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徐国良
1河南大学东京临床学院,开封,475000;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开封,475000
河南省某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就业意向调查
杨帆1徐国良2
1河南大学东京临床学院,开封,475000;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开封,475000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就业意向。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河南省某大学大一、大四、大五的在读临床医学生共582名,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160/582)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没有信心,79.4%(462/582)的学生对医疗环境表示不满意,61.7%( 359/582)的学生首选就业单位为非发达城市,就业认知存在年级差异,年级越高,上述三个方面的比例越高。结论:学校、社会及相关政府部门应通力协作,共同为医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意向;医疗环境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持续扩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步入大众化,医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学生毕业压力逐年增大。医疗环境不容乐观,医患关系高度紧张,医患纠纷频发;医疗行业本身的激烈竞争,工作压力大,学历要求高。在这双重压力下,医学生的就业形式更为严峻。为此,本课题组在河南省某大学展开调查,从就业前景、医疗环境、就业单位3个维度调查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就业意向,掌握其就业心态和择业倾向,为学校、社会等促进其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调查为使调查结果更具纵向对比性,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河南某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大四和大五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00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针对大一和大四学生,分别随机选取5个班级,利用他们课间休息时间,每个班级随机选取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大五学生则前往相应实习基地随机发放200份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情况和调查问题。个人情况主要包括年级、性别、家庭住址、家庭经济情况等。调查问题主要包括 临床医学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对医疗环境的满意程度,首选就业单位等。
采用Excel软件将问卷调查结果录入计算机,所有数据由双人录入及第三人核对无误后确定,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0份,有效问卷582份,占回收问卷的98.6%,其中大一有效问卷192份,大四有效问卷196份,大五有效问卷194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93人,占总人数33.2%;女生389人,占总人数66.8%,被调查学生中女生与男生比例约2:1,这与该校临床专业中女生与男生的比例相符。家庭住址为城市的175人,占总人数的30.1%;来自非城市的407人,占总人数的69.9%;家境一般的493人,占总人数的84.7%,家境优越的89人,占总人数的15.3%。
据三个年级整体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学生对就业前景充满信心,与此同时却有很大比例的医学生对医疗环境不满意,对医疗环境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有医生收入偏低,工作压力大,媒体及社会舆论的误导,医患纠纷频发等。而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大部分医学生首选非发达城市就业。见表1。
表1 582名学生的就业意向
大一医学生课程安排少且主要为医学基础课,对职业认知也相对较少;大四医学生医学专业课程较多,学习压力加大,开始出现消极学医情绪;大五医学生正处于临床实习阶段,对职业认知更为成熟,更具有主观判断性。这些情况使不同年级的调查结果出现较大差异。见表2。
表2 三个年级对就业前景、医疗环境、就业单位的差异比较
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男生和女生对就业前景有信心的分别占71.4%、61.1%。家境一般和优越的学生首选发达城市就业的比例分别占43.7%、57.4%。
3 讨论
3.1.1 医学本身具有的专业性。医学的专业性较强,惯性思维下认为其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只能面向医疗、医学教育行业,就业方向单一、固定;近年来大型医院就业岗位基本趋于饱和,又因国家扩招政策使毕业生人数激增,加大了医学生就业压力[1];一些医学毕业生就业时过分追求收入高、发展好的三甲医院,就业期望过高。
3.1.2 年级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的就业信心远低于低年级。虽然大一就业信心较高,但按以往的学习流程不能保证他们步入大五时仍然就业信心较高,原因在于大一以公共基础课为主,接触临床相对较少,对专业的认知大多通过家庭、社会、媒体等途径,主观思想影响相对较少,对医学专业存在着理想的看法与期待。随年级的升高,高年级学生各方面逐渐成熟,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习使他们对医疗现状进一步了解,出现一些消极职业情感体验如迷茫、焦虑等,进入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状态。
3.1.3 性别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女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虽然当前在校期间,女生的成绩普遍高于男生。但作为一门侧重于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医学学科,男生在这方面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显示出较明显的性别优势。同时因生理、社会观念的影响,男生相对于女生有更好的体力,更期望工作和事业的成功,愿意吃苦耐劳,敢于且乐于面对竞争和压力。而女生由于身体生理的原因,劳动力价值一定程度降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选择职业时十分在意工作的稳定性和压力大小,求职过程中也容易产生依赖思想[2]。
3.2.1 大部分医生生活质量较低。据一项山东省潍坊市公立医院医生生活质量的调查显示[3],33.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每天工作时间11-12小时,17.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同时受医院编制的限制,医院人才匮乏问题比较严重,导致很多医生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另外,医疗服务行业本身的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医生从事的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职业,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生工作生活质量。
3.2.2 媒体及社会舆论对医疗行业的误导。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医疗卫生体制不完善、医疗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媒体报道医患纠纷时出现一边倒的倾向,一味指责医院和医生,且宣传不当,存在放大效应,不懂医疗却一味谋求“眼球效应”,不能做到公正客观地报道,一定程度上丑化了医疗行业的形象,激化了医患矛盾[4]。
3.2.3 医患纠纷频发。医患之间的技术交流模式使医生缺乏对病人的充分理解、支持和关爱;而患者往往对医生抱有过高的期望,过分强调诊疗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对医学的有限性和高风险性认识不够,极易产生期望和实际之间的心理落差[5],易导致医患纠纷。在医患沟通教育方面我国与国外差距较大,医患沟通课程开设的比较少,而一项法国调查显示,比利时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在校医学生中85.9%的学生学习了医患沟通相关课程,55.6%的学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6]。
