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非)均匀世界永恒运动与发展的边界

2015-03-03 02:34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边界宇宙

郑 文 兵

(湛江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不(非)均匀世界永恒运动与发展的边界

郑 文 兵

(湛江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在自然界、思维等领域,使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世界永恒运动与发展的一般边界,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意义。相应地,基尼系数也可以初步分化为自然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思维基尼系数等三种形式。之后的基本结论为:不(非)均匀世界永恒运动与发展理论上的边界为广义基尼系数的闭区间【0,1】。研究还表明,在世界的永恒运动与发展过程中,如果达到了这样的一种交换关系:即速度(效率)与稳定(公平)之间的替代关系为1:1时,那就进入到了一个既快速又稳定的最好状态,实现了速度与稳定的双赢。

不(非)均匀;永恒运动与发展;边界;广义基尼系数

“边界”(boundary)即界限,本意是指使热力学系统相互隔离的实际或假想界限。在此,则表示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极限、临界值,越过这一极限、临界值后,事物就不能再维持原有的结构与稳定,就走向消亡、不复存在、转化而为他物。例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温度是100℃,这个100℃就是一个边界、临界值,越过这个边界、临界值后,水就沸腾起来成为气体状态而不再是液体状态了;同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温度是0℃,这个0℃也是一个边界、临界值,越过这一边界、临界值后,水就凝固起来成为固体状态而不再是液体状态了。

毫无疑问,世界是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世界也是无穷无尽、宽广无限的,无限世界中的永恒运动与发展也是无始无终、无边无界、循环不已、生生不息的。所以,要想研究和指出世界永恒运动与发展的边界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然而,在无限的世界中,却存在着一类特殊的事物,这一类特殊的事物就是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由于人类社会中的主体——“人”的特殊性,尤其是其巨大的能动性,就既要求人类社会需要永恒发展,同时又不希望过于剧烈、动荡的运动、变化与发展过程。因为每一个个人都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能动的个体,都有着活得尊严与实现自我设计等理想、希望,都要求获得个人的基本权益、自由、尊重、公正与平等要求。根据历史的统计与经验,如果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过于快速、激烈、极端的话,就会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与社会对立,造成社会的巨大动荡,导致不同人群之间的对抗,甚至战争与杀戮。尤其是战争与杀戮,其直接结果往往导致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造成生命的悲惨与哀歌,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破坏,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倒退。最后适得其反,不但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而造成社会发展的缓慢与停滞,甚至造成倒退或者崩溃。

因此,人类社会与其他事物的永恒发展过程相比,就有了巨大的差异,不能再完全简单地服从自然法则与自然规律,需要增添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影响与作用,需要注入人类社会特有的关爱与情感,形成人类社会特有的永恒运动与发展的逻辑和规律。而这种差异的主要表现就在于人类社会需要既快速、又稳定等特征的综合平衡式的永恒发展状态与过程。当然,这里的“快速”与“稳定”并不矛盾,“稳定”是指国民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公正、博爱、平等、和谐、融洽、团结、以人为本、富有人文关怀、社会凝聚力强大等;而“快速”则是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变与更迭速度较快,社会能够较快地从低级的社会层次、形态发展到较高级的社会层次、形态,人类文明能够更快地上升到更高的状态。

基于此,对人类社会稳定与永恒发展的边界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于是,自然也就产生了需要考察与研究世界整体永恒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边界的问题,以便为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快速发展提供一般的理论、方法、方向、标准或者其他的实践指导。

一、“边界”研究的文献简述

事实上,这种对不(非)均匀[1]78-79世界永恒运动与发展的边界问题的研究,自人类社会伊始就一直存在并进行着。而且,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有关研究世界永恒运动、发展边界的角度与视角也有多种多样。

