警技能。

(8)车辆驾驶:了解机动车的性能,熟练掌握备勤的各类警用汽车、摩托车驾驶技能。

(9)特技驾驶:熟练掌握机动车,在追击过程中突遇到前方拥堵,换乘车辆、原地飘移急停或行进间对准目标进行射击。

(10)船艇驾驶:亦称船舶驾驶,能熟练驾驶船艇,正确处置各种紧急情况。

(11)排爆技能:了解常见爆炸装置及处理方法,学会防爆安全检查器材的使用,掌握防爆炸的排除和处理。

(12)攀登技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熟练完成平房、楼房、飞机、山地的攀岩及垂降突击训练。

(13)警犬技能:在实战中发挥警犬有效震慑、快速制服的独特优势。警犬对车站、机场、码头安检排爆,对行李携带危险品筛查,进行追踪、搜捕等任务。

(14)协同技能:是指建立在作战小组的基础上,统一指挥、行动,相互配合,发挥每位特警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

(15)适应能力:在特警队训练、工作、生活能够适应和接受环境,达到心理健康是重要标志。

(16)心理抗压:实战对抗中一种身心紧张状态,表现出心理和生理的反应。掌握心理调适的技能与方法,能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工作。

(17)应急反应:在实战中,根据案情突然发生的变化做出应急反应的动作。

(18)破拆装备运用:能利用专业器材快速辨认、准确判别爆炸装置,涉爆现场应急处置分工明确、程序规范、动作准确。

(19)侦查器材使用:掌握所装备通信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确保执行任务中保持通信畅通、联络及时、准确地执行指令。

3.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公安特警战斗力模式理论”等专门问题先后与多名公安机关领导和特警训练专家进行专题访谈和深入交流,获取了诸多权威观点和相关资料,以确保本研究的意义及科学性、可行性及可靠性,是实施问卷调查的必要性。相关领导、专家基本情况:地市级公安局以上领导2名,地市级公安局特警支队长(副支队长)14名,公安、武警学院、训练部及训练班专门研究、负责特警培训的教授、领导专家6名。

4.数理统计法

对于所回收的问卷,经过筛选后剔除其中无效问卷,之后把剩余的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分类和整理。对于整理的数据通过SPSS21.0进行处理。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所确定的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因素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形成几个公共因子。

5.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较为深入的归纳和探讨,以此来为有关结论与建议进行论证,归纳出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系统结构。其中

分类法是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对特警训练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分类。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揭示现有特警实战能力构成要素存在的问题并构建新的“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系统”。归纳法是通过归纳有关数据资料,探讨“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的系统结构。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的多维分析

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是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系统的主体成分,它涉及到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能否满足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需要的实质问题,正因为这样,按照“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论观点,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确立,对发挥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具有放大作用。

1.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的评判

为了解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是否真实反映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特征,本文问卷调查了206名从事公安特警警务技能主管领导和教练、特警队员。问卷内容以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系统最通用的“19项要素”为选项,结果显示:

(1)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的“19项要素”同样被从事特警训练体能与技能工作的人员所认同;

(2)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要素有明显的职业需求特征,其排序情况是:公安训练标准、健康体质、实战体能、徒手格斗、警械使用、枪械使用、潜水技能、车辆驾驶、特技驾驶、船艇驾驶、排爆技能、攀登技能、警犬技能、协同技能、适应能力、心理抗压、应急反应、破拆装备运用、侦查器材使用;

(3)无论是特警教官和警员,都高度看重技术能力;

