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加药口消毒及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的必要性考察

2015-03-02 00:37:28刘晓媛许德金袁文博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输液瓶医用菌落

刘晓媛,许德金*,袁文博,武 星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1药学部;2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无锡 214000

静脉药物加药口消毒及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的必要性考察

刘晓媛1,许德金1*,袁文博1,武 星2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1药学部;2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无锡 214000

目的:考察静脉药物加药口消毒和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的必要性。方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洁净操作环境下,向60份静脉输液中加入10 mL灭菌注射用水,模拟配制加药过程,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Ⅺ J中细菌计数方法,对消毒组和未消毒组、医用输液瓶口贴组和未使用组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毒组和未消毒组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使用密封消毒袋后,贴医用输液瓶口贴组和未贴组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配制静脉药物时,加药口需要进行消毒,以减少加药时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使用密封消毒袋后,30 min内静脉输液不需要贴医用输液瓶口贴。

加药口消毒;输液瓶口贴;微生物污染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由于静脉输液具有疗效快、利用率高、局部刺激小的优点,所以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临床静脉输液的使用率高达70%以上,且年输液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2-3]。

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4-5]。2010年卫生部颁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对静脉输液的配置管理作出了具体的规范性要求,大大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6]。然而,静脉药物加药口是否需要消毒,配制结束后是否需要加封医用输液瓶口贴,这两个疑问却是《规范》的盲点,困扰着配制人员。

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本文选取了60份输液样本,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洁净操作环境下,按照《规范》的操作要求,以加入10 mL灭菌注射用水模拟配制加药操作,并采用微生物计数法,比较了加药口用75%酒精棉球消毒与不消毒对控制微生物污染效果的差异性。此外,还在我院肿瘤内科、肿瘤外科以及ICU病房使用密封消毒袋后,比较使用与不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对预防输液瓶口微生物污染的效果。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SPX-150B-Z型生化培养箱 (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LDZX-50FA型立式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水平层流洁净台(上海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1.2 试药与材料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及p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液体培养基。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原代标准菌株,批号:3298514,稀释级别为1×10-7,计数24 cfu·mL-1)。耗材:PKT-B型医用输液瓶口贴 (无锡大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1223);75%酒精、无菌试管、灭菌注射用水、灭菌棉球、无菌吸头、棉拭(市售或自制)等。

试药为60份静脉输液:250 mL葡萄糖注射液10份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批号);100 mL葡萄糖注射液10份(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批号);500 mL氯化钠注射液10份(江苏亚邦生缘药业有限公司,同批号);250 mL复方甘露醇注射液10份(江苏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同批号);500 mL乳酸林格注射液10份 (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同批号);100 mL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份(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批号)。60份静脉输液均用于加药口消毒试验,其中30份加药口经过消毒的输液,用作医用输液瓶口贴试验。

2 方 法

2.1 静脉药物加药口消毒的实验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洁净操作环境下,按照《规范》的要求,向30份静脉输液中加入10 mL灭菌注射用水,模拟配制加药过程。对照组用一次性灭菌棉拭蘸取少许灭菌注射用水,在未经消毒的加药口擦拭后,将棉拭置于装有3 mL无菌氯化钠-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无菌试管内,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24 h备用。实验组操作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加药口经75%酒精棉球消毒后进行后续操作。

在局部百级洁净操作条件下,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Ⅺ J中细菌计数方法[7]。取1 mL氯化钠-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于90 mm无菌平皿中,注入15 mL温度不超过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后,于30~35℃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 h,每个样本均平行制备2个平皿,观察记录24 h后的平均菌落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2.2 使用静脉输液瓶口贴的实验

将30份加入10 mL灭菌注射用水后经过消毒的静脉输液,按照正常配制出仓程序,装入密封消毒袋后平均配发至肿瘤内科、肿瘤外科以及ICU三个病区,其中每个病区中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和未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的输液比例为1∶1。在静脉输液到达病区30 min后,启封输液袋,用一次性灭菌棉拭蘸取少许灭菌注射用水,并按照“2.1”项中相同的方法取样、培养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中文版统计软件,对加药口消毒组与未消毒组、贴静脉输液瓶口贴组与未贴组的菌落数分别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8]。以P=0.05为显著性水平,P<0.05为显著性差异。

3 结 果

3.1 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菌落生长情况

实验中,所有试剂和一次性棉拭的培养均无细菌生长;阳性对照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菌进行考查,所有阳性对照组的培养基均有菌落生长。

3.2 加药口消毒组与未消毒组的菌落生长情况比较

从表1可见,加药口消毒组均未有细菌生长,未消毒组有4个样本有细菌生长,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为卫生学不合格产品[9]。加药口消毒组与未消毒组的菌落数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时,P值为0.0217,低于0.05,说明加药口消毒可以显著的减少微生物污染,加药口消毒组与不消毒组在卫生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

3.3 用静脉输液瓶口贴组与未贴组的菌落生长情况比较

本实验结合临床输液使用的实际,考察输液运送到病区30 min后输液瓶口的细菌污染情况。从表2可见,用静脉输液瓶口贴组的15瓶输液仅有1瓶不合格,未贴组有3瓶不合格[11]。虽然从数据的分布来看,用静脉输液瓶口贴组的菌落数要低于未贴组,但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其P值为0.0755,说明这种差异性在统计学上是无意义的(P>0.05)。