比如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中的“度”概念,就是事物的质与量之统一的范畴,也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与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一旦某个事物的质与量的统一体发生分裂,也就是超过这个“度”的界限,事物的形态就发生了改变,这个事物就会转化为其他的事物而形成新的质与量的统一体。很显然,这里的“度”就是一种边界。但是这种“度”主要是指每一种具体事物的,而不同的事物其“度”一般是不同的。所以,迄今为止,“质量互变规律”也只是指出了世界的永恒发展中具有“度”这种特征、性质与边界,却还不能有效地指出整个世界运动、变化与发展中一般的“度”到底是多大、为多少。

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生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总是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的,而旧的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貌似显得合乎“常规”。但是,暂时显得弱小的新事物不管经历怎样的困难与曲折,终究要战胜表面上强大的旧事物,旧事物总是要灭亡的。所以,唯物辩证法指出了世界总是处于不断的新旧交替过程之中[2]157。但是,唯物辩证法还未能有效地指出旧事物的发展在何种规模与边界上会消亡,也未能指出新事物的发展会在何种规模与边界上产生。

不仅哲学上一直就在进行这种世界永恒运动与发展的边界的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也都在进行着。例如,现代天文学就从宇宙学密度的角度来研究世界的永恒发展。宇宙学密度是指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与临界密度之比。这个指标如果大于1,则表明宇宙将无限地膨胀下去;小于1则会坍塌;等于1则表明宇宙是处于一种平衡有序的膨胀之中。通过大量观察与研究,已经有许多的材料支持宇宙学密度指标几乎等于1[3]23。

还比如有从生物学的角度与视角,从生物群落的数量和它们的食物来源与数量的关系的角度、视角等,来研究某一种生物群落发展的数量规模与边界。这种研究方法就形成了典型的生物容量或者环境容量的理论,当然也包括人口的容量。这种研究结果已经由逻辑斯蒂方程与曲线给出了结论,并成为最著名的生长理论曲线。虽然它最初是在研究人口增殖规律时提出来的,但大量研究表明,在自然界动、植物数量的增长中,也普遍地服从逻辑斯蒂曲线分布;在经济领域,生产总值的增长、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等也符合用逻辑斯蒂曲线来描述[4]。

还有从几何学的角度来考察事物永恒发展的程度和边界的。例如黄金分割定律,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是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如果以两段直接相互比较,则形成0.618:0.382这样的边界[5][6]。

还有,系统自组织理论也进行着事物永恒变化、发展边界的研究。系统自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平衡,包括近平衡,都不可能有发展的活力,只有远离平衡才有发展。越远离平衡,事物发展的活力就越大。要使系统远离平衡,系统就必须充分开放;而要保持系统远离平衡、保持充分的活力,系统也必须保持充分开放;充分的开放,使得系统与环境的充分交换成为可能,也就使得系统远离平衡成为可能。正因为如此,系统自组织理论统一地把开放与非平衡看做是系统自组织的基本前提[7]。 从这里可以看出,世界发展的方向是朝着越来越不均匀的状态发展。然而,系统自组织理论也未能揭示出在何种远离非平衡态的程度上,旧的组织就会破坏、新的组织就会产生,即依然未能揭开世界永恒发展的规模与边界的谜底。

经济学上也从事着边界问题的研究,例如,对部门平衡、产销平衡、均衡发展、进出口平衡、收支平衡、收入分配等问题的研究,其实就是一种边界问题研究的表现。其他的各门科学同样在研究着这一问题。

笔者主要是从将一个系统或者一个事物整体划分为核心与非核心两个部分这个视角和基点出发,尝试着来研究事物的核心部分与非核心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在达到何种规模、何种比例或者何种边界的时候,现有事物的稳定就会遭到破坏,旧的事物与结构就会消亡,从而产生新的事物与结构。也就是说,笔者试图进行的研究就是关于事物、世界的何种不均匀态、非均匀态、非平衡态是事物永恒发展的极限。

二、宇宙的边界

“宇宙大爆炸”,简称“大爆炸”(Big Bang),是用来描述宇宙诞生的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一个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与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事实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8]11, (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显示,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发生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9]), 并经过不断的膨胀达到今天的状态。

