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强,陈建平,何念海△
(1.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重庆400038;2.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西安710038)
小儿腹泻在我国属于第二常见多发病,其中轮状病毒引起的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是导致小儿急性腹泻以及秋、冬季节腹泻的最常见病原菌。益生菌是指含有足够数量活菌以改变宿主胃肠道菌群并能产生有益的健康功效的口服补充剂或食品。近年来益生菌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非致病性的布拉酵母菌等。布拉酵母菌散是目前临床惟一应用的真菌制剂,有报道其在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方面取得良好疗效,但有关其与细菌种属的益生菌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治疗方面的比较报道较少,本文进行了临床常用的细菌和真菌益生菌制剂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方面的比较,以期望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临床合理用药方面起到帮助。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儿为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儿,符合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1)年龄2个月至8岁,性别不限;(2)腹泻发病时间小于48h,大便次数大于3次/d;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包括稀水样、蛋花汤样或稀糊样);镜检大便白细胞小于或等于5个/HP。排除标准:(1)对布拉酵母菌散或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过敏;(2)起病后曾应用过抗菌药物;(3)重症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4)合并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或)其他危重症;(5)由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腹泻。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62 例,其中男孩36 例,女孩26 例,年龄(17.98±12.44)个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64例,其中男孩35例,女孩29例,年龄(18.62±14.96)个月。布拉酵母菌散组65例,其中男孩38例,女孩27例,年龄(19.53±15.46)个月。3组患儿在例数、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呕吐、发热、咳嗽、脱水程度等一般临床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参加本次治疗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该项研究取得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取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
表1 3组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1岁以下,每天1袋;1~2岁,每天1~2袋;2岁以上,每天2~3袋,均分3次服用,首剂加倍。同时给予以下治疗:(1)嘱患儿多饮水调整饮食,大年龄儿童给予清淡饮食;婴幼儿配方奶喂养者改为无乳糖奶粉或豆奶;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2)给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停用其他腹泻药物;(3)可以使用与腹泻无关的其他治疗药物,如退热药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儿童:6个月内婴儿每天2 次,一次1 片;6 个月至1 岁幼儿每天2次,一次2片;1~6岁幼儿每天2~3次,一次2片;>6~>12岁儿童每天3次,一次2~3片。布拉酵母菌散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散(亿活,法国Biocodex药厂生产)口服,3 岁及以下1 袋/次、1 次/d,3 岁以上1 袋/次、2 次/d。
1.3 疗效判定 患儿腹泻疗效的判定按照1998年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补充建议[2],显效:治疗72h 大便性状、次数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 大便性状、次数均改善,但未完全消失;无效:72h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本临床研究由全科室医师共同参与,共有196例符合入选标准,其中5例在第1次就诊后失访被剔除,最终191例患儿通过复诊、电话回访完成本次临床观察。
2.2 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患儿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P<0.05);其中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有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和总有效率指标稍高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9,P>0.05),见表2。
2.3 3组治疗后大便次数改变及腹泻持续时间比较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组在治疗第3天、第5天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酵母菌散组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5天时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布拉酵母菌散组在腹泻持续时间上明显短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n(%)]
表3 3组治疗后大便次数改变及腹泻持续时间比较(±s)
表3 3组治疗后大便次数改变及腹泻持续时间比较(±s)
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与双歧枝菌四联活菌片组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大便次数(次) 治疗第3天大便次数(次) 治疗第5天大便次数(次) 腹泻持续时间(d)对照组62 8.45±2.88 4.21±1.07 2.58±1.29 5.02±1.5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64 8.43±2.95 3.67±1.05a 2.02±0.95a 4.22±1.41a布拉酵母菌散组 65 8.43±2.87 3.58±0.85ab 1.95±0.82ab 3.67±1.03 ab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好发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以腹泻水样便、发热为主,并伴有呕吐、咳嗽的消化道及呼吸道症状,导致患儿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不仅引起肠道内感染,还可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的病变。而且,肠外器官的表现往往是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3]。绝大多数患儿的急性腹泻都是微生物感染所致,其中在发达国家均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对于脱水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口服补液盐,然而,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并不能缩短腹泻病程[4]。
健康人每克粪便中,微生物达1×109~1×1012CFU/mL之多,含有400多种菌株,是人体细胞总量10倍[5]。肠道微生物与肠道黏膜共同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这种微生态系统平衡的建立对于维持肠道和机体健康至关重要[6]。在许多病理作用下,感染性腹泻或慢性/迁延性腹泻服用抗微生物制剂,以及抗菌药物滥用,可以导致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破坏,有时会加重腹泻或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合理补充益生菌制剂已经在小儿急性腹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患儿及家长的认可。益生菌在临床上分为两种,一种为细菌类微生态制剂,作用机制主要是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起到生物屏障作用,抵御病原菌的侵入,但临床发现由于细菌类微生态制剂菌株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对急性腹泻的疗效存在一定差异[7],且存在须低温保存,不能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等缺点[8]。另一种是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布拉酵母菌,它不属于人体胃肠道原籍菌,不会被胃酸、胆酸所破坏,对抗菌药物天然耐受,服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可同时服用布拉酵母菌。
