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教学中的日本文化的导入

2015-03-01 10:57:21赵阿妮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日语跨文化交际

赵阿妮

(新余学院外语系 江西新余 338000)

浅谈日语教学中的日本文化的导入

赵阿妮

(新余学院外语系 江西新余 338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日语教育在我国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在日语教学中的日本文化教学的拓展仍然有不尽如人意的的地方,本文就日语教学中进行日本文化教学的一些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日语教学 日本文化 导入

自改革开放以来,日语教育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在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但是当前的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化因素在日语教学中的导入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前的日语教学中的日本文化导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一、日语教学过程的文化导入缺乏体系性

虽然很多教师都知道文化教学对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明显的作用,学生对日语的读写听都要需要在对日本文化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积极参与。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强大的应试教育思想惯性,日语文化教学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真正的实施,有也是碎片化的日本文化知识介绍,也就是说文化因素没有和我们的日语教学融为一个有机整体。[2]

二、文化教学成单向灌输式

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因此,进行语言教学时导入文化并不冲突,反而会极大地促进语言教学提升。因为语言学习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交流,而对文化的理解是决定交流效果好坏的关键之一,所以导入文化的作用就是强化交流的效果。而目前我国的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基本呈单向灌输状态,这种状态使得日语教学显得枯燥无味,缺乏活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的日本文化缺乏“再创造”

现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导入的文化大多停留在照搬的状态,也就是原封不动的做个介绍。缺乏动态性,也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再创造,尤其是缺乏和我们的母语——汉语及其文化的对接。这种语言学习就是被称为孤岛效应,把鲜活的语言学习变成了纯粹的工具。

那么,我们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顺利导入日本文化呢?

1.提升教师的日本文化素养。目前我国大部分日语教师主要是由国内教师担任,他们的文化背景都是自己的母语——汉语文化。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在日语教学活动中开展文化教学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的日本文化素养。作为日语教师,我们应该继续就日语课程标准中有关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基本理念进行学习和讨论,对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文化教学的内涵等问题进行更深刻地认识和思考。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地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师,本身也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只有教师对日本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有自己独到的观察角度,才能对日本文化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化分析和比较。否则,其教学内容就会以文化的表层知识为主而缺乏系统性。[3]

2.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语言所代表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容包罗万象,尤其是日语,它既是世界上,也是东亚重要的一个语种,和我们的汉文化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汉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对比是我们日语教学中常常会用到的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但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对比时不能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的学习。目前,日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学习课本知识,这个过程有关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学习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这个阶段的他们尚未真正踏入社会,社会知识社会交际能力还很缺乏,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未形成的状态。因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不但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对日语文化的影响、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日语学习的过程是也是对自身母语的丰富和充实。同时,教师也要深刻认识到,进行日语文化教学,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支持。因为文化的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堂上进行日语文化教学只能满足部分需要。文化的内容文化学习更多的要靠学习者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研究,需要学习者亲身体验、积极参与交流。抓住日语和汉语的历史渊源是激发学生探索发现动力的一个关键,而教师,学校,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则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强大保障。[4]

3.改变作业方式。日语学习免不了要给学生布置作业,这既是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也是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传统的作业题目和范围大多老师圈定,造成很多学生写来写去都在一个狭窄的圈子打转,基本都是流水账式的写作。其实语言学习是门实用性很强的学习科目,因此布置作业应该突出注重学生个性化,生活化。比如日语作文水平依然是学生日语综合能力的最好的体现,日语作文的创作过程本质是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作文不仅反映了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也反映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选题,时事新闻,生活百科,服装美食,只要学生感兴趣都可以写。老师要把握的就是学生的作业要体现出自己观察力度和对日本文化及其语言的理解程度。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的作文就需要对日本文化进一步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中国式日语,写出符合日语语言习惯的作文。[5]

四、适当地修改课程设置并延伸课堂的内涵

我们知道,任何一所学校课程设置都有一定的限制,日语科目不可能任意地增加课时,但是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有机介入文化教学还是可行的。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安排适量的文化教学活动,以便系统地介绍日本文化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日本文化体验和日本文化实践。由于课时限制,可以把课堂外延,以弥补课堂时间不足,课堂内涵不够丰富的状态。比如现在通信手段发达,可以通过微信等通信手段最大限度的创设日语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地进行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多媒体,包括网络、电视、电影、报刊等,了解更多的日语文化知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一些日语文化的中较有代表性的文学名著。

参考资料:

[1]鲍志坤. 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外语界,1997(1):7-10.

[2]韩红. 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 外语学刊,2002(1):105

[3]陈申. 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4]胡文仲. 超越文化的屏障[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顾嘉祖. 跨文化交际—外语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日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32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0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外语学刊(2012年6期)2012-01-19 1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