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与高校衔接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策略选择*——以苏州中学为案例

2015-03-01 23:31孔晓明
现代教育论丛 2015年2期
关键词:免试南京大学实验班

周 川 孔晓明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各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青年时代是质疑、求索和发现的时代,是一个实现创造和发展创造力的阶段。”[1]而且这个阶段发展出来的创造力,不是“假性创造力”,也不完全是“类创造力”,而是更多地含有了现实创造力的成份。[2]高中生和大学生正是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因此,高中和大学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教育层次。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学校教育方式的制约,尤其是高考制度的制约,高中和大学都未能在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很好地担负起创造力培养的重任。一方面,当前的普通高中,完全定向于高考,几乎成为高考的集训工场。高考成败的关键是答题的正确性和速度,因而高考训练的不二法门就是标准答案和熟练性,是求同思维而非求异思维,这显然是有悖于创造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学的教学方式基本还是局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窠臼之中,未能转型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轨道上来,因而使得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非但没有得到较好的弥补,反而与目标的差距越拉越大,以至于有了“钱学森之问”这样一个困扰着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难题。

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高中和大学能够做些什么,如何在高中和大学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衔接培养机制?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于2014年6月至9月,对江苏省苏州中学进行了调研,期间对该校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对校长、教师开展了访谈。现将调研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一、衔接的主要形式

苏州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在省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本世纪以来,苏州中学提出了“发展-质量-领先”[3]的办学指导思想,探索与著名大学衔接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新策略,又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开办少年班,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办匡亚明实验班,并且制定实施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伟长计划”,取得了新进展,积累了新经验,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深层问题。

(一)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

2009年,苏州中学园区校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开办“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该班试行“1+1+4+2”的“预科-本科-硕士八年贯通式”培养模式,第一个“1”是一年的高中教育,第二个“1”是一年的大学基础理论教育,然后是四年的大学教育,还有2年的研究生教育。这个少年班正式启动后,两校合作成立了“苏州中学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中学预科培养基地”,共同研究制定了《江苏省苏州中学“西安交通大学少年预科班”课程方案》(下文简称“课程方案”)。该“课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因材施教,挖掘潜能,注重创新,超常教育,培养英才”。“方案”在明确少年班第一学年课程应是义务教育的后续课程的基础上,具体设置了“基础课程”、“综合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三类子课程,其中既包含了现行普通高中的各门主要课程,同时又包含为大学预科教学奠定基础的课程。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并举,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由“充满青春朝气的阳光少年”成长为“具有人文气质的理工科大学生”。具体来说,“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占总课时的70%,评价方式为作业与考试;“综合课程”包括科学、人文、技法、艺术、体育,占总课时的20%,评价方式为论文与等级;“社会实践课程”包括伦理、环境、经济、协作、国际等,占总课时的10%,评价方式为报告与评语。[4]

2013年,为规范教学内容和统一教学进度,两校又合作成立课程大纲编写小组,两校教师联手共同编写了《少年班预科课程教学大纲(2013)》。其中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计算机六门课程。以预科一年级语文为例,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系统把握中外文学的发展演进轨迹,培养学生的文艺创作能力”[5]。

(二)匡亚明实验班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此,苏州中学与南京大学协作,于2012年开办了“匡亚明实验班”,进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并列入了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先试计划。[6]实验班采取“2+4”(高中-大学)六年一贯的直通车培养模式。实验班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时,经考核合格由南京大学录取;不合格的则升入苏州中学相应年级学习。[7]

根据计划,匡亚明班每年面向苏州地区招收具有创新潜质的初中应届毕业生25人左右。报名方式分初中推荐或个人自荐两种。录取由南京大学成立专家组对报名材料进行评审,确定参加测试的学生名单,审核通过者进入测试。测试分初试和综合素质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综合。综合考虑初试和复试成绩,择优确定录取结果。[8]

