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挑战・超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综述

2015-03-02 06:26田恩庆王立新徐燕平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特级教师体育教师素养

田恩庆王立新徐燕平

(1.上海师范大学,200234;2.上海市教委教研室,200041)

编者按:2015年11月12日-13日,“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传承.挑战.超越”,以体育课例展示为纽带,体育教师素养提高为目标,重在“研究”与“讨论”。以6节(三个省市各2节)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课例展示交流和体育特级教师的主题研讨为载体,并建立微信互动平台,为一线教师参与学习和交流提供了机会。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高效务实。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次活动的效益,本刊本期对本次活动进行专题组稿,邀请了组织者对本次活动的概况进行介绍;相关评委对本次展示的课例进行了点评以及部分上课教师就本次课进行了设计分析及课后反思。欢迎广大教师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各自的观点,撰稿并投稿!

传承・挑战・超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综述

田恩庆1王立新2徐燕平2

(1.上海师范大学,200234;2.上海市教委教研室,200041)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中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和上海市闵行区行政教育学院主办、上海市双名工程体育科学名师基地协办、上海市莘城学校与上海市莘庄中学联合承办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于2015年11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与会代表、上海市各级教育部门行政领导、体育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共计600余人参加。

本次研讨会以“传承・挑战・超越”为主旨,以体育课教学为纽带,体育教师素养提高为目标,重在“研究”和“讨论”。会议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教学展示交流和体育特级教师的主题研讨、录像观摩、课后即时点评、教师与专家交流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并建立微信互动平台,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此外,在本次活动中,上海市双名工程第三期体育学科名师培养基地一组、二组分别展示了各自已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

一、体育教学之根:课堂中教材教法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是13日上午近三个小时、共6场(三省市各2场)长三角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交流展示。在“传承、挑战、超越”会议主题的引领之下,各省市教师代表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项目的课堂教学,通过教材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场地器材的使用等方面对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刻而生动地诠释。

1.教材内容的拓展创新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如果说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础,那么体育教材即为体育教学的载体,对教材的拓展和创新是体育教学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成为引领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由于当前许多教学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均为竞技体育的内容,而且当前的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需要表现出兴趣的多样性。因此,如何将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创新利用成为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在本次研讨会的课堂展示交流过程中,表现出对教材创新应用的独特性,将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使其更加符合教学实际,例如来自浙江省嘉兴市秀洲中学分校的华君老师对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中对折返跑的内容进行改进;上海市君莲学校的胡军政的“障碍跑”的教学均充分地拓展了传统教材的内容,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的继承创新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条件。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各地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通过教学方法的继承创新,使教学目标能够得以充分地达成。此次教学展示交流中,这一点就得以充分体现,例如来自无锡市育红小学的陈依方老师的“低单杠与游戏——仰卧悬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花样慢跑和自编热身操开始,营造了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承了热身活动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直观教学法、领会教学法、分层递进教学法和游戏等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示范动作要点,通过挑战性练习使学生观察、体验动作技术,并将主教材、游戏、素质练习和放松练习运用适当的教具串联,从而达到教学、游戏、体能和放松有效和谐统一。此外,教师们还运用自主练习法、合作探究法以及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热情,引导学生相互观察、共同学习和提高。

3.场地器材的开发创新是服务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体育教学中的场地器材是服务教学的物质保障,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本课程的研制、开发过程中,发挥了广大师生的创造热情,将不同形式、种类多样的场地器材融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实了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形式。本次教学展示活动中,许多场地器材的使用让人眼前一亮,例如来自上海的翟伟华老师对二年级“持轻物投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新颖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组织教学,对羽毛球、“僵尸”和“小太阳”标志物等器材的创新应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还使课堂组织形式焕然一新。胡军政老师在障碍跑教学中将垫子设计为“矮墙”,使用“泡沫棒”组成“拱门”、“圆圈”、“河界”等多种障碍教具,辅助“绕、钻、跳、爬”等障碍跑教学。来自江苏南通市跃龙中学的徐海英对“四步助跑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教学中运用橡皮筋进行辅助练习,大大增加了教学中学生的练习效果;此外陈依方老师还通过废旧器材的利用设计出简单适用的单杠进行教学,有效解决了以往教学中的练习密度问题。总之,这些教学场地器材的开发创新更好地服务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体育教师之本:专业发展的实质与路径

13日下午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论坛是此次研讨会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在论坛正式开始之前,由莘城学校、闵行区教育部门的领导以及江苏、浙江的教研员进行了简短的发言和致谢,随后来自上海的徐阿根、江苏的李长志和浙江的钱勇三位特级体育教师分别做了相应的主题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就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实现专业成长的基本问题做了深入讨论,并和与会人员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论坛最后由上海师范大学学校体育研究所所长沈建华教授对整个研讨会作了总结发言。