(4)特警教官和警员对特警战斗能力“19项要素”视同自己的专业需要。这就意味着,“19项要素”所表达的特警战斗能力并不独具特警战斗力的特色。

2.公安特警战斗能力构成要素的内行甄别

(1)公安特警战斗力类警察训练实践工作者对“19项内容要素”的选择结果与分析

为保持研究指向的同一性,公安特警战斗能力构成要素仍以警察体能、警察技能、警察战术、心理能力、智力能力等“19项内容要素”为问卷内容,公安实战部门专家、教官为研究对象,对问卷选择答案。问卷调查显示:实战技能、枪械使用、健康体质、应急反应、协同技能、警械使用是公安特警实战能力的第一要素有高度的赞同性,对心理抗压、攀登技能、训练标准、徒手格斗、适应能力、车辆驾驶、破拆装备运用、侦查器材使用能力作为公安特警实战能力要素却评分第二要素类,而且对排爆技能、特技驾驶、潜水技能、船艇驾驶、警犬技能的评分为第三要素,说明在特警实战能力训练项目中,最受特警教官推崇的特警训练实战能力的是警察健康体能、实战技能和公安训练标准。

(2)实战技能警务教官对“19项内容要素”的选择结果与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实战技能技能类特警教官和工作者对“19项内容要素”的选择与警察体能、枪械技能和协同技能教官的选择相比有明显不同,他们不仅对枪械技能评5分等级的人员多,而且对协同技能评4分等级的人也多,说明技战术作为一个整体的认知意识已经深深植根心中,尽管体能仍然居于选择的第二要素上,但它的重要程度无疑受到了战术能力的冲击。因此,在警务技能类实战中的实践工作者心目中,体能的重要性已处于与战术能力等量齐观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特种技能在选择中依旧排在第三要素类的位置,这就反映,在特警实战实践工作者眼里,它是辅助的部分。从上述调查中共同反映出实战技能、枪械使用、健康体质、应急反应、协同技能、警械使用是特警必备的训练科目。

(二)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的思辨

根据辩证法的观点,我们在分析特警实战能力要素时,要遵循矛盾规律,遵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因此,探析实战技能、枪械使用、健康体质、应急反应、协同技能、警械使用能力构成要素也应从同一性和差异性两方面着手。实战技能、枪械使用、健康体质、应急反应、协同技能、警械使用警实战能力构成要素的同一性反映所有特警实战能力的子能力,体现了特警战斗力普适性;特警战斗力要素的差异性反映部分特警训练项目所特有的子能力,体现了特警实战项目特殊性。

从公安局长对特警战斗力构成19要素的甄别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印象,特警体能类训练项目与特警技能类训练项目的实践工作者对特警战斗力能力要素的专业意见尽管有差异,但是他们对第一类能力的作用看法是一致的,这恰好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是以健康体能为主还是以特警技能为主的实战项目,心理抗压智力作为人类社会生存的重要前提,在其中都可以忽略不计。这并不是说心理智力在特警实战中不足轻重,而是作为一种先决条件,心理智力在人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已经决定了它的广泛参与性,所以完全可以在特警实战能力要素中略而不提。

从特警实战教练专家对特警实战能力与三类不同特警项目心理科目的作用关系的判别中,我们觉察到了这样的问题:用一种笼统的特警实战能力系统,来指导和规划千变万化的恐怖、暴力案件,存在诸多难以梳理的问题。例如,属于体能或枪械使用为主导类对抗性案件,不仅对体能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对枪械使用也有极高的要求。在特警训练实践中就不能因为它是属枪械技能主导类项目而放松体能训练;又如,在警察体能主导类中的力量性和速度性项目对警务战术能力不看重,但同属于特警体能主导类中的耐力性项目则要重视特警战术能力的培养。

因此,特警实战训练实践中,不能因为特警体能主导类中大多数警务技能训练项目不倚重警务战术能力,而在特警体能主导类警察战术中轻率的放弃战术能力培养措施。可见,特警战斗力能力19项要素说在警务实战中并不存在等量齐观的效应,各要素在不同反恐处突案件实战中作用不等预示战斗力能力要素与警务技能项目需求可能存在着作用搭配和依层次递进的关系。

