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强(吉林省通化市青少年宫,吉林 通化 134000)
浅谈劳动实践活动课中的养成教育
刘永强
(吉林省通化市青少年宫,吉林 通化134000)
劳动实践活动课是中学生比较喜欢参与的一门课程,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技能技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经过短暂几天的制作,完成一件个性化的创意作品,从而获得了自信、体验了成功,这个过程就像旅者登山既辛苦又美妙!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不单单是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作品那么简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习惯,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全程陪伴着学生、引领学生、指导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教导者。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活动教学,深感实践活动中有无限的养成教育的契机,在实践活动教学中也不断实践,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到了教育的效果。下面就实践活动中的养成教育谈谈个人的一点感受。
学生每走进一个新的项目,总是怀着好奇和憧憬,陌生的项目也总是给他们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忐忑。专业教师每每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到来的同学们,介绍本项目的基本情况,同时也要提出相应的一些规则使学生明白。比如,在教室里的电教设备、教室内的作品及装饰品,都要爱护,提高爱护公物的意识;介绍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材料要物尽其用,不能浪费,工具要规范使用,注意安全;优秀学员的评比也要看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全程的表现,不仅要看作品完成情况,更要看在制作过程中的纪律、卫生、劳动、互助等方面的表现。通过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之前进行的引领提示,可以在学生心里面产生一种自律意识,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养成教育也不只是学校、家庭责任重大,更多的应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与关注。实践活动课的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只要专业教师在操作中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在教师讲解技法的时候,让学生转过身体面朝黑板坐着,这样学生可以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老师形成一定的互动,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工具的使用上,要先让学生明确如何规范地使用各样工具,工具不用的时候要放到工具盒里面,特别是有危险性的工具一定要按老师要求的规范使用,既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也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自觉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在绘图的过程中,学生只有认真规范地描出点,才能画出规范的图,在此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自我检查纠正错误,使之产生一种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在制作过程中,在桌面上为学生准备了盛放垃圾的塑料盒,制作中产生的垃圾直接放到收纳盒里面,不要扔到地面上,这对学生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也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实践活动的魅力就在于创意无限,学生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也是乐此不疲。专业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抓住学生每一个小小创意的闪亮点,激励他们产生自信心,并将此转化成为一种约束自己不良习惯的内心动力,使之成为正能量的外在表现,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当学生能运用废旧材料制作可爱小景,并能将剩余可用的材料进行分类回收时,教师要对这样的行为进行表扬,激励学生不断优化在实践活动中的其他行为。
不管是实践活动中的及时评价还是两天实践活动快要结束时的展示评价,都同样重要。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多采用正面引导,正面客观的评价,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信、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良好的习惯得以强化。展示评价课是两天课的最后一节课,通过展示评价使同学们能对自己对他人都要有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它并不是实践活动的结束,而是实践活动的再认知与提升,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回顾实践的真实过程,使学生能真正认识到具有一些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体会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重要与美妙,这对他们是终生受益的。
关爱学生,从我做起。不管是在哪里,只要是有教育的机会,作为教育者都有责任去关爱、正确的引导我们的孩子,使他们能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良好行为习惯可以让我们走向幸福、走向梦想,还能传递正能量,让我们的实践活动成为养成教育的一片沃土!
刘永强,吉林省通化市青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