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梓庐
文化传承的当代表达
(文)梓庐
The Contemporary Express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隈研吾是一位我们比较熟悉的日本著名建筑师,由于他的建筑作品具有明显的日本情调及东方禅意特征,既有传统的文化意蕴,又很现代、极具时代感,因而广受关注。他的理论著述如“负建筑”、让“建筑消隐”等等,在建筑界也有一定的影响。他是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逆袭成长起来的建筑师,也是当今日本最为忙碌的建筑师之一。
隈研吾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父亲是个建筑爱好者,受到家庭的熏陶学习了建筑。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后来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可谓根红苗正。1990年正式开设建筑设计事务所,当时设计的商业设施、M2等,均带有典型的西方后现代建筑彩色,特别是M2的造型比较夸张,与当时日本建筑界的主流意识并不合拍。
1990年代初期的日本建筑业,虽说还属于高潮过后余温尚在,但是,正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很快就赶上了日本经济持续走向低迷,建设项目锐减,这对于刚刚出道的建筑师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而随着经济的持续下行,年青人在东京承接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于是,隈研吾便放下大城市,来到乡村,向传统建筑学习、向工匠学习,开始了认真地思考此后自己的发展方向。
或许正是因为经济的衰退,建设速度放慢,才给了隈研吾一次反省的机会。能够让他静下心来,研究如何利用天然材料,研究传统的工艺技术,从日本的传统建筑中去汲取精华。并进而一改过去受西方建筑理念影响的设计方式,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且又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设计方法。
其实,探寻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建筑之路,是日本建筑师们共同的追求目标。从早先的伊东忠太、吉田五十八到现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使日本现代建筑在世界建筑之林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当代日本建筑中所表现出来的日本文化特质,也已经为世人所公认,只是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建筑师,有着不同的做法而已。我们可以从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中读到日本的禅意与肃穆,可以从伊东丰雄的建筑中领悟到日本式的轻巧与空灵,可以从妹岛和世净化了的半透明墙体中感受到东方的沉静和简练。
而经过痛苦的涅槃、脱胎换骨后的隈研吾,则开始尝试着通过石、木、草、竹、纸等传统材料,以及不同材料的特性、构造方式和意境表达,来展现日本建筑的文化特征,来形成一种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将传统幻化于无形的表现方法。
现在的隈研吾,会针对不同的建筑主体,在思考当地文化、当地材料和当地构造做法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方法,使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固有的构造做法连接起来,将日本传统建筑中那种对材料质感的原生态表现方式,应用在现代建筑之中。在安藤广重美术馆的创作中,他以木栅格的排列组合形成空间界面,来展现光影变化和材质特征。在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中,他利用竹子和玻璃,创造出极具禅意的空间效果。在高柳町社区中心和三得利美术馆中,他又以双层和纸与木材,表现出半透明的极具典雅柔和的传统的日本美。在芦川石美术馆中,他利用当地的石材,及不同的加工处理方式,创造出了朴素与空寂的建筑美。在根津美术馆,他用竹篱墙、石头路面与宽大的屋顶,将人们带入到了日本传统的建筑意境之中。
隈研吾的建筑,总能通过材料和建造方式的传承与演绎,将观赏者的记忆与联想调动起来,并使之成为一种形象象征,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让人们能够从中领略到日本式的美。在表现传统的美意识的同时,他还致力于将现代技术、时代感受与传统材料和工艺相结合。这在梼原木桥博物馆、福冈星巴克、金山城堡博物馆、GC口腔科学博物馆,以及一系列的室内设计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成都的新津•知•博物馆,是他在中国的设计作品。在这座建筑中,他用钢索将传统方法烧制的瓦片悬挂在空中,用以形成建筑的表皮。而不久前隈研吾与伯克利大学环境设计学院的学生们一起,在日本北海道的一个小岛上,用现代的技术建造的木结构社区食品中心,其围护材料使用半透明塑料板的做法等等,也都是一种颇具时代感的、用现代技术诠释传统的处理方式。
总的来说,隈研吾的建筑一如他的创作理念,不刻意追求宏伟壮观,也不强求建筑形态的意义,这一点也与以数寄屋和茶室为代表的日本传统建筑观念完全一致。事实上,日本建筑一直都在推崇灵巧、清新、优雅和静寂的情境体验,崇尚自然融合人文,建筑形态非常自由,并拥有十分谦和的态度。所以,有人在对比了西方建筑之后,便把当今的日本建筑称为“弱”建筑,与隈研吾所说的“负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隈研吾的一系列建筑作品,即是这种极具日本特色的当代日本建筑的代表。
然而在中国,我们却经常把公共建筑、大型项目当做拉动经济的手段,当作政绩和形象工程。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攀比和炫耀的工具,因而出现了许多生硬的、咄咄逼人、装腔作势的设计,建筑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渐行渐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隈研吾所提倡的让建筑挣脱形态的束缚,让建筑消隐,回归其本源及文化,还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或许,我们也应该适时地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是否也可以突破形态的桎梏,去探寻自己的民族特色,寻求能够放得开、且更加人性化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