(三)特警战斗力能力层次划分的探析

对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类研究,把特警战斗力能力作为一个系统看待,认为特警战斗力能力系统的组成三大要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认识:从最高层次讲,可认为是由警察体能、实战技能和应急反应(心理能力)组成;从第二个层次讲,是由特警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智力组成;从第三个层次讲,可认为是由身高、体重、胸围等诸多要素组成。将组成要素分层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我们研究特警训练工作的方便,提出特警战斗能力“层次论”只是一种理论构想,它无意将特警战斗力能力要素在警务实战中表现出相互区别、相互作用予以揭示。

特警在实际战斗力实践下,不是为研究需要对特警战斗能力作层次划分,而是为训练警务实战需要而对战斗能力作分层探索。分为三个层次,站在紧密联系警务实战训练的角度,战斗能力为警务实战目的而具备的专项能力的集合,由警察体能、技能和战术能力所构成;发挥能力是影响战斗力表现的心理状态的控制和调节能力,由认识能力、调节能力和意志力构成。很显然,特警战斗力能力层次划分贴近警务训练的实际,因为它既重视“实力”,也重视“发挥”,较之纯理论的“层次说”,这是对公安特警训练实践与理论的认识。因此,科学合理的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系统的构建,尚有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解决。

(四)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结构的架构

为了准确捕捉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的内涵,本文在事先核定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特征指向内容表的前提下,征询了126位涉及多种特警大队教官警务实战项目的专家的意见,搜集到反映特警战斗力能力内涵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3 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重要程度排序频数统计表

从表3可知,特警实战专家们对研究者预设的战斗力能力内涵基本特征有较高的选择性,根据专家的意见,可以认为,战斗力能力内涵的基本特征包含了实战技能、枪械使用、健康体质、协同技能、警械使用、应急反应、心理抗压、攀登技能、训练标准、徒手格斗、适应能力、车辆驾驶、侦查器材、破拆装备、排爆技能、特技驾驶、潜水技能、船艇驾驶、警犬技能等19个要素。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的基本特征只是提供给我们战斗力能力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揭示战斗力能力内涵之间的结构关系,根据专家学者对战斗力能力内涵特征的先后排序情况,选取较重要前后位排序数据,分别赋予第一至十九位的自然权数,依次分别计算出战斗力能力诸特征重要程度的分值,作为特警整体战斗力19项差别不大,通过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比“Pareto” (帕累托)分析,见图1和图2:

图1专家学者对公安特警战斗力构成特征各排序值统计

图2 能力构成比“Pareto” (帕累托)分析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特警实战教官、公安局长对战斗力能力各特征选项的频数与他们对选项重要程度的排序,基本保持一致,用图2来表示更清楚地说明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要求尽管形式各异,各有自己的特质,但还是可以表达出共同的、深层的一致性。所不同的是,各特征之间相对重要程度的差距能力不明显,彼此也比较接近,说明每一项对公安特警来说要完成特殊的任务都是重要的。

警务实战表现能力不同于已有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中的任何一种能力,它不是体能,不是单纯的技术表现,不是战术能力,也不是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表现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战斗力能力,它依赖于特警体能、警务技能和心理能力,是战斗力能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实战能力不是技术,但它又通过技术来表现,是特警在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中,敢打、会抓,快速、有效地制服犯罪分子发挥的实战技能水平的一种能力;应变能力要求特警员根据案件现场不可预见性,现场执法过程的不可控性,现场上环境和犯罪分子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既有有反应速度的因素,又有大脑快速分析的制约,还有机体及时启动的关系,是一种综合的战斗力能力;协同能力既有利于警察战术的配合,又可使一个特警战斗小组从无序混乱趋于有序,使之更加和谐、更大程度的发挥出水平;实战技能能力在现场与犯罪分子斗争中,既是战斗力状态的现实展示,也是战斗力团队整合能力的概括,特警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是特警员最核心的战斗力能力。

(五)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结构的内在联系

在战斗力能力的构成要素中,特警员实战技能、健康体质、枪械使用、警械使用、协同作战等能力,是公安特警战斗力反恐处突必不可少的因素,从战斗力的实际状况看,它既是实战技能与协同作战能力集群,也是战斗力水平的基础表现,健康体质和体能、心理抗压是特警员最基本的能力。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见表3:

表4 KMO and Bartlett's Test

从表4在“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中可知:Bartlett检验近似卡方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210.794,相应的Sig.(P)值接近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故拒绝各变量独立假设,模型的KMO值为0.844,接近于1,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图3 各因子的重要程度曲线图

从图3碎石图可以看出各因子的重要程度,横坐标为因子数目,纵坐标为特征值,可以看到第一个因子特征值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我们选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上图表明有5个因子散点形成了平台。这5个特征值是主成分影响力度的指标,代表引入该因子后可以解释平均多少原始变量的信息,因此从公安特警战斗力中提取5个公因子进行分析。

表5 战斗力构成要素解释的总方差

从表5在“解释的总方差”中,“合计,方差的%,累积%”,分别表示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它们描述了因子分析初始解的情况。可以看到,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6.847,解释原有19个变量总方差的36.036%,累积方差贡献率为36.036%;第二个因子的特征值为2.130,解释原有19个变量总方差11.209%,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7.245。其余数据含义类似。在提取平方和载入中提取了5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解释的总方差为68.889%。这表明样本虽少,但基本可用,说明采集的信息正确,方法可靠,主成份分析可信。

表6 公安特警战斗力构成要素旋转成份矩阵

表6采用具有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分析公安特警战斗力构成要素,形成旋转成份矩阵得到五个公因子,即:第一公因子:特技驾驶,成分810;攀登技能,成分774;船艇驾驶,成分772;潜水技能,成分758;徒手格斗,成分580。第二公因子:破拆装备运用,成分823;排爆技能,成分726;侦查器材使用,成分694;警犬技能,成分660。第三公因子:适应能力,成分863;心理抗压,成分858;协同技能,成分602;应急反应,成分555。第四公因子:枪械使用,成分846;警械使用,成分816;车辆驾驶,成分516。第五公因子:公安训练标准,成分737;健康体质,成分715;实战技能,成分647。这五个公因子总体表现特警战斗力的总称。为了便于训练和掌握战斗力在实战中的应用,我们把五个公因子从公安警察专业的角度给其命名。

(1)特警第一公因子:特技驾驶、攀登技能、船艇驾驶、潜水技能和徒手格斗五项,可命名“特警特种技能”,可以看出,当前斗争形势严峻,徒手格斗技能重视程度下降,因为徒手容易被犯罪嫌疑人照成伤害。

(2)特警第二公因子:破拆装备运用、排爆技能、侦查器材使用和警犬技能四项,可命名“特警专业技能”,侦查器材使用是公安特警在评估分析攻击前进一步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根据情报的分析采取战术行动,运用排爆技能或破拆装备技能等方法。

(3)特警第三公因子:适应能力、心理抗压、协同技能和应急反应四项,可命名“特警协同技能”。心理的抗压与适应实战中的环境,才能更好的协同作战。

(4)特警第四公因子:枪械使用、警械使用和车辆驾驶三项,可命名“特警必备技能”,说明武器使用非常重要,掌握驾驶技能可快速到达现场处置。

(5)特警第五公因子:公安训练标准、健康体质和实战技能三项,可命名“特警基础能力”。公安特警训练大纲内容要与当地环境、斗争形势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进行训练比例调整,训练要符合科技强警的发展需要,特警健康的体质和实战技能是重要的基础。

综上,我们把特警战斗力分成这5个公因子作为最重要的内容,为当前训练找出科学的根据,有利于快速提高特警整体战斗能力。

四、讨论与建议

(一)现有特警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所表达的实战能力并不独具战斗力实战,不能满足战斗力需要的实质。公安局长工作者认为战斗力能力构成要素存在可接受性,而特警教练专业人员认为战斗力构成要素存在制度性与待遇不均衡性。