宇宙大爆炸理论告诉我们,宇宙大爆炸伊始,宇宙间只有能量、没有物质,后来的各种物质形态都是由能量转化而来的。于是,这也就验证了古代思想家们的直觉,因为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就曾提出了世界是“从一发散”的观点;中国古代的《道德经》中也提出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与思想。只是那时还不知道这个“一”到底是什么东西[10]。通过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与模型,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一”其实就是能量。其后,能量凝聚成基本粒子,而后,宇宙的演化开始了:爆炸释放出的能量形成各种基本粒子,基本粒子聚合形成各种原子、分子,分子与原子聚集产生各种物质、天体并形成无机界,无机界的各种物质演化出自组织功能并产生出有机大分子,有机大分子演化出生物界,生物界不断演化并创造出人,人们进行生产活动与相互交往形成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相互作用又形成国家,人类社会与国家形态又不断地更替着。这就是迄今为止宇宙演化的基本过程。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知,宇宙在最初的状态即“太初”状态时是一个没有质量、也没有空间的奇点(也可称为“奇异点”),这个奇点拥有宇宙中所有的能量,而其他的宇宙空间中则是一片绝对的空虚。我们如果将这个空虚看做是世界“太初”状态时候的非核心部分,而将那个能量巨大的致密炽热的奇点看做是世界“太初”状态的核心部分的话,那么这就是宇宙绝对不均匀时的表现。然后,这个宇宙在大爆炸中消亡了。

同样的道理,当宇宙间所有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全部均匀地分布时,即宇宙绝对均匀时,这样的宇宙就没有核心与非核心部分之分了。这种状态就是“熵概念与熵增定律”的创立者克劳修斯所提出的著名的“宇宙热寂说”的状态,即以“热寂”为表现的世界绝对均匀、绝对平衡的衰亡状态[11]。 无独有偶,根据系统自组织理论可知,也只有在远离非平衡态的条件下,事物才有发展的活力。这种绝对均匀的宇宙状态不能存在,它将会消亡,即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所揭示的宇宙“热寂而亡”的状态。

众所周知,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很大;0.8以上表示绝对不平均[12]44-45。 如今,基尼系数作为一种测算不平衡程度的指标,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度量收入分配差异等经济研究领域[13]。研究还表明,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不但可以用来考察国民收入分配的情况,还可以用来考察人口在城乡分布的情况[12]46。 而且,基尼系数还是测度产品、市场、教育等资源分配均衡与否的常用指标之一[14]。 由此可见,基尼系数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领域,笔者在此继续尝试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其他应用。

图1 宇宙洛伦兹曲线与自然基尼系数计算示意图

在此,笔者借用经济学与社会学中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应用的方法,将这种分析方法扩展到宇宙中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分布研究中,使用宇宙永恒运动、发展的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来表示宇宙中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分布状态。这个基尼系数与经济学、社会学中的基尼系数的作用是一样的,是用来表示宇宙中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不均匀分布情况的,我们可以暂时将其称为“自然基尼系数”,其计算原理与方法和经济学、社会学上的基尼系数也是一样的。这个系数就是用来表示宇宙中不同的时空所拥有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分布不均匀状态的。“0”表示宇宙绝对均匀时的状态,即宇宙中的物质、能量与信息是绝对均匀地分布在时空中的,也就是宇宙“热寂而亡”的状态,这种状态由对角线表示;“1”表示绝对不均匀时的状态,即宇宙中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分布是绝对不均匀分布的,这种状态由折线来表示,也就是宇宙“太初”时候的状态。所以,根据这种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宇宙永恒运动、发展的边界是下限为0、上限为1,其区间为闭区间【0,1】。显然,在自然基尼系数大于0小于1的范围中,宇宙可以保持现有的结构与稳定而永恒运动和发展。这一过程由图1所示。

当然,由于宇宙的无限性,所以实际上是不可能对自然基尼系数进行真实的观察与测量的,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将宇宙的空间与时间累积到100%的状态,也不可能将其物质、能量与信息累积到100%的状态。这里主要是引入一种方法,尝试着从理论上来考察其边界。

