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迎春
(兰州石化公司 新闻中心《兰州石化报》,甘肃 兰州 730060)
浅议纪实摄影的界定
田迎春
(兰州石化公司 新闻中心《兰州石化报》,甘肃 兰州 730060)
进入读图时代,纪实摄影这种以图片对事件人物进行叙述的方式,成为报纸发展的路径之一。但纪实摄影的表现手法究竟如何界定,学术界至今未有定论。本文尝试对纪实摄影的分歧进行梳理并对纪实摄影的表现手法进行界定。
纪实摄影;实性;抓拍;摆拍
(一)“纪实摄影”概念的由来
1935年,美国农业安全管理局聘用30多名摄影师赴灾区以真实记录方式反映当地状况。1936年,经济学家罗伊·斯特瑞将这次拍摄活动命名为“Documentary Photography”。[1]
1984年,《国际摄影》编辑王惠敏为国外某一种摄影样式起名为“纪实摄影”,后与“Documentary Photography”相对应,在国内普遍使用。
“纪实摄影”中文翻译的争议一直持续到今天。我们认为,吴新元在《硬伤不再,并非误导》一文中,对“Documentary Photography”翻译为“纪实摄影”的正确性,给予客观公正的阐述。吴新元认为,“纪实”并不完全等于记录,“纪”字与“记”字有明显区别,“纪”字有人为选择、归纳整理的意思,而“记”字则是不加干预地记录的意思。[2]因此,纪实摄影是指经过拍摄者选择之后的,以图片形式记录某一段历史的真实情况,引起人们关注并引发深思并作为珍贵资料得以保存。
(二)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区别
在选择范围上,新闻摄影强调反映具有新闻价值或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而纪实摄影则可包括经济、政治、人文等。在时效方面,新闻摄影强调尽可能争取事件“现在进行时”,而纪实摄影则不受时效性约束,可以说,今天的新闻摄影可能成为明天的纪实摄影。在艺术性方面,不同于新闻摄影的强烈客观性,纪实摄影更强调艺术性,强调拍摄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主题选择、构图、拍摄方法上,可使拍摄者发挥更大空间。在内涵方面,新闻摄影侧重从客观角度反映新闻事件,而纪实摄影则附有拍摄者的目的性,通过图片令人深思并留有想象余地,这一点可以从解海龙的代表纪实摄影作品——希望工程《大眼睛》看出。
(一)传统纪实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理论
1952年,“现代新闻摄影之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决定性瞬间》一书中正式提出“决定性瞬间”理论,即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
在决定性瞬间理论影响下,以抓拍为拍摄形式的纪实摄影对中国摄影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侯登科纪实摄影作品《麦客》为例。麦客是在我国陕西、甘肃、宁夏三区经常流动替别人割麦子换取微薄收入的一群农民。侯登科用十几年时间融入麦客们的生活,进行跟踪拍摄,记录下麦客的真实生活,为中国当代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留下宝贵纪录。
(二)“实验性”纪实摄影中的“摆拍”
与“决定性瞬间”理论为指导的传统纪实摄影倡导抓拍相对应,“实验性”纪实摄影摆拍的摄影方式一直被边缘化。
以美国摄影家“阿瑟·罗斯坦德”纪实摄影作品《骷髅》为例,阿瑟·罗斯坦德在树丛中发现了一个牛头骨,他把牛头骨移了几米,放在干裂的土地上进行拍摄。照片以强烈视觉冲击感渲染了当地旱情,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极大影响力。但就是那几米的移动,使该作品广受争议。
中国也出现过类似争议作品。“李京红”在1980年“自然·社会·人”影展中的展出作品《别忘了孩子》,以几个抽着香烟的少年为拍摄对象,反映了中国“文革”时期,时代动荡导致孩子缺乏社会关注与正确引导,当时受到观展人员一致好评。但当人们知道这幅作品是摆拍出来的,该作品又成为中国纪实摄影争议最大的名作。
德国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则坚持发挥摄影者主观性,运用摆拍方式,记录下当时日耳曼民族的脸孔及从脸孔中透露出的心灵,他的坚持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人像摄影家、时代脸孔的留影者,并被誉为“德国人性的见证者”。
中国摄影家宋朝则大胆运用摆拍和引导工友们在镜头前自由展现的方式进行拍摄,以不同于其他摄影者对矿工日常生活表面化的记录,展现矿工真实的内心世界。
实验性纪实摄影的问世,给大众带来了疑惑,纪实摄影是否能够运用摆拍手法?摆拍后的作品是否能够称之为纪实摄影?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抓拍过程中,被拍摄者是有极大概率在被拍摄瞬间知道有人在拿着相机对他进行拍摄,这种知情会直接反映到行为及面部神经。同时,拍摄者在抓拍过程中,也是经过主观内化后,有意识地选取角度选取内容进行构图后的拍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抓拍并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一种“相对的真实”。
其次,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曾说过:“瞬间性照片只能提供虚假的影像。拍摄一个正跌倒的人,你只能表现跌倒了的瞬间,而不能表现跌倒本身。”“实验性”纪实摄影的拍摄者正是以此倡导运用摆拍手段进行拍摄,从而以一个静止了的动作引导观众进入想象空间,达到对传统“瞬间”局限的突破,作品《厨师》《矿工》《另类人生》及其他“实验性”纪实作品能看出在“相对的真实”前提下,实验性纪实摄影能给人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与深思。
但是,遵循事物客观事实、表现“相对的真实”的摆拍,与造假式的摆拍截然不同。著名的战地摄影机记者罗伯特·卡帕的《阵亡的一瞬间》拍摄于1936年西班牙内战期间,曾震惊当时的摄影界,对后世影响极大,但在近几年被定为造假图片。历史学家证实,卡帕当年经过那个地方的时候,那里还没有开始战争。这幅有名的图片显然是经过造假式的摆拍后形成的,违反了事物客观事实,违背了纪实摄影最根本的原则。
由上所述,纪实摄影中的“真实性”,是指事物存在的真实性,不论是抓拍、摆拍或是摆中抓拍,只要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具有事物真实特性的,都可以被运用于纪实摄影的拍摄手法中。但是,杜撰场景的纪实摄影作品则是毫无争议地完全违反了纪实特性,是对纪实摄影或是新闻摄影一种真实本质性的违反,是在纪实摄影中被严令禁止的。
[1] 杨成文.中国当代纪实摄影风格之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吕珍.论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J419.1
A
1674-8883(2015)18-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