匡亚明班第一学年的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化学、历史、政治、信息、科学史等。每门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方式各不相同。以语文为例,采用项目考核、等级评价、综合评定的办法。项目包括读书笔记、生活笔记、课题演讲、演讲稿、读书报告、经典背诵、课堂表现、格言拟写等方式。此外,还有加分项目,如文章发表、策划和组织班级学习活动、学科比赛获奖、引领班级语文学习活动等。[9]

匡亚明班第一学年结束后被南京大学录取的学生,第二学年仍在苏州中学学习,课程内容则加大了研究的成分,许多课程由苏州中学和南京大学的教师共同授课,教学方式带有更多的研究性,也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学研究和学科竞赛活动。各门课程也有严格的考核环节,只是考核方式不同于高考,而是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的创新潜力。[10]匡亚明班的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时,由南京大学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合格者进入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深造。2014年9月,苏州中学匡亚明班首批18名毕业生经过考核全部合格,都被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录取。[11]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分为理科强化班和应用文科强化班。强化班注重理论基础的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力求与学科研究前沿结合,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接触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12]从匡亚明学院老师的反映看,来自苏州中学匡亚明班的学生在科研意识、科研方法的掌握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

(三)“伟长计划”

苏州中学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更全面地与大学联合办学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于2011年开始启动“伟长计划”。“伟长计划”的命名,一是缘于苏州中学校友钱伟长;二是意指“宏伟、长远的创新人才培养”,“宏伟”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宏伟的抱负和理想,“长远”是要有高远的追求,求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伟长计划”以“培养重于选拔,兴趣重于目的,思想重于技能”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思想、兴趣、价值观的养成和提升,努力造就“素质全面、特长明显、具有人文气质和科学精神的拔尖创新学生”[13]。

“伟长计划”实质上是一项全面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本课程文化、创新学生发展机制、创新教师发展机制、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和深化国际合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计划有四项,一是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的“西安交大少年班”;二是与南京大学合作的“匡亚明实验班”;三是与北京大学合作的拔尖人才培养班;四是与复旦大学合作的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班。第三、四项计划目前尚在协商之中。

(四)全校性的扩展

除已经实施的“伟长计划”外,苏州中学还通过“道山讲堂”、“对话院士”、课外创新活动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与大学的合作培养。

“道山讲堂”是以苏州中学校园中的山水景观“道山”为名的学术讲堂,旨在聘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大学教授来校讲学,使学生有机会与知名学者、大学教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开展交流。2012年“道山讲堂”开设以来,前来讲学的著名学者先后有地学家、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计算机图像智能领域世界领军人物、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蔡暘博士,物理学家、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凌孚教授,材料学家、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文史专家、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化学家、华东师范大学何鸣元院士,血液学家、苏州大学阮长耿院士等。此外,还先后有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纽约大学、早稻田大学、不来梅雅各布大学、麦马斯特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教授和专家来“道山讲堂”讲学与交流。

“对话院士”源于每周一的升国旗活动,具体做法是,利用苏州中学独特的院士校友资源,每周安排一个班级宣读通过自己收集到的校友院士资料。“对话院士”活动中涉及到的校友院士有建筑学家戴念慈、肿瘤生物学家姚錱、导弹专家潘镜芙、理论物理学家胡宁、感光材料专家邹竞、采矿工程专家钱鸣高、流体动力学家易家训、工程力学专家钱令希、半导体电子专家王守觉、防原医学专家程天民、生物力学专家冯元桢、超导电子学专家吴培亨、物理学家李政道、物理学家冯端、火箭动力专家朱森元、鱼类专家刘建康、电化学家吴浩青、地理学家吴传钧、有机化学药物化学专家谢毓元、公路专家沙庆林、中国半导体事业奠基人王守武、计量学家张钟华、实验物理学家龚祖同、近力学家钱伟长、教育家匡亚明、美国科学院院士庄小威等。“对话院士”活动从2012年春一直持续到2014年6月底。“对话院士”活动是让全校学生了解、学习院士成长历程的过程,是缩短苏州中学学生与院士校友距离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陶冶过程。