三、社会的边界

虽然人类社会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状态,有着许多与自然界不同的特征及属性,但其本质上还是一个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占有以及永恒交换的过程。笔者在此将人类社会中的物质、能量与信息进行简化,认为其主要表现为各种物质产品与财富。所以,人类社会中不同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即物质财富的占有与分配情况可以将人类社会中核心与非核心的结构表现出来,占有较大物质财富的人群是核心部分,拥有较少物质财富的人群则是其非核心部分。

原始社会(primitive society),又称之为史前时代,文化人类学理论上的一种社会组织类型,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人口很少,经济生活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与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与政府权力。原始社会中的人们没有核心与非核心之分,人们均匀、平均、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与劳动成果[15][16]。

奴隶社会大部分物质资料生产领域的劳动者是奴隶,即生产活动以奴隶为主,奴隶劳动毫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占有奴隶的人身、实行超经济剥削与奴役为主要特征。这种社会中奴隶帝王与奴隶主是其核心部分,广大奴隶与少部分自由民是非核心部分。

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其他阶级[17]。 封建社会中的封建帝王与地主阶级是其核心部分,广大农民是其非核心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又一个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是核心部分,广大雇佣劳动者是非核心部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质上还是资产阶级的极端统治。

社会主义(socialism)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与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与分配基于公众利益。从政权性质来看,社会主义就是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以群体利益为目标、按劳分配为根本的非个人获利模式。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只能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方式进行分配[18]。 此时,社会主义国家是其核心部分,所有国民是其非核心部分。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消除了阶级剥削与对立,所以其核心结构也就发生了转变,不再是某一个阶级或者某一人群,而是全体人民的代表即社会主义国家。

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与国民的收入即物质财富的占有与分配情况有着莫大的关系,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基尼系数来表现。我们要考察出基尼系数在何种情况与边界下,将会导致社会的巨大动荡,严重影响国民的生活,甚至造成巨大的流血、牺牲、战争、杀戮的局面,并尽可能地避免这种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与进步的情况出现。

图2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计算示意图

从理论上来分析,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时期,从财产与财富的占有角度来看,奴隶帝王与封建帝王一人就占有了100%的财富,而100%的国民却没有占有任何财富。那么从这个极限来考察的话,基尼系数的上限为1,即物质财富绝对不均匀分配;我们再从原始社会的情形与共产主义学说的角度出发来考察社会财富的分配、占有时,就是或将会是100%的国民绝对均匀地占有100%的财富,所以基尼系数的下限是0。因此,理论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模与边界是从0到1,这个区间也是个闭区间【0,1】。这一过程由图2所示。

可是,这种情况只是理论上的分析结果,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达到这种状态的。因为虽然奴隶帝王与封建帝王占有财富与财产,可却是名义上、理论上的,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因为,还有大量的奴隶主与封建地主也拥有大量的财富,普通国民多少总还是要有一些生活资料用来生存的。同时,我们现在也无法获得这些社会形态中基尼系数的具体数值了,所以也就无法判断出在何种基尼系数下社会会发生巨大的动荡与革命;而只能通过史籍中文字描述性的情况,比如土地兼并严重、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巨大、阶级对立尖锐、官逼民反,或者国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十室九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甚至吃草根、吃树皮,更有甚者“民相食人”、“易子相食”[19]等史籍的描述与记载,来考察这些社会形态变化、发展状况的边界了。

四、思维的边界

众所周知,人脑是人体的核心部分。现代医学中,已经普遍以“脑死亡”作为判断人体死亡的基本标志[20]。 而人脑的基本机能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已经对思维的边界进行了许多研究,已经普遍达成使用“智商”这一标志来反映人类个体思维的程度与边界。智商就是智力商数(IQ)。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思维在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中的具体表现。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用以标示智力的发展水平[21]。

从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来看,人类的脑细胞才是进行思维的主体。生物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组成的。细胞核则是由染色体组成,染色体又主要由DNA组成,DNA是控制细胞生存、生长、发育的核心物质。大脑细胞与普通细胞的不同之处就是,脑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即不能进行生长,只能进行思维;其他的细胞则不能进行思维,但可以进行生长[22] [23]。

