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08~2013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5-03-05 05:53匡珊珊徐佳薇
重庆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风疹麻风流行病学

匡珊珊,徐佳薇,夏 宇,王 青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00042)

风疹在我国被规定为丙类传染病,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经呼吸道传播,常引起暴发或流行。感染风疹病毒后一般临床症状轻微,并发症较少,但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易引起死胎、流产或造成胎儿畸形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1]。根 据十届全国 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自2008年起重庆市将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现对2008~2013年报告的风疹病例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风疹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个案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暴发疫情信息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疫苗接种率信息来源于《中国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1.2 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有关数据采用Excel2007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重庆市2008~2013年共报告风疹13 71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6年的平均发病率为7.98/10万。其中,2008~2010年风疹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由18.97/10万下降至2.15/10 万,2011~2012年疫情出现了反弹,上升至10.94/10 万,2013年风疹发病率又下降至近年最低水平(2.07/10万);2011~2012年风疹发病率出现的反弹现象主要发生在14岁以下人群,见图1。2008~2013年共报告风疹暴发疫情100起,其中托儿所与幼儿院暴发占9%,小学暴发占73%,中学暴发占18%;病例共2 571例,占个案报告病例总数的18.74%,无死亡病例报告,见表1。

图1 重庆市2008~2013年各年龄段风疹发病率情况图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 重庆市2008~2013年39个区县每年均有风疹病例报告,其中合川、綦江、江津、九龙坡、开县、巴南、铜梁、云阳、万州、沙坪坝6年报告病例总数居全市前10 位,10个区县6年病例总数占全市病例总数的62.59%。6年平均发病率居全市前10位的是铜梁、九龙坡、大渡口、开县、巴南、江津、合川、巫溪、奉节、沙坪坝。100起暴发中,开县(13起)、巴南(12起)、合川(11起)、奉节(9起)、梁平(7起)、巫溪(7起)、九龙坡(5起),占总暴发数的64%。暴发疫情中,62起发生在农村,占62%。

表1 重庆市2008~2013年风疹个案及暴发疫情报告情况

2.2.2 时间分布 重庆市2008~2013年风疹呈明显的春季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见图2。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4~6月。

图2 重庆2008~2013年风疹报告病例时间分布图

图3 重庆2008~2013年风疹报告病例年龄构成比图

表2 重庆市2008~2013年麻风、麻腮风常规 免疫接种率(%)

2.2.3 人群分布 重庆市2008~2013年共报告风疹男性病例7407例,发病率8.40/10万,女性病例6 309例,发病率7.45/10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7∶1.00。2008~2013年间,发病主要集中在6~14岁人群,其次为:≤5岁、15~29岁、≥30岁人群,见图3。暴发疫情100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其中托幼暴发9例,小学暴发73例,中学暴发18例。

2.3 人群免疫情况 自2008年起重庆市将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2008~2013年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的接种率逐年提高,2012年至今均达到90%以上,见表2。

3 讨 论

通过对重庆市2008~2013年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发现,风疹呈明显的春季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发生暴发疫情也较多;风疹发病以6~14岁中小学生为主,占报告总病例数的58.30%;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密切,易造成风疹病毒的传播,发生风疹流行,小学的暴发疫情起数占总暴发疫情起数的73%。自2008年起重庆市将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而这仅仅使适龄儿童获得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的免疫服务,适龄儿童以外的其他儿童没有得到保护,特别是中小学生接种覆盖率低,普遍易感,致使风疹易在学校暴发流行。因此,加强麻风、麻腮风疫苗常规接种的同时,应进一步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对漏种儿童及时予以补种,进一步提高儿童的整体免疫水平,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建立起免疫屏障[2-3]。此外,还应阶段性的对风疹易感年龄组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我国近年来风疹病例70%左右为学生,且以暴发为主[4],6~7岁再免有助于控制学龄儿童风疹暴发、流行;另有研究表明,儿童入学后6~7岁再免有助于提高接种率[3],且再免年龄距育龄期时限较短,理论上到育龄期时仍可维持较高的风疹抗体水平,间接保护育龄期妇女。

风疹的传染性强,经呼吸道传播,常引起暴发或流行,临床主要包括后天获得性感染和CRS,对患儿及其家庭、社会造成重大负担。风疹是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风疹免疫的意义主要在于预防后天获得性风疹,降低发病率,减少并发症;可以降低CRS的发病率,以保证优生优育;有利于消除麻疹策略实施的监测[5-6]。为进一步降低风疹的发病率,保护更多的人群免受风疹病毒的侵袭,应逐步实施适龄儿童以外人群的风疹免疫预防,特别是针对风疹易感年龄组和育龄期妇女进行强化免疫活动[7]。

[1]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39.

[2] 冯子健,盛利,左树岩,等.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12(12):1053-1055.

[3] Heath TC,Burgess MA,Forrest JM.Moving the second dose of measles-mumps-rubella vaccine to school entry:implications for control of rubella[J].Commun Dis Intell,1998,22(8):157-158

[4] 马静,郝利新,罗会明,等.中国2008~2009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4):322-324.

[5] CDC.Nationwide campaign for vaccination of adults against rubella and measles[J].MMWR,2001,50(44):976-979.

[6] 徐爱强,陈远银.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及其在中国免疫策略的探讨[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426-428.

[7] 马静,罗会明,郝利新,等.中国2005~2011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2(6):500-503.

猜你喜欢
风疹麻风流行病学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关注麻风,消除歧视, 共同走向文明进步
河源市2006-2019年风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风疹
春暖花开,预防风疹
贵阳市边远农村村民麻风健康知识调查与干预
甘肃省麻风受累者麻风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