(二)特警战斗力能力五因子成分在与反恐防暴力各种案例中并不存在等量齐观的效应,各因子要素在不同反恐防暴力斗争中作用不等预示战斗力能力要素与警务实战需求可能存在着作用搭配和依层次递进的关系。用一种笼统的战斗力能力系统,来指挥和评估规划千变万化的反恐防暴斗争,存在诸多难以梳理的问题。

(三)本文先在定性基础上作出的定量描述揭示出实战技能、枪械使用、健康体质、训练标准、应急反应、协同技能、警械使用、心理抗压、徒手格斗、适应能力、车辆驾驶、破拆装备运用、侦查器材、排爆技能、特技驾驶、潜水技能、船艇驾驶、警犬技能、攀登技能等19个要素,较好地满足了特警战斗力能力本质属性的表达。

在定量基础上作出的定性描述揭示出特警战斗力能力的内涵可分为特警基础能力,公安特警训练标准与健康体质掌握特警实战技能为基础,结合特警战斗力实战表现,从特警训练专业角度认为,特警基础能力是展示战斗力能力的表现,特警的必备技能是战斗力展示,特警专业技能是完成突发应急任务。依据以上研究成果,构建了公安特警战斗力能力系统结构,该结构将19个要素、5个因子形态有机地组合成一体,共同组成特警战斗力能力结构的基本框架。

(四)建立公安特警实战体能技能训练法治化特警队伍。特警是公安机关的一支机动反恐反暴力量,经常荷枪实弹的工作在重要、敏感场所和突发事件现场,每一个特警员的行动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对特警员的科学、有效地训练内容与方法,提高战斗力。

(五)公安特警队伍的壮大要求不断地提高公安特警训练水平,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训练体制,不仅要有专门的训练机构和教练,还要不断地培训和交流,把公安特警综合体能、警察格斗、实战射击、战术意识、心理素质、安全意识、应变指挥、适应情景、模拟对抗、综合演练、协同作战等训练内容合理安排,结合国内、国外形势进行“以训为主,平战结合”训练,提高公安特警的反恐处突实战能力。

[1]吴猛.当前特警队伍反恐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11,(04).

[2]候圣强.建立科学的公安特警编制机构[J]公安研究.2007,(04).

[3]肖勇.关于加强公安特警队正规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公安研究,2007,(06).

责任编辑:林 衍

On the Mode Theories of SWAT Fighting Capacity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ombating Terrorists

Dong Ru-jun1, Wu Zhu2, Yang Shu-min3, Li Yang1

(1.Guangdong Police College, Guangzhou 510232, China; 2.Guangdong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Guangzhou 510005, China; 3.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To enhance fighting capability and explore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of SWAT, 19 indicators reflecting Chinese SWAT combat capability have been selected. A questionnaire has also been conducted with 206 participants who are engaged in the work related to SWAT, such as directors of public security, captains of detachment, commanders and instructo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ose 19 indicators can be divided into 5 common factors for SWAT, namely, special skills, professional skills, collaborative skills, necessary skills and basic competence. And we shall carry out targeted scientific training after considering their actual demand in position so as to quickly enhance the overall fighting capability of SWAT.

SWAT; fighting capacity; SWAT training mode

2015-08-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警察体育研究”(14BTY057),广东省公安厅[2014]重点调研课题

董如军(1957-),男,山东鄄城人,广东警官学院教授,从事警察体育学,警务实战训练研究; 吴 竹(1963-),男,江苏人,广东省公安厅巡特警处副处长,从事公安特警与训练与组织研究;杨淑敏(1990-),女,安徽安庆人,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 李阳 (1971-)男,河南洛阳人,广东警官学院警察体育训练部副主任副教授,从事警察体育学、警务实战技能训练研究。

DF631.5

A

1009-3745(2015)05-0042-08

猜你喜欢
特警战斗力警务
“95后”特警的用情守护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建议
高原特警之歌
战斗力爆表的棘龙
联合演习
环球警务专访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