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引导下的乡村本土城市化
——城市化发展新路径

2015-03-02 08:16桑祖南邹倩竹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综合体城市化旅游

桑祖南 邹倩竹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旅游引导下的乡村本土城市化
——城市化发展新路径

桑祖南 邹倩竹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对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的研究是城市化问题的主要研究课题。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乡村工业化是实现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机制。而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本土城市化这一概念,并探讨了以旅游产业为动力机制的乡村本土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以及实现路径。

乡村本土城市化;动力机制;实现路径

一、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仅强调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城市化道路模式,也包含这一选择应当在动态过程中优化,即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选择不同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模式。

根据这一城市化发展理念,本文认为对于城市和乡村来说,在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基础设施水平及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别,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也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理念,选择不同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模式。我国目前对于乡村地区城市化的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尤其对于关于乡村城市化的实现路径即人口和生产要素是向城市移动还是就地实现这一过程存在较大的分歧,综合对多个概念的辨析,本文提出了“乡村本土城市化”这一概念,乡村本土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这一概念相比,突出强调的就是“本土”,即“就地转移性”。

此外,对于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我们发现,主流观点仍然是乡村工业化。本文认为,乡村工业化推动的乡村城市化适合于交通发达、经济基础好、人口密集的乡镇地区,对于资源稀缺、交通闭塞的广大中西部地区来说并不是一种合适的城市化动力机制。相比之下,旅游产业是综合性服务产业,其本身的综合性、公益性、社会性决定了旅游产业在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解决就业问题上有其他产业不可代替的作用。目前对于旅游城市化的研究集中在旅游如何推动大城市为主的集中型城市化,而对于旅游这一高效的动力机制是如何带动乡村本土城市化这一课题尚无人问津。

综上所述,对于以旅游为动力机制引导的乡村本土城市化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完善具有典型意义。其一,乡村本土城市化的提出为我国城市化模式的完善提供新的视角。其二,以旅游为动力机制的乡村本土城市化研究是旅游城市化研究的重要补充。其三,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二、“乡村本土城市化”的提出与界定

(一)乡村城市化

对于乡村城市化这一概念的研究,学者们的分歧侧重于“乡村人口城市化”、“乡村地域城市化”、“乡村产业城市化”与“乡村文化城市化”四个方面。

1、乡村人口城市化

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在职业上转化为城市人口即实现乡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

2、乡村地域城市化

乡村城市化需不需要进入城市?在这一问题上,学者们产生了很大的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乡村城市化[2],是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概念强调了“就地转移性”。另一部分学者强调农村城市化的内涵在于人口和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农村城市化的实质在于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人口移动性”,移动路径为农村向城市集中。

3、乡村产业城市化

中国农村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农村城镇地区集中的社会经济过程[3]。乡村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的非农化以及非农产业向小城镇聚集的过程就是乡村产业城市化的过程。对于乡村产业城市化,部分学者们提出乡村工业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的主要途径,但乡村工业化并不是实现乡村城市化的唯一途径,以小城镇为重点的乡村城市化道路更应体现乡村非农经济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多样化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 (旅游、商贸、特产等)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经济特色,才是最佳的选择[4]。

4.乡村文化城市化

对于乡村城市化的界定不仅涵盖人口、地域、产业三个方面,乡村文化也是实现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方面。总体看来,乡村文化的城市化既包括乡村文化、生活、思想价值观念的城市化,也包括乡村生活环境和管理机制的城市化。

(二)乡村本土城市化

综合对多个概念的辨析,本文提出了“乡村本土城市化”这一概念,乡村本土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这一概念相比,突出强调的就是“本土”,即“就地转移性”。旨在通过高效动力机制的带动,人口在地域上不向城市转移,而是就地实现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生产方式的转变。本文对所研究的“乡村本土城市化”的内涵界定如下:

1.人口在地域上不向城市转移,而是就地实现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的转变。

2.不是简单地追求把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把农村地域变成城市区域。其内涵不仅仅在于实现一个地区人口的非农化,而是实现在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基础设施水平、国家政策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这一自然历史过程,逐渐缩小城乡差别、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

3.乡村本土城市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本地发展的能力,因而其发展模式要求是可持续的,是不以牺牲本地的生态或者文化为代价的。

三、乡村本土城市化动力机制比较研究

(一)乡村工业化与乡村本土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村”的农村工业化方针。该方针的主要核心是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乡镇企业工人。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当时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在今天尤其是在交通发达、经济基础好、人口密集的沿海乡村来说,乡村工业化在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上来说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乡村工业化在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于资源稀缺、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的广大中西部乡村地区来说,规模小、分散布局、集聚效应弱的乡村工业存在以下问题:

1.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

乡镇工业选址随意,布点分散,加之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未经统一规划,自成体系,其重复建设、重复占地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的极大浪费。而我国是农业大国,保持农村持续发展必须把“根”留住,守住一方乡土,田野才有希望。

2.造成基础设施投资浪费

乡镇工业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供电、供热、排水、通讯等建设项目。乡镇企业各自选址、布局分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自建自用、自成体系。对于基础设施的先期投资,由于各自自成体系,因而投资额度必然较高。但是对于大部分乡镇工业来说,其实际投资能力有限,企业不得不因陋就简,建成基础设施盖而不全,质量不高。即便建成后,企业间缺乏共用,大大降低了其利用效率,实质上是一种投资浪费。

3.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业生产往往伴随着土壤、水、空气和噪声污染,乡镇工业也不例外。较之于城市工业来说,乡镇工业布局分散,存在污染源分散、扩散面广的问题,一个小的乡镇工业就很可能污染一条河流甚至一个村庄。此外,乡镇工业其设备、工艺、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较于城市工业更加严重,因而治理难度更大。

4、影响集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推进

从直接影响的角度来看,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脱离集镇依托而分散布局,直接导致小城镇在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上都缺乏扩张的动力,工业区混杂与生活区相互混杂,破坏了集镇建设应有的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布,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农村城市化的推动。此外,城市工业化因工业集中发展而引致对生产、生活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作为地域经济中心的功能,推动城市化步伐。乡村分散的工业化在派生对第三产业需求上明显能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终上所述,对于资源稀缺、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的广大中西部乡村地区来说,规模小、分散布局、集聚效应弱的乡村工业化不是推动乡村本土城市化的有效动力机制。以乡村工业化为动力机制的乡村本土城市化是一定条件下的必然,但不是普遍的适用规律。

(二)乡村旅游与乡村本土城市化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在扩大就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吸引投资,改变乡村人口结构、美化乡村环境上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5]。旅游产业引发城市化的优化作用主要表现在:

1.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改变,乡村人口不断集聚,使得乡村形态由原来分散的聚落形态变为相对集中的城镇形态。

2.旅游产业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器,在高效利用本地资源、吸引外来资本、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上具有现实意义。

3.旅游资源是巨大的“吸引场”,不仅能够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留住本地人口,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4.便于推动农业产业化,“旅游+观光农业”形成的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

5.乡村聚落景观改变,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为旅游服务环境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使得乡村聚落景观发生了改变。

四、旅游引导下的乡村本土城市化模式研究

本文以湖北孝感“孝德古镇”规划为案例,对其在新农村建设及旅游发展中形成的“新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模式”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与思考。

(一)规划案例地简介

孝感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属于武汉城市圈。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孝德古镇位于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牌楼村,距新浦镇3公里,孝感主城区5公里。孝感有着丰富的孝文化资源和显著的孝文化研究成果,“孝德古镇”规划以中华孝德文化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整合孝德文化、孝感本土孝文化、本土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文化主题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新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

(二)新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模式解读

1、借鉴四川农村综合体成功模式

新农村综合体是四川省委在总结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上率先提出新农村建设新模式,新农村综合体既具备乡村的基本特征同时包含城市的先进功能;既依托乡村行政区域同时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

新农村综合体的提出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很好地依据。新农村综合体核心在建设集中居住点,纽带在农村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发展,路径是集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于一体,更加强调区域空间的聚合性与生产生活功能的配套性,突出多种生产生活要素的集约优化配置[6]。新农村综合体是今后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2、孝德古镇新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模式解读孝德古镇规划的新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模式是在借鉴四川新农村综合体模式成功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可以说是四川新农村综合体模式的升级版和特色版。孝德古镇结合实际,突出自身发展特色,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形成了以旅游为引擎,多业结合,服务业支撑的特色发展综合体。

(三)孝德古镇发展举措

在母语磨蚀研究中,除了对其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外,学者们还探讨了影响母语磨蚀的各种因素。其中,已经明确的可能影响母语磨蚀的因素包括受蚀年龄、使用母语的频率和动机或情感等。

1、规划理念

孝德古镇规划坚持以文化为魂、以市场导向,在开发中坚持区域联动、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孝感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全面整合孝德文化、孝感本土孝文化、本土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文化主题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新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

2、发展构想

①打造核心景区

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即旅游核心景区。景区开发是旅游引导下的本土城市化的基础。景区吸引力越大,旅游带动发展越强。孝德古镇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湿地景观资源,将糖酒溪生态景区与古镇、大佛寺人文景区结合起来,丰富和强化“大景区”的吸引力,实现“大景区”联动打造,综合发展,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糖酒溪将孝感最具特质的乡村米酒作坊文化深度融合进来,增强景区的人文气息和参与性,从而达到湿地风光和乡村作坊文化双重吸引的目标。同时,通过对孝感麻糖、米酒情景式的生产、加工、展示,不仅扩大了产品销售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孝感麻糖、米酒等本地土特产品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一种无形的宣传效果。

