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

2015-03-01 12:00李雅楠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话语受众

李雅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

李雅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对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和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通过电视新闻评论员的鲜明观点引发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的节目形式。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转变的体征,以及转变的动因从而具体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构建,以及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趋势转变进行探讨。

电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受众感知;形态特征;新闻言论

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30余年,也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诞生、发展、探索实践的30余年,在节目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评论语言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总结而言,这些都是在社会话语环境变化的影响下话语的转变。电视台作为节目的制作者,更是社会舆论的反映者,节目中评论员或主持人需要评论运用自己的分析得出观点,从而帮助电视受众认识新闻背后的真相。

一、我国早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特征

纸媒是早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内容的基本来源。直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于1994年创办《焦点访谈》之后,一些地方台也开始开办一系列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国电视新闻评论意识才开始渐渐觉醒。这个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就话语的主体而言,传播者的本位意识过强,节目中主持人的唱片评论稿太过书面化,没有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形式,完全就像是主持人在读报纸。第二,就话语内容而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较强的国家意识,以及精英话语较多,有较强的政治宣传的作用。第三,就话语的方式而言,因受到政治环境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播出之前必须拥有措辞严谨的文字稿,镜头前除了播音员需要出镜,记者是不用上镜的,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基本形式依然是节目主持人的照本宣读。第四,就话语的形态而言,我国新闻媒体具有严重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现反映自身利益的同时,起着引导受众思想的重要作用。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先交流视点、考虑传播的内容,再思考如何推广并蔓延到观众,从而引起观众的注意力。

二、我国新时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特征

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环境和整体话语环境的变化,中国的电视媒体开始发展和创新,创建了一个新的新闻传播格局。电视新闻评论从新闻传播的思维方式、播报理念、新闻话语形态、报道内涵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改变。在2009年央视新闻改革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更加丰富的节目类型、更广泛的话题议题,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以及日益多样化的话语表达的特点,总体的话语特征呈现以下四个趋势:第一,话语主体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发展现代传媒已成为必要的传播手段,这是媒体的概念逐渐移动以观众为中心,新闻传播的话语逐渐由原来的共性传播转变为个性传播。第二,话语内容的新闻性与时效性增强,进入新世纪以后,媒体存在的自治和自我融资途径逐渐演化的思想,新闻传播理念也在发展中更加注重新闻性与时效性的研究。第三,新闻权利话语向身份话语转变,具体表现在节目从原来的以传播者为本体意识,从而转变为以受众为本体意识,节目开始从受众的角度挖掘新闻传播信息,再将媒体对事物的理解及看法融合在节目中,最后将媒体的声音传递给受众。第四,新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即使是涉及国家层面的硬新闻,也从一个受众的视角展开平民化的评论,以达到“硬新闻,软播出”的观点,以减少媒体节目和节目听众之间的距离,避免过于明显的官方语言和说教。

三、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变化的原因

新闻媒体的介入姿态和方式是新闻话语的本质体现,其中新闻媒介的介入姿态和方式的改变影响着新闻话语的变化,节目话语的转变不是偶然性的,而是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受多方面社会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而产生的,所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受到特定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的作用。具体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有以下四方面的影响:第一,新闻政策的影响。近年来为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对新时期的新闻宣传的精神,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大了对民生类新闻的报道量,地方台纷纷推出符合自己地域特色的民生类新闻评论节目。第二,社会文化的影响。21世纪后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前进,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价值化,以及文化的意识也随之多样化,社会机构的不断分化导致不同的利益群体存在着多样的价值观。第三,经济改革的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转型,传媒的大环境随着经济转型发生巨大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电视新闻媒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第四,面对媒介融合的新媒体环境,科学进步的飞速发展和影响,以及网络电视、数字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对传统电视的冲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始注重增强节目与观众的互动,节目的参与性也开始备受关注。

在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和变化,电视媒体也随之改变,进而影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对公共话语的构建。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不断发展中,我们需要注重节目的时效性、贴近性,在话语方面要以受众为主体,话语内容具有多样化,话语的形态真实生动,具有亲和力。

[1] 李琦.困惑与突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与前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2] 杨东霞.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以CCTV《新闻1+1》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2.

[3] 王汝平.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问题及出路[J].青年记者,2014(08).

[4] 丁玲华.电视新闻言论的形态变迁[J].新闻爱好者(半月刊),2011(12).

[5] 张禹.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7.

[6] 李春生.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话语转变[J].新闻研究导论,2015(08).

G222.3

A

1674-8883(2015)18-0168-01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话语受众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