3.3.1 城市差异因素。38.3%的医学生首选发达城市就业,低于上海市的一项研究中46.5%的医学生首选发达城市就业的调查结果[7]。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学校位于国内非发达城市,大学期间受当地经济文化影响等因素有关。多数医学生首选非发达城市,一方面因大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对学历、工作经验等要求高,而去小城市或县乡则门槛较低。另一方面,因社会整体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国家对小城市和县乡地区采取了多项优惠政策,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待遇、收入,提供更多的培养学习机会,获得和大型医院同行同等的职业发展空间等,打通了基层医务人员发展的渠道。且在基层医院发展空间大,临床动手机会多,很快可以独当一面。基于此现状,越来越多的医学生选择小城市或县乡医院就业。
3.3.2 家庭影响因素。统计结果显示,来自城市和家境优越的医学生首选发达城市的比例较高,而来自非城市和家境一般的医学生首选非发达城市的比例较高。家庭住址和经济情况主要由父母决定,在子女的就业选择中,父母的职业及职业背后的权利和人际关系所起的作用比较明显,经济因素也会起到直接的影响。调查结果一方面说明了医学生就业时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大部分医学生自身定位相对准确,更注重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区。
4 建议
学校应对医学生积极开展职业规划相关课程,让医学生了解与医疗行业相关的其他就业方向,如保健、康复、医药营销方向等,并通过讲座形式让医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并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学生摈弃“一次择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同时应更加关注高年级的就业心理,及时排解他们的消极就业思想,对他们重点进行就业政策、维权就业法规等方面的指导,积极开展模拟考场实训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指导,提高医学毕业生应聘求职技能,增强医学生的就业实战应对能力[8]。针对性别差异可以引导男生从事外科,到大型医院或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引导女生从事内科,到中小型基层医院、防疫站等相对稳定轻松的单位就业。
医院需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引进高级人才,增加医生数量,如此可减少在岗医生的工作量,还可通过安排医生轮休、对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娱乐性和健身性的活动等来提高医生的生活质量。医疗相关部门应实现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长期对口支持关系,通过提供学习机会和培训讲座等不断提高基层吸纳卫生人才的能力[9]。同时应强化医护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执业活动中以“质量与服务并重”为准绳,在注重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应关注患者对医疗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10]。
媒体从业者应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尊重客观事实,采用多方新闻源平衡报道,全面反映医、患、法等多方意见;向公众普及医学常识,让大众了解医学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基于“因为是医生”在社会上的强烈好评,社会可以和媒体继续携手打造类似的医生真人秀节目,同时制作出更多高质量的医疗影视作品,激发国民尊重信任医生的正能量,以增强医学生的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郑园.浅析医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因素及对策[J].成功:教育版,2012,(5):46.
[2]李杰.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性别差异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23):2812-2814.
[3]张翠萍,曾绍文.潍坊市公立医院医院医生工作生活质量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11):28-31.
[4]周云鹏,张平,郭卫珍,等.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5):793-794.
[5]张建华,滕文杰,汤敏,等.医方视角下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选择[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1):123-125.
[6]Richard S, Pardoen D, Piquard D,et al.Perception of training i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for students at faculty of medicine[J].Revue Medicale de Bruxelles, 2013, 33(6):525-530.
[7]潘志刚,高俊岭,孙利军,等.六所大学临床医学生就业倾向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14,13(1):37-40.
[8]张爱云,杜安强.医学生就业竞争力透析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J].医学与社会,2010,23(6):94-96.
[9]赵露,任成.新医改背景下临床医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8):96-98.
[10]胡玉莲,张志英,刘珂,等.患者就医现状及医患纠纷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2012,27(9):1407-1410.
Research on the Medical Students' Employment Intentions at a University in Henan
Yang Fan et al
DongjingClinicalInstituteofHenanUniversity,Kaifeng, 475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dical students' employment intention. Methods:By means of random sampling and wit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e selected 582 freshmen, junior and senior from a university in Henan province, 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SPSS17.0. Results: 27.5%(160/582)students were lack of confidence on employment prospects, 79.4%(462/582)of the students expressed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medical environment, and 61.7%( 359/582)of the students chose preferred the undeveloped city as the employment unit. A distinction existed among different grades on the occupation cognition, and the higher the grade, the higher percentage of above. Conclusion: The school, society and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create a good employment environment for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 Employment Intentions; Medical Environment
(收稿日期2015-04-09;编辑柴慎华)
通讯作者:徐国良,252816451@qq.com。
基金项目: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医学生实习、考研、就业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编号为13NB058。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23/j.yxysh.2015.0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