此外,苏州中学还通过课外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爱好,邀请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北京大学等校多位教授担任苏州中学的“创新人才学术导师”,以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另外,苏州中学在北京大学的支持下还举办了“北大日”系列活动。

二、主要经验及问题

苏州中学与知名大学合作培养创新性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突破了一些制度瓶颈,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

(一)基本经验

1.免试直升

从苏州中学的实践探索来看,特殊高中生免试直通进入大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个重要制度前提。苏州中学在与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校的合作过程中,突破的一个重要的制度瓶颈是,确认具有科研创新潜质的高中生可以免试直通升入大学。其实,所谓“免试”,只是免去了参加统一高考,考核还是有的,只是这种考核由合作大学主持,真正着重考核学生的科研资质和综合素质。由于可以免试直升,教师和学生省去了原本为应付高考而需要花费的大量习题训练时间,从而带来了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系列重要变化。苏州中学张昕校长总结说,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至少表现在七个方面,即:观念的变化,课程的变化,教学的变化,学习的变化,教研的变化,评价的变化和管理的变化。

2.先立后破

先立后破,是苏州中学探索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工作策略。苏州中学“先立”的主要选项,一是与大学建立有效的信任关系,使自己的教育理念获得大学的认同和信任;二是与大学建立协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机制和教学形式,如西安交大少年班、匡亚明班;三是建立严格的质量机制和考核制度,确保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能进入这些班级,同时又通过严格的考核确认这些学生能够直升进入大学。在这些“先立”的事项得到保证并且得到高等教育界和社会的认可之后,接着要“后破”的,首当其冲就是高考关卡。目前,参加高考是高中毕业生通向大学之门的必由之路,除了极少量的“保送”之外,别无他途。为了保证高校录取生源的质量和公平,强调高考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是我国目前国情下的必然选择。因此,一所中学要想在这方面开出一个小口子,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苏州中学初步实现了这一点,“免试直升”最终能够得到大学的认可、政府的批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有了“先立”的诸项保证,尤其是培养质量和考核标准得到保证并且被社会所认可。

3.研究性教学

在教学方式上,由于实验班独特的特点,研究性教学开始真正得以体现。第一,由于实验班的学生不需参加高考,因此省下了其他学生用于训练高考的大量时间,他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在研究中进行学习;第二,身处科研第一线的大学教授加入到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之中,他们与实验班学生近距离接触,指导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大大地提高了研究性教学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张昕校长介绍说,经过实验班的研究性教学,学生在学习和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提出问题的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他们比较显著地显示了一个“无问-师问-生问”的上升过程;当他们结束实验班的学习而进入大学时,他们的头脑里已经不是只有一大堆的结论,而是还有一连串的问题。带着种种问题进入大学,从而成为在大学中真正进入科研创新的新起点。

4.品学并重

也正由于可以免试直升,同时进行研究性的教学,因此实验班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才学与品德的并重统一方面,也就有了可能。课堂上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后带着问题进行科研活动,在学习和科研活动的探索过程中更真切地领略著名科学大师的思想和品德,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陶冶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理想、意志、情操品质。例如,实验班学生进行的湿地考察研究、校园植物分类研究、天平山植物考察研究,以及与著名学者专家的近距离接触,都在知识、方法、意志和情操等方面收到了全面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在方法的训练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由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艰苦的探索过程中学习,从而使得方法的训练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融合到学生的探索过程之中。有了现实的依托,克服了“两张皮”的现象,因而效果也就倍增了。

(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苏州中学在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实践经验,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第一,苏州中学西安交大少年班从2009年招生45人,以后招生65人左右;匡亚明班2012年招生18人,2013年招生22人,2014年招生25人。总的来看,两个实验班学生人数还较少,如何通过实验班的实验,进一步扩大实验的范围,使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进入到免试直升的行列之中,在保持一定数量的基础上选拔更多的人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中和大学双边合作的事业,如何使两校双边的合作、衔接更密切,更直接,更深入,更制度化,是需要探讨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例如,两个实验班第一年的教学,基本还是沿袭了高中教育的一般模式:西安交大和南京大学的教授实质性的介入相对较少,研究性成分也相对较少,这就需要苏州中学与两所大学协商予以加强,因为第一年的教育往往是有先入为主的作用的。又例如,从苏州中学直升进入大学的考核,基本由两所大学主导(升入西安交大的考核,基本全部由大学执行;升入南京大学的考核,初试由中学执行,复试由南京大学执行,一年后的中期考核和两年后的考核全部由南京大学实施),中学参与的程度相对较低,也是应该加以协调的。