1.专业发展实质: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水平依赖于体育教师素养的高低,特级教师(校长)徐阿根在其报告《传承、挑战、超越—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报告中点明了会议主题的缘由,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了中小学体育教育兴衰成败,而专业发展本质在于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和其他综合素养能否适应我国当前教育的新要求、能否真正肩负起新世纪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思考。他还从自身的经历说起,用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分享自己在职业发展上的心得感受,并指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通过个人和集体的不懈努力才能够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钱勇在其报告《奔跑在没有终点的跑道上——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中指出,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熟悉和对学生的了解是必需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同时不断追寻和感悟“教育的哲学”,不断创新和追求自身的完整。

李长志在《核心素养——寻找体育教育再实践的DNA》报告中强调,核心素养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得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的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节点,具有深远的意义。而教育是心灵的触动、人格的培育、精神的成长,教育所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健全的人格。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必需以健全人格培养为中心,并提出终身体育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在新的要求下,教师也必须不断创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为实现上述教育目标而不懈努力。

2.专业成长路径:特级体育教师的作用与教师职业的自觉自省。如何才能够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其整体水平的发展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呢?3位报告者均认为有两个必不可少的途径:特级体育教师的榜样作用和体育教师的自觉自省意识的提高。

由于体育特级教师是体育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对整个体育教师职业群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体育特级教师应该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典范、教学的专家,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榜样:第一,应将立德树人作为体育课程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并体现出国家意志和社会理想;第二,应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教学的首位,深刻把握课程的价值所在;第三,将生活情景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高度关注社会情绪。此外,沈建华教授还建议参会的各位特级体育教师能够相互合作,组建成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积极参与到上海市“双名工程”的建设之中,并形成良好的精神和文化传统,从而更好地发挥这一特殊群体的引领作用。

在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觉自省意识方面,报告指出,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做到认识自己,思考自己与体育职业之间的关系,并如何做自己能控制的、正确的工作。而认识自我是追求“自身完整”的根源,就优秀教师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科、学生同等重要。其次,走向“真我”,融入教学,将自我、学科、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由于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自我认识,如果自我认识不清就不能够充分了解学生,无法更好地进行教学。再次,需要具备独特的个性,即寻找一种与自己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与自己的个性整合,形成展示而非掩饰自我个性的技巧。

图1 终身体育核心素养结构模型

此外,教师应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超越自我的观念转型,深入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不断感悟教育哲理,从而对教育的基本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如何才能够真正形成教师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只有不断学习、保持求知的热情和对教学问题的好奇心,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通过研透教材、读透学生的方式继承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不断成长。

三、研讨活动之思:总结与展望

作为一次成功举办的地区性特级体育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表现出“高”、“新”、“实”的基本特点。

第一,“高”主要体现出会议的关注度高,受到了长三角三省市教委(教育厅)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上海市教委和各区县的相关教研员、部分行政人员参与活动全程,部分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也观摩了研讨活动;而且课堂展示水平高,各实施教学的教师均经过认真思考,精心备课,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表现出点评专家水平高,以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为主的专家对教学过程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评价。第二,“新”主要表现出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器材的应用均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并将生活情景合理地应用在教学之中。第三,“实”即接地气,论坛的讨论者和参与者大部分来自一线教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讨论的议题也是关于体育教师职业素养这一极具实质性的“真问题”。

通过研讨,让与会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课堂上教材教法的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而改革的实践者——体育教师必需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这是关系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本质问题。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巩固改革成果。然而在当前师资队伍从“扩展型”到“质量型”的转变的时代背景之下,许多体育教师专业理想不高,职业道德不尽人意,职业倦怠严重,因此提升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如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处理和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观念与行为、形式与质量、教学与科研等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势必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文化传承作为教师专业精神的“外壳”,体育教师职业群体需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与反思文化,通过对优秀教材教法的合理改进和应用,善于在实践中思考和质疑,积极探索,从而提升体育教学能力。通过在学习中的自我反思、在社会互动中自我发现,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中的自我完善,最终才能够使体育教师勇于面对挑战,实现专业能力自我超越和社会地位提升的美好愿景。

正如沈建华教师在论坛总结中指出的那样,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没有句号的求索之路,而教学研讨是教师成长路上的“助推器”,希望能够通过研讨和实践来传承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迎接严峻的挑战;而且作为学校体育发源地的长三角地区更需要加深合作,尤其是在体育特级教师的引领下不断地超越自我,最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本次研讨会虽然时间紧促,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给与会者带来诸多思考和启示。下一届研讨会将在江苏省举行。

猜你喜欢
特级教师体育教师素养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