很显然,脑细胞这种神经组织就是进行思维的物质结构。所以,为了研究人类思维的程度与边界,我们就可以从脑细胞在人类身体中所占比率的角度来考察。这样,我们就可以合理地假设,如果没有脑细胞的话,那么人类是不可能进行思维活动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人类思维永恒运动与发展的下限是0;而如果一个人全部都是由脑细胞构成的、没有其他细胞组织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只剩下思维这种单一的功能,不再具有其他的功能了,就不再被称为人了。这时,一个人所有的活动就都是思维,此时思维的上限就是1。因此,从脑细胞这种组织在人体中所占的比率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考察出人类思维的边界是从0到1,其区间为闭区间【0,1】。

而当我们从人类脑细胞进行思维时所消耗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角度来考察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到另外的一种人类思维的边界。这种情况下,人类思维的边界情况,就与人类社会中国民收入和财产的分配情形很类似了,这时就可以使用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来研究思维的程度与边界。当个体身体中所有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均匀地分布在身体的各个结构与组织中被消耗的时候,即人体组织质量的累积百分比完全等于各组织消耗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累积百分比时,脑细胞也就与其他的组织与结构无异了,这时人体的思维活动与其他组织的生理活动就相互均匀、没有差距了,所以此时思维为0;而当人体中所有的物质、能量与信息都被脑细胞消耗时,这时思维的边界就达到了1。

图3表示了人类个体思维的边界。横轴表示个体身体中各组织质量的累积百分比,其排序为从身体中消耗能量、物质与信息最少的组织向消耗物质、能量与信息最大的组织;纵轴表示人体中按照横轴排序的各组织消耗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累积百分比。OC对角线表示物质、能量与信息完全均匀地分布在身体中的各个部分被消耗的情况,此时,思维程度最低,为0;OPC则表示物质、能量与信息全部被脑细胞消耗产生思维的状态,此时,思维活动达到最大程度,为1。A÷(A+B)则表示人体中各组织所消耗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不均匀程度,这个系数我们暂时可以称之为“思维基尼系数”。思维基尼系数的变动区间为【0,1】,这也是一个闭区间。

图3 思维洛伦兹曲线与思维基尼系数计算示意图

五、“速度与稳定双赢”的替代边界

图4为演示系统自组织理论中远离非均匀、非平衡状态的示意图。坐标系的横轴表示世界的永恒发展指标,用来描述世界永恒发展的活力与方向,从左往右依次表示世界发展的活力越来越大,世界的不均匀程度即不平衡状态越来越大;纵轴表示世界的稳定指标,从下往上依次表示世界的稳定程度越来越大。在横坐标上越靠近原点时,世界的均匀程度越大,世界越接近平衡态,则现有世界越稳定,越没有发展的活力。从该图可以很直观、清晰地看到,世界要远离非平衡状态、发展活力越大的话,必须单向地从左往右发展。在图4中的表现就是事物不断地从状态1发展到状态2,然后又发展到状态3等。于是,事物就又在这个基础上沿着不均匀分布的方向发展,直到下一次的飞跃。

同时,参照人类社会中的“效率”与“公平”这一对概念,我们可以将“公平”与“稳定”联系在一起,而将“效率”与“速度”联系在一起,所以本坐标系中的横轴还可以代表世界的“效率”状态,其纵轴还可以代表世界的“公平”状态。

图4 世界永恒发展过程中的速度替代稳定、

在经济学中,经济学家已经建立了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概念,即在维持现有消费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我们如果将这两种商品分别称为商品1与商品2的话,那么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则为:

通过对商品边际替代率的分析,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两种商品的替代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具体地说,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就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现在,我们借用经济学商品边际替代率的概念与方法,就可以对世界永恒发展的“稳定”与“速度”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某种程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对世界永恒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到这么一种结论:世界追求速度、效率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世界稳定、公平程度的损失,而这些稳定与公平的损失则正是世界永恒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支付和代价。