表2 贴静脉输液瓶口贴组与未贴组的菌落生长情况比较

4 讨 论

静脉输液加药口消毒的问题,《规范》中并未做具体规定。然而,根据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密闭式静脉输液的要求,打开瓶盖后有必要做常规消毒,文献[10]的报道结果与本实验的结果完全一致。静脉输液启封后,污染的来源主要来自配制环境和使用的工作服、防护器材的污染[11]。罗建华等[2]对门急诊与配置中心环境下配制输液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实验比较,发现后者输液的微生物污染率要显著比前者低。因此,导致配置中心内静脉输液污染的最关键原因,是工作服、防护器材的污染。周瑞芬等[12]对灭菌消毒物品再污染的原因进行探讨,结论主要在于运输过程、贮存过程以及使用过程的污染。

医用输液瓶口贴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无菌耗材。目前很多文献报道了静脉输液瓶口贴对于减少启封输液瓶口微生物污染的显著效果[13-14]。我们的实验结果并未显示出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对于减少微生物污染的良好效果,原因可能与我们出仓时采用的一次性密封消毒袋有关。我院每年主要承担大量化疗药物输液的配制,为了防止成品输液泄漏对环境和人员造成的危害,设计了一次性密封消毒袋包装,静脉输液送达病区后,需要重新打开消毒袋包装使用。房丽等[15]最近研究,当袋装输液瓶塞开启后2 min内使用,是不必消毒输液瓶口的。本实验与其结论一致。

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地制宜地制定静脉药物配制过程的操作规程,对于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模拟静脉药物的配制过程和输液出仓过程,利用细菌培养计数的方法,考察了静脉药物加药口消毒及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的必要性。结果显示,配制静脉药物时,加药口必须进行消毒以减少此过程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使用密封消毒袋后,30 min内静脉输液在病区使用可以不贴医用输液瓶口贴。本考察的结果,为提高静脉用药安全、防止输液瓶口细菌污染引起的院内感染发生、且节约医疗成本提供了参考。

[1] 邢红.静脉输液技术发展及安全管理 [J].上海医药,2013,34(22):3-5.

[2] 罗建华,徐 萍,王 诚,等.门急诊和配置中心环境下输液配置微生物污染比较 [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10):627-9.

[3] 高丽君.门诊输液室潜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29.

[4] 朱建英,张玲玲,韩文君,等.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53-5.

[5] 龙 项,李 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与促进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2007,19(11):123-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3.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108-9.

[8] 李 河,杨学宁,邓木兰,等.非参数检验在循证医学实践中的价值———Wilcoxon秩和检验的正确应用[J].循证医学,2009,9(6):378-8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8-9.

[10] 刘松霞,张洪娟,袁玲玲.配药前软包装输液瓶盖消毒效果监测与分析 [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122-3.

[11] 林梅娟,熊少娟,姚志红,等.消毒配药后的输液瓶口放置时间与污染的关系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519-20.

[12] 周瑞芬.灭菌物品再污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5):672-3.

[13] 罗建华,徐 萍,王 诚.医用输液瓶口贴预防微生物污染的实验研究[J].抗感染药学,2011,8(3):206-7.

[14] 姚翠军,孙树梅,张亚莉,等.医用输液瓶口贴封存已开启静脉输液瓶口的效果观察 [J].护理学报,2011,18(10B):66-7.

[15] 房 丽,黄晓兰,赵宝红.袋装液体瓶塞开启后瞬间使用消毒与否的研究与分析 [J].护理研究,2014,28(8A):2760-1.

Study on the Necessit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Transfusion Films and Sterilization of Infusion Bottles

LIU Xiao-yuan1,XU De-jin2*,YUAN Wen-bo3,Wu Xin4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2PIVAS Center,Wuxi No.4 People's Hospital,Wuxi 214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necessity of sterilization of infusion bottles and application of medicaltransfusion films.Methods:Simulating the procedure offormulating infusion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the Colony-Forming Units (CFU)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sterilized and unsterilized groups,and between the groups with and without medical transfusion films.Results:The sterilized and unsterilized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FU,and the groups with and without medical transfusion film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When formulating infusion,sterilization of infusion bottles is necessary and it is unnecessary to apply medical transfusion films if the infusion is sealed by a sterilized bag and used within 30 min.

Sterilization of infusion bottle;Medical transfusion film;Microorganism contamination

R954

A

1673-7806(2015)01-075-03

刘晓媛,女,药师,药学硕士E-mail:liuxiaoyuan1216@126.com

*通讯作者许德金,男,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wdj4yuan@163.com

2014-12-25

2015-01-11

猜你喜欢
输液瓶医用菌落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输液瓶内的压强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自动更换输液瓶的静脉输液监控系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1:59
医药大输液瓶质量检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SPC在压缩干粮菌落总数监测过程中的应用
食品工程(2015年3期)2015-12-07 10: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