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把握教材能力的探讨

2015-03-01 17:16江苏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215421徐燕春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8期
关键词:编者教学内容课文

江苏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215421) 徐燕春

对教师把握教材能力的探讨

江苏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215421) 徐燕春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教学的目的需要通过对教材的实际使用来实现。但教材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具有精深领悟教材意图的能力,具有精准设定教学目标的能力,具有精到开发教学内容的能力和精巧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

精致语文 把握教材 能力

精致教学是指为了学生又基于学生,通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精心开发和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不断生成精彩的教学细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思维和个性品质的教学。在精致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掌握是最起码的要求。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教学的目的需要通过对教材的实际使用来实现。教材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

一、精深领悟教材意图的能力

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和艺术的提炼,每篇文章的背后都必然有一个创作动机以及激发这个动机的故事。了解写作背景,把握好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情感,会使文本的解读走向厚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执教《桂花雨》前,花了许多时间熟悉作者琦君及其相关作品。通过对《水是故乡甜》《烟愁》等作品的阅读,尤其是《烟愁》后记中的话:“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更是触动着薛老师,让他对作者琦君及其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文中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何尝不是琦君的肺腑之言啊!薛老师执教的这堂课不仅感动了学生,更让听课老师产生共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篇文章在没有进入课堂之前,只是一个单纯的作品,一旦选入教材,它就会增加教学价值。文章为什么这样改,单元的组合,课文之间的联系,课后练习的编写等无不渗透着教材编者的思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月光启蒙》一课是当代作家孙友田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神话故事、童谣、谜语等对自己进行启蒙教育的事,表达了对母亲启蒙教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原文中还有一段关于作者母亲因生病失去记忆的描述,读之让人十分感动,但教材编者将此部分删除了。有的教师教学时,将这些内容再挖出来,深入地剖析讲解,极尽煽情之功。实际上,编者想呈现给学生的是母亲美好圣洁的形象,是母亲给予作者幼年时浓浓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对这一内容的挖掘,显然是有悖于编者意图的。教材编者在选择这篇文章时更重视的是它的教学价值。

精致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把握教材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精准设定教学目标的能力

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开发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平时教师面对课文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感到难以取舍。于是,课堂上往往会安排许多训练点,一会儿是语言训练,一会儿是朗读指导,一会儿是思想教育,常常还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就下课了,这使得教学效率低下。因此,精致语文教学评价中,要求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应精准到位,以提高课堂效率。

在听课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的目标设定不够合理,所定的目标无论放在哪一篇课文中似乎都可以。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为例。有的教师确定的目标是:训练学生概括自然段段意的能力。这样的目标,放在高年段任何一篇课文中,似乎都有必要,显然没有凸显出不同文本的特点。笔者觉得可设定这样的教学目标:利用“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它有着( )的( )”的句式试着说说文章2-4自然段的内容。这样的目标依据文本,可操作性强。

另外,教师在设定目标时还应关注文本的体裁。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能以体裁作为着眼点,便能更准确地设定教学目标。如,说明性的文章,我们要将说明方法的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故事类文章时,则应将“指导学生讲好故事”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三、精到开发教学内容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说:“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精致语文评价中,要求教师首先要上出语文味,让学生领悟到语言文字之美。一篇课文到底教什么,教师必须十分明确。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思考: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与问》一文,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全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流畅。教学时可以追问:作者写了什么——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怎样写的——先列举事例,然后再讲道理;为什么这样写——事例具有真实性,更容易说服人。作者选材具有典型性:其一,有国外的故事,也有中国的故事;其二,侧重点不同,哥白尼的故事主要论述“好问”,沈括的故事则重在证明“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其次要依据课标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合理开发语文教学内容。现在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除了生字新词,其他该教什么,是不够清晰的。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田园诗情》一课,教师如果仅把感受荷兰白天充满自由美丽的田园风光作为教学重点,这显然是不够准确的。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充溢在字里行间那浓浓的田园诗情值得学生细细品读,优美的词句值得学生积累。教学时,教师应以读促悟,让学生读懂内容,读出画面,品味诗意,感悟诗情并体会作者有详有略、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遣词、描写的准确。因此,揣摩品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田园诗情的才是教学重点,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这样开发的教学内容才能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体悟到作者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精妙。这样的教学,才是瞄准语言的教学。只有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才能让课堂洋溢出浓浓的语文味。

四、精巧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这对优化语文教学无疑将会起着促进的作用。但多媒体对语文教学来说是把双刃剑,它无法代替我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一支粉笔一本书,同样能把语文教得精彩纷呈,信息技术应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精致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应用要以有效性为基本原则。

特级教师王晓春老师在执教《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根据教学目标和课文本身的难点,有效地运用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较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王老师抓住大瀑布今昔对比的句子,通过朗读、品评等方法,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形象和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通过图片、录像和配音等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体验;在语言文字的空白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说话和写话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再如,一位教师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时,聚焦于“醉里吴音相媚好”,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师:老两口真的是酒醉了吗?

生:他们是因屋外的美景而陶醉。

生:他们是因儿子们的懂事孝顺而陶醉。

师:是的,老夫妇是因这美好安宁的生活而醉。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诗句感受一下。

(配乐朗诵)

师:静静地读,静静地想,诗中的文字幻化成了一幅幅图画,是酒醉,更是陶醉;是人醉,更是心醉。实际上,醉的不仅仅是翁媪,还有一个人——作者辛弃疾。辛弃疾为什么而醉呢?

生:为这家人的安宁生活而陶醉。

师:翁媪醉在能安居乐业;辛弃疾醉在这一家人能够安居乐业。

(教师出示《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配乐,学生自由读。学生想象画面,体会不同之处)

生:我看到了战场上厮杀混乱的场面。上首词描写的是一种宁静和谐的图画,让人感觉到非常悠闲自在。

师:辛弃疾是一位边塞诗人,又是一位抗金将领。他一生主张抗金,以至酒醉时还在想着战场杀敌的情形,但他一直得不到重用。偶然看到了这么一幅村居图,他有感而发,便创作了这首《清平乐 村居》。再次看到“醉”,你们想到的还是酩酊大醉吗?你想到的是什么?

生:前一首词的“醉”是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心醉,这首词的“醉”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

师:“醉”体现的就是辛弃疾的一种情怀,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心系天下的情怀。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抓住“醉”这一词眼引导学生理解“醉”意。这样,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朗读品味,感悟到文字背后的意思,体会到诗人的情感。特别是最后一个拓展环节——出示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将之与《清平乐 村居》进行对比阅读感悟。这样的教学,以一首词带出另一首词,将古诗词教学引向了更深处。

“教材只是个例子。”在精致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握教材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努力钻研教材,努力把握教材对知识、技能的编排体系。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致教学。

[1]王晓春.精致教育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吴忠豪.从“教课文”到“教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3]朱晓进.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责编 韦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28-007

猜你喜欢
编者教学内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背课文
编者语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