第三,两个实验班目前的培养目标,主要定向于的理科类创新人才,如何向文科类创新性人才拓展,是需要探讨的第三个问题。文科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既有与理科类创新人才培养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我国的文科类创新人才比理科类创新人才更为缺乏;我国对文科类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之理科类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因此,中学与大学如何衔接以培养文科类创新性人才,应该更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初步建议

通过对苏州中学案例的分析,在总结苏州中学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性人才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笔者简要提出一些建议供各方参考。

建议一,扩大免试直升,形成规模效应。事实证明,在确保标准和公平的前提下,免试直升进入大学,可以在大部分有条件的高中试行并逐渐扩大,甚至将来可以扩展到全国所有的普通高中,使得每所高中都有权利将本校最富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推荐免试直升大学。根据高中实际规模和办学情况,每所高中推荐免试直升的名额可以有所差别,但应该确保每所高中都有推荐免试直升的权利。这对于高中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大学生源的质量,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难以估量的意义和作用。至于各高中校免试直升的名额,可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根据高中实际规模和办学情况下达,并实现动态考核与调整。

建议二,加强高中与大学衔接的制度建设,使这种衔接成为一种责任和义务,从而提高双边的参与和合作程度。通过高中与大学协商,建立与完善衔接培养的一系列制度,建立一系列工作机制,待条件成熟,甚至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法规,使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免试直升的考核,中学做什么,大学做什么,双边如何协调?又例如,大学教师必须到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大学教师必须开展“科研开放日”对高中师生开放,甚至吸收高中教师或优秀学生参与自已的科研活动,诸如此类,都可以通过制度甚至法规予以明确规定。

建议三,从各级教育经费中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资助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性人才工作,通过经费的杠杆,引导大中学教师乐于参与双边的衔接培养工作,同时也为这种衔接培养提供经费的保障,以尽量减少高中和大学双方的经费负担。

[1][2]海纳特.创造力[M].陈钢林译.工人出版社,1986.39、15.

[3]学校概况 .[EB/OL]http:∥www.szzx1000.com/dtlpage.asp?c=7.

[4]苏州中学园区校.江苏省苏州中学“西安交通大学少年预科班”课程方案(第二版)[Z].2009.5-11.

[5]苏州中学拔尖人才培养办公室.西安交通大学少年预科班课程教学大纲(2013年版)[Z].2014.1-4.

[6]苏州中学伟长计划实施办公室.伟长通讯之匡班——大事记(第一期)[Z].2012.4.

[7]苏州中学匡亚明班全介绍2012年首届招生18人[EB/OL].http:∥su.zhongkao.com/e/20120920/505a966484810.shtml.

[8][13]苏州中学.伟长计划——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实施方案[Z].2011.11、2.

[9]南京大学·苏州中学匡亚明实验班2013年招生简章[EB/OL].http:∥www.szzx1000.com/dtlview.asp?c=72&id=5076&page=0.

[10]2014年南大·苏中匡亚明实验班招生攻略[EB/OL].http:∥su.zhongkao.com/e/20131021/5264d5b0cc934.shtml.

[11]2年记录:在南大·苏中匡亚明班的那些日子[EB/OL].http:∥su.zhongkao.com/e/20140320/5329de8abf92e.shtml.

[12]匡亚明学院教学体系[EB/OL]http:∥dii.nju.edu.cn/kuangym/undergraduate/show.php?lang=cn&id=77.

猜你喜欢
免试南京大学实验班
谆谆教导 殷殷期望——南京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第38卷 2021年 总目次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征稿简则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南京市口腔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