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锋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快餐文化通过现代化的大众媒介所承载、传递的现代都市社会、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文化类型,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大众消费社会中流行的广告、音乐、舞蹈、娱乐性电影、微电影、微博、网络小说、消闲报刊、书籍等,具有时效性、大众性和通俗性等特点。
目前,学术界对快餐文化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其一,快餐文化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的必然产物,迎合了大众的阅读、欣赏趣味,其中不乏出色之作;其二,着眼于快餐文化的商业性,将其归类到通俗文化之列,突出强调其消遣性的特征;其三,将快餐文化与精英文化截然对立,认为快餐文化是粗鄙的俗文化,无法登上大雅之堂。在这三种观点中,前两种更加适用于西方社会,因为在文化多元、思想开放的西方,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阵痛已经消失,文化产业的细分度、商业化程度较高,对文化产品多样化、商品化的容忍度也较高,因此,快餐文化对西方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大众审美的冲击较小,成为西方精英文化的有力补充,推动了社会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多元。
我国的快餐文化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附产品。毋庸置疑,快餐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商业性特征顺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得文化观念更具广义性和开放性。同时,由于大部分快餐文化产品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形式来表现生活,从而促进了当代中国特别是年轻一代价值观的多元发展。但是,由于快餐文化鱼龙混杂,可谓黄金与泥沙俱下,甚至部分快餐文化与精英文化截然对立。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崇尚快餐文化的大多是青年人,很多大学生成为快餐文化的忠实追随者。快餐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异化。
对新奇事物的追求是年轻人的特性。但是,在当今中国,受泛滥的快餐文化的影响,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对新奇事物的追求的目的不在于创新,而是热衷于以奇特的个性、奇异的举动吸引眼球,追求一时的刺激,忽视个人修养的提高。这其中,最显著地例子就是对网络流行语的狂热推崇。最近网络上流行一段视频,标题为“某某大学超可爱马哲老师”。该教师为何被冠之以“超可爱”的头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该老师在课堂上频繁使用年轻人推崇备至的网络流行语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至教学内容成了陪衬。这些网络流行语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根本无法以书面语的形式出现。而这些粗鄙语言的使用现在俨然成了很多年轻一代,尤其大学生彰显个性的方式。
大学校园另一种追求新奇的典型案例就是近年来充斥各种大众媒介的大学毕业照了。其主要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粗俗不堪型,如一个宿舍、一个班级的全体同学集体摆拍“屌丝”等造型;二是暴露无底线型,在这些毕业照中,男生赤膊上阵,女生低胸露腿,或摆出销魂的姿势,或抛出暧昧的眼神;三是性别错位型,如男生身着婚纱、女生衬衫长裤领结外加胡须;四是照不惊人誓不休型。原本记录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美好记忆的毕业照,在势不可挡的所谓快餐式文化的熏染下变成了赤裸裸的青春肉体的陈列和透露着直白的物欲追求、浅薄的随心所欲。
在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审美异化的另外一个表现形式就是随波逐流。随着越来越多的多媒体介质特别是众多的网络媒体的出现,许多大学生开始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并且迷失了自我,他们前赴后继、争先恐后追随所谓的时尚潮流。如对网络歌曲的迷恋。不可否认,部分网络歌曲如《小苹果》《两只蝴蝶》等,以轻松、娱乐、朗朗上口、贴近大众的特点,让人在繁忙疲惫的工作之余彻底放松身心。但是,在网络上充斥一些粗制滥造、低级趣味、价值取向严重背离社会价值观的歌曲,如前几年流行的《老鼠爱大米》《狼爱上羊》等。这些歌曲单从歌名来看就是故意吊人胃口,追新求异,而歌词内容更经不起仔细推敲。仅以《老鼠爱大米》的几句歌词为例:
……
我爱你~
爱着你~
就像老鼠爱大米
……
这首歌曲是一首爱情歌曲,最核心的内容恐怕就是这几句歌词,但如果我们稍作解读,就会发现其中传达一种低俗的爱情观。众所周知,一般认为老鼠是肮脏、令人生厌的动物,老鼠对大米的钟爱纯粹是出于生理的需要,而老鼠获取大米的方式显而易见是“偷”。它所要传达的是一种粗俗的、仅仅为了满足生理需求的爱情观(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情欲观)。除了对网络歌曲的盲目追捧以外,当代许多大学生还对歌星、影星顶礼膜拜,听演唱会,参加签售会,刷微博、微信等。盲目跟风,没有文化主见和品位。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曾有如下表述:“只是人心为物欲所蔽,失其灵明,如聋盲之不辨声色,非其本性使然。”[1]13过多地沉湎于物欲,而忽视了精神境界,会被物质牵着鼻子走,缺少应有的精神层次和幸福感。在经济飞速发展中的中国,在一些粗俗的快餐式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当代大学生越来越现实,他们不踏踏实实学习专业知识、锤炼品格、培养能力,而是把大量的宝贵时间浪费在请客送礼找关系、穿着打扮高消费的攀比中。大学校园里物欲至上的思想,从部分千奇百怪、花样翻新的迎新标语和毕业留言中可窥见一斑,如“施工造价监理,大好‘钱’途有木有”等。诸如此类尽管不能代表当代大学生的全部,但这些赤裸裸、直白的表述无疑透露了少数大学生急功近利、物欲至上的变异的审美心态。
主流意识形态通常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法律思想、道德、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它表现为一定社会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认识、思想、信仰、价值等[2]。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凝聚了全党智慧结晶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内容体系: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是“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在当代大学生中,由于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高校政治教育、方法的教条僵化、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更新滞后等原因,致使近年来,一小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主流意识形态淡化的现象。他们对国家民族大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以为然,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信仰危机,导致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整日浑浑噩噩,缺乏年轻人应有的蓬勃朝气、探索创新的精神。