本文选取临床常用的细菌类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真菌类的布拉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属于复方制剂,主要组成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布拉酵母菌散为布拉酵母菌的单一制剂。本研究治疗组为两种不同类别的益生菌制剂,与对照组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胃肠炎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均提示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和总有效率指标稍高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布拉酵母菌散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疗效相当,与肖智辉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未进行两种治疗药物联合实验,肖智辉等进行了382例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布拉酵母菌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药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相近,两药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9],提示两种不同种类的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增加了一种益生菌,未发现疗效优于布拉酵母菌散,提示布拉酵母菌散(真菌制剂)在治疗病毒性腹泻方面有优势。在治疗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方面,布拉酵母菌散可缩短腹泻时间,疗效也优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10],出现以上结果的可能原因是感染病原菌菌种差异引起。本研究发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组在治疗第3天、第5天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益生菌可以缩短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腹泻病程,并且郭红梅等[11]研究还发现大剂量的布拉酵母菌治疗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所致婴儿急性水样腹泻疗效更好。本研究还发现布拉酵母菌散组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在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5天时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布拉酵母菌散组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在腹泻持续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布拉酵母菌散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时等同于或优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布拉酵母菌是目前惟一通过多个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有效的微生态制剂,可以减少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显著缩短急性腹泻患儿病程,同时显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12-14]。Villarruel等[15]和Riaz等[16]在随后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取得一致的结果,此外还发现布拉酵母菌可以降低急性腹泻患儿发展成迁延性腹泻的危险。
关于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和成人急性腹泻的研究已经完成了几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17],这些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布拉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两种:布拉酵母菌灭活某种细菌毒素,和/或拮抗这些毒素的致病作用;布拉酵母菌直接作用于肠黏膜,发挥其营养、抗分泌、免疫刺激和抗炎作用[18]。本次研究随访发现患儿服用布拉酵母菌散具有很高的顺应性,服药期间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中益生菌的疗效得到多方面认可,并且作者还发现布拉酵母菌散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时疗效等同于或优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1] 林志,丁平,张晓东.现代临床儿科疾病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24.
[2]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探讨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384.
[3] 何扬帆,杨炳中,谭汉梅,等.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肠外表现145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8):962-964.
[4] Vandenplas Y,Brunser O,Szajewska H.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childhood[J].Eur J Pediatr,2009,168(3):253-265.
[5] Catharine RA,Benjanin C,Robert JC.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M].Baltimore: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1994:569.
[6] Billoo AG,Memon MA,Khaskheli SA,et al.Role of a probiotic(Saccharomyces boulardii)in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diarrhoe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28):4557-4560.
[7] Guarino A,Ashkenazi S,Gendrel D,et al.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and nutrition/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in Europe:update 2014[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14,59(1):132-152.
[8]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6-1298.
[9] 肖智辉,李博.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2):3119-3120.
[10] 胡艳霞.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佐治小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疗效比较[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4):22-24.
[11] 郭红梅,李玫,练敏,等.大剂量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婴儿急性水样腹泻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2):167-169.
[12] Czerucka D,Piche T,Rampal P.Yeast as probiotics-Saccharomyces boulardii[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6(6):767-778.
[13] Kurugöl Z,Koturoĝlu G.Effects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children with acute diarrhoe[J].Acta Paediatr,2005,94(1):44-47.
[14] Htwe K,Yee KS,Tin M,et al.Effect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watery diarrhea in Myanmar childr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Am J Trop Med Hyg,2008,78(2):214-216.
[15] Villarruel G,Rubio DM,Lopez F,et al.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acute childhood diarrhoea: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Acta Paediatr,2007,96(4):538-541.
[16] Riaz M,Alam S,Malik A,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acute childhood diarrhea:a double 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Indian J Pediatr,2012,79(4):478-482.
[17] Hatakka K,Savilahti E,Pönkä A,et al.Effect of long term consumption of probiotic milk on infections in children attending day care centres:double blind,randomised trial[J].BMJ,2001,322(7298):1327-1329.
[18] Buts JP,Dekeyser N,Stilmant C,et al.Saccharomyces boulardii produces in rat small intestine a novel protein phosphatase that inhibits Escherichia coli endotoxin by dephosphorylation[J].Pediatr Res,2006,60(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