②与旅游项目开发保持一致的配套建设

③旅游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

将新农村的房屋建设、道路规划、农林规划与旅游的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保护自然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农村特色,重点保护建筑风格与文化景观,防止遭到破坏。同时将项目区周边村庄进行逐步改造,打造宜居、宜游、宜商的“三宜”村镇,让农民吃上旅游饭。

④惠及全体村民

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使旅游的红利能更好的惠及全体村民。孝德古镇一方面拟通过宣传和鼓励使村民能以主人翁的身份参加到旅游活动中,带动村民就业,并提高村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相互交流,使村民的眼界和意识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有利于村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水环境改造及滨水景观带、村民生态住宅和老年公寓、游客集散中心等一系列工程的开展,将使项目所在村的村容村貌再上新台阶。村委在其发展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公平合理地分配财富,并为村民提供社会福利保障,增加村民的幸福感。

(四)新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模式总结

1.基本功能

①产业融合联动功能。“综合体”集旅游业、工业、农业、服务业为一体,相互融合,联动发展,综合发展。

②集散功能。“综合体”将释放巨大的能量,不仅吸引武汉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消费,同时也带动了诸多商务客人来此从事商务活动。

③综合服务功能。“综合体”将从旅游、商务各个环节全方位满足游客和商客的需要。包括观光旅游、休闲购物、运动娱乐、养生度假、商务会展等。

2.模式总结

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加强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旅游产业与新型工业融合,形成产业集群并推动本土城市化发展,实现乡村产业结构转变、人口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转变,以“旅游+观光农业”产业链为核心,以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通过整合乡村土地、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乡村观光休闲文化、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最终实现“宜居宜旅”的新农村社区。

图1 新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模式总结

五、旅游引导的乡村本土城市化实现路径研究

(一)认识上转变思想观念,注重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培育

后工业时代来临使得工业产品过剩,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后工业时代向休闲时代转变,未来发展的动力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旅游引导的乡村本土城市化,要注重的是将旅游产业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同时构建泛旅游产业,将相关产业充分整合在一起,发挥产业整合效应,带动区域产业综合发展。

(二)发展程序上实现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包括对于空间布局和人口的双重规划,在空间布局规划上,从“资源—产品—市场”的角度来规划开发区域,以期实现“景”与“观”合一。人口规划上,人是第一要素,必须保证本土人口比重,不能长期人走田荒,构建“中心村—中心镇—中心社区”三级模式,保证区域发展必要的人口和比例。

(三)发展原则上坚持“用地+生态+文化”相统一

用地上坚持“少占耕地、不占耕地”,旅游的综合开发利用非耕地区域(荒坡、丘陵、林地)的原则。农业大国不能丢到农业,保持农村持续发展必须把根留住。

生态上必须以“构建美丽中国”为原则,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前提。

文化上坚持“乡村性、本土性”,以保护乡村本土文化,保持“神秘性”为原则,杜绝城市化开发过程中的“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模式。

(四)构建“新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的基础模式

乡村本土城市化基础模式的构建坚持以“新农村社区旅游综合体”为导向,以“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开发”为原则,以旅游产业整合泛旅游产业为引擎,配套优惠政策为支撑,完善基础设施为依托,“居住带”“景观带”与“休闲带”交错发展,最终实现宜居宜旅的乡村本土城市化。

图2 旅游引导的乡村本土城市化基础模式

[1]许经勇.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J].财经问题研究,2003(07).

[2]税伟,王山河,张启春.乡村城市化概念辨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3]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06).

[4]蔡更生琳,张旭.乡村城市化建设应当走出四个误区[J].当代经济研究,2002(06).

[5]候兵,黄震方,徐海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调控对策—基于旅游影响的分析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09).

[6]青理东.新村建设的实践探索—国内外新村建设模式指导下的汶川样本[J].农村经济,2012(05).

责任编校:邓小妮

The Tourism Leading Rural Native Urbanization——the New Pa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SHANG Zhu-nan ZHOU Qian-zhu
(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3,China)

The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model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urbanization is the main topic of urbanization problems.Currently most people hold the view that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main motive mechanism to realize urbanization.Based on the former research,the paper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rural native urbanization and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rural native urbanization whose motive mechanism is tourism industry.

rural native urbanization;motive mechanism;realization path.

F291.1;F592.7

A 文章编号:2095-7955(2015)01-0005-05

2015-01-28

桑祖南(1965—),武汉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与旅游规划;

邹倩竹(1990—),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旅游经济与旅游规划。

猜你喜欢
综合体城市化旅游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旅游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