科学发展观认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构成发展内涵的三个方面,他们之间存在既相互区别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3]。但是,对部分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历练,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光怪陆离现象,让他们迅速地迷失了自我,不少人沉溺于对物质的追求与享受上。物质财富的获得是建立在社会健康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没有社会的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们自我标榜为经济学家弗朗西斯·哈克特的追随者,“我相信物质主义。我相信健康的物质主义所带来的一切:可口的食物、干净的房屋……汽车……远离本城的休假”,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哈克特所说的“物质主义”前面的“健康”二字和他提倡的“新颖的思想、投机的交谈、交响乐”等必不可少的精神滋养。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4]。其主要特点是超媒体性、交互性、超时空、个性化信息服务、虚拟多样性、融合性。而这些特点在给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公众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其超媒体性、超时空性、虚拟多样性在给媒体受众提供海量多维信息、打破时空界限、营造虚拟空间、激发想象力的同时,也容易让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无从取舍,从而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直观的、虚幻的、能给人带来感官刺激的事物上,忽略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和事物的真、善、美。其交互性、个性化信息服务、融合性确实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互通、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但是,由于国内对作为新生事物的新媒体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而年轻人世界观、人生观相对不成熟,这些特性很容易导致个体行为的随意性、盲目性,表现为价值观、审美观的异化,而这些异化的世界观、审美观又通过新媒体交互、融合的传播平台迅速扩散传播,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影响整个互联网群体。
要切实解决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淡化的问题,首先要真正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东北大学窦胜功、王丽老师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借鉴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对东北地区494 名在校大学生政治观、择业观、恋爱家庭观、道德观、消费观、法制观、友谊观和金钱观的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当代大学生的三大价值观特点:“大学生价值评价有集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大学生价值观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大学生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5]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合理利用快餐文化的时效性、通俗性等特点,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学材料,以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强化对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一是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大力宣传祖国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如神十飞天、蛟龙入海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国家民族认同感;二是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近年来策划的弘扬正能量的节目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等,让他们寻找身边的感动,从而培育敬业、诚信、友善的品格;三是通过网络媒体曝光的诸多反面典型如“李刚事件”“芙蓉姐姐”“拜金女”“郭美美事件”等,使他们警醒,反省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引导他们把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和个人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人文素质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陶冶民族精神的教育,它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发展,而文学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文学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6]
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的重要阵地。尽管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有泰斗、国宝级的人文专家,但几乎每所院校都有公共教育教学部、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系,而大部分院校的教学资源都已实现校内共享。除此之外,目前国内很多院校还开设有辅修、公选课,为高校各类、各个层次的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提供了可能。首先,各高校可在公共教育教学部设立负责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培养的专门机构,计划引进人才,面向本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有关国学、人文、审美、文学欣赏等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高尚情操。其次,充分利用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开设的有关人文素养方面的辅修、公选课。从专业的角度,分主题、分层次培育各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如通过学习东西方文学经典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唯美的爱情观;通过分析研究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引导女大学生做一个美丽、知性、魅力十足的女性;通过中西方文学经典与现代中国快餐式文化作品的对比分析,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另外,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以高校图书馆、现代媒体教育中心为阵地,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培训等方式,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有效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指导当代大学生阅读、欣赏文学经典、影视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赏析文学经典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空间下,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以师生为主体主动汲取社会主流文化及其他亚文化的精髓而逐渐发展、进化和完善起来的一种精神气候和氛围[7]197。有效利用新媒体的超媒体性、超时空性、虚拟多样性的特点,高校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可供全体师生共享的新媒体平台,并通过这些平台让学生真正了解国内外丰富多彩、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亚文化的精髓。同时,利用新媒体交互性、个性化信息服务、融合性的特点,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通过交互平台相互沟通交流,在实践中汲取、弘扬优秀文化,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
[1] 刘铁云.老残游记续集遗稿[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43.
[2] 熊 飞,郭秋光. 论部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淡化的主要原因[J].教学研究,2006,(2):118-121.
[3] 张道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J].皖西学院学报,2007,(6):50-53.
[4] 曹鹏飞. 新媒体是什么[J]. 刊授党校,2014,(6):9-12.
[5] 任 丽,窦胜功. 在校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与教育引导[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3-66.
[6] 李光龙.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103-106.
[7] 崔永东. 道德与中西法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