同时,根据经济学中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可以这样确定,在:

即需要增加一单位的商品1的消费时,需要正好减少一单位的商品2的消费;反之亦然,要增加一单位的商品2的消费时,正好需要减少一单位的商品1的消费。此时表明,消费者对1与2两种商品的消费都达到了最佳的配置状态,商品1与商品2的比例关系达到最佳。

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经济学原理,来考察人类社会永恒运动与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从人类总体的观点来看,如果社会的永恒发展过程中也达到了这样的一种交换、替代关系,即社会的速度、效率与社会的稳定、公平是一比一的替代关系时,人类社会的永恒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既快速又稳定的最好状态,达到了速度与稳定的双赢。

六、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其他边界

(一)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边界

迄今为止,人类主要还是生活在地球的陆地上。而地球的总面积为510 000 000平方千米,其陆地面积为149 000 000平方千米,水面面积为361 000 000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与水面面积之比为29.2 %:70.8 %。这是人类社会直接面临着的最主要的自然环境边界限制。

(二)“正态分布”中的边界

正态分布曲线及面积分布图非常清晰地展示了事物的重心与核心区域,那就是占事物整体68.27%的基区,是主体、是重点、是中心,所以要重点抓。一倍标准差以外到正、负无穷远的面积才占了31.73%,这恰好又展示了事物的外围[25]。 正态分布中的基区所表现出的主体与重心意义,体现出了一种客观世界永恒发展的统计边界,也应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种主要边界限制。

(三)“库兹涅茨”曲线与比率的边界

库兹涅茨曲线,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55年所提出来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又称做“倒曲线”(Kuznets curve)。

图5 常用的正态概率值

以人均财富增长为横坐标,以人均财富分配为纵坐标,二者关系遵循倒U型曲线规律(如图5)。农业社会时,收入分配相当均等;工业化开始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经济快速增长,由于劳动力迅速向高收入的生产部门流动,人均财富分配不平衡明显加剧,曲线上扬;一段时间内,工业社会继续发展,曲线相对平缓;工业化完成之后,收入分配不平衡缩小,曲线下降。

将各收入层的收入份额(即收入比重)Yi与人口份额(即人口比重)Pi之差的绝对值|Yi-Pi|进行求和、加总,然后除以总人口数,即为库兹涅茨比率R[26]。 库兹涅茨比率计算简单方便,比较适合用来反映人口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情况,尤其适合比较两个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情况。这种方法运用于规模收入分配时,所反映的不均等性要比基尼系数来得大些,因为它给最富阶层与最贫阶层的权数较大,中间阶层的权数较小。

(四)“二八”法则的边界

“80∕20法则”(The 80∕20 Rule),即“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与收益模式时偶然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的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27]。 在此基础上,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均匀的、不相等的、不平衡的。同时,人们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28]。 犹太人也认为,存在一条78∶22宇宙法则,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按78∶22这样的比率存在着的。他们把这个法则也用在生存与发展之道上,始终坚持二八法则,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不仅犹太人是这样,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也非常注重二八法则[29]。

当然,除了文中所例举的这些边界种类外,事实上还存在着大量的其他边界,比如大气的构成边界、人体水成分的边界、可能性边界、效率边界、增长边界、帕累托最优等,笔者不再赘述。

七、基本结论

(一)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理论和方法应当可以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

笔者尝试着在自然界、思维等领域,使用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世界永恒运动、发展的一般边界,发现其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意义,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社会研究等领域中;相应地,基尼系数也可以初步分化出自然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笔者认为,此时也可以称为“社会基尼系数”)、思维基尼系数等三种形式,可以统称为“广义基尼系数”。对应地,当今学界中普遍使用的“基尼系数”则又可另称为“狭义基尼系数”。当然,学界此前已经提出了“广义基尼系数”的概念,是由唐纳德森与威马克(Donaldson and Weymark)、Yitzhaki、查克拉瓦蒂(Chakravarty)等的一系列文献中,所表达的一种表示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这一广义基尼系数,表示的是收入分布的洛伦兹曲线与收入均等线之间差异的加权均值,其表达形式如下:

显然,这个概念及其含义,与本文中笔者所提出的“广义基尼系数”的概念及其含义都是不同的。

(二)世界永恒运动与发展理论上的边界为广义基尼系数的闭区间【0,1】

目前,笔者还无法确定基尼系数在哪种边界下,人类社会的稳定会遭到破坏,造成社会的巨大动荡,所以只好暂时认同国际社会通行的0.8的标准;另外,也无法得到在哪个基尼系数的水平下,社会的永恒发展既和谐、稳定没有动荡,同时又发展速度最大,也只好暂时认同国际社会通行的0.2的标准。所以,人类社会永恒运动与发展的实际边界应当为基尼系数的闭区间【0.2,0.8】,而非【0,1】的闭区间。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杨耕,陈志良,郭湛,王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陶同.进化中的宇宙[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4]程毛林.逻辑斯蒂曲线的几个推广模型与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3(3).

[5]三宅章彦,刘亦师.论黄金分割[J].国际学术动态,2002(2).

[6]郑英元.黄金分割[J].数学教学,2009(1).

[7]曾国屏.论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1).

[8]俞允强.热大爆炸宇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刘文浩.宇宙大爆炸新解[J].中国科技信息,2010(18).

[10]大爆炸[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54857.htm,2011-04-26.

[11]石松.进化:宇宙嬗递的主旋律——评“熵世界观”[J].学术论坛,1992(1).

[12]张彦.社会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刘渝琳,陈书.我国社会保障基尼系数的讨论与估算[J].统计研究,2011(6).

[14]习明,洪兴建.基尼系数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协方差公式[J].统计与决策,2007(21).

[15]聂运伟.论原始社会中的精神生产[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6]魏巍.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2(3).

[17]宋亚平.中国封建社会的县域治理[J].决策与信息,2008(9).

[18]林怀艺.社会主义:价值、本质与制度的统一[J].科学社会主义,2011(3).

[19]兰殿君.崇祯是怎样亡国的[J].炎黄春秋,2006(4).

[20]陈少珍,周春燕,张建.对脑死亡立法问题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0(9).

[21]林森.大脑、智商与基因[J].百科知识,2011(11).

[22]赖晓鹏.思维发生机理假说[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

[23]林常清.协同思维与学习策略[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2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5]Qiusongtang.正态分布——概念、特征、广泛应用[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4f7600100ecy6.html,2010-10-24.

[26]张景鸣,孟凡军,孙昭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测度方法研究综述[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6).

[27]什么是“二八法则”[J].中国集体经济,2010(11).

[28]赵英会.二八法则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J].长春大学学报,2006(7).

[29]肖小琴.劳心者定律[J].中国农垦,2005(12).

[30]周兴,王芳.中国城市与农村基尼系数变动的分解研究[J].经济科学,2010(1).

【责任编辑:李安胜】

The Boundary of The Perpetual Mo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Disproportionate World

ZHENG Wenbing

(The Law and Politics College Of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Gangdong ,524048)

s: The writer tries to emply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Lorenz curve and Gini coefficient to research on the common boundary of the perpetual 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proportionate world in the fields of nature and thinking, and discovers its general applied value.Accordingly, Gini coefficien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forms, such as natural Gini coefficient, Gini coefficient, Gini coefficient of thinking.The basic conclusion is that the theorectical boundary of the perpetual 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onuniform world is the closed interval 【0,1】 in generalized Gini coefficient.The research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perpetual 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onuniform world will come into a fast and stable state, achieving victories of speed and stability if the exchanged relation of speed and stability is 1:1.

disproportion;perpetual motion and development; boundary; generalized Gini coefficient

2014-10-22

郑文兵(1967—),男,湖南郴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研究。

B0

A

1672-3600(2015)04-0042-08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边界宇宙
拓展阅读的边界
宇宙第一群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这宇宙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