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课程内容研究

2015-03-01 10:57:21郑学良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课证融通课证职业资格

郑学良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2)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课程内容研究

郑学良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2)

课程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环节,其功能的发挥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存在重要影响。课程考试的改革必须与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改革相配套,将知识考核与综合技能鉴定作为课程考试的两大要点,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有效地促进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一、解读“课证融通”的含义

“融通”是将职业标准的要求融入到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之中,而不是简单地在专业教学计划之外另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同时,将职业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贯通,建立课程标准与技能鉴定大纲之间的桥接。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职业领域的能力与素养,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获得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资格的认定。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目前涉及到的职业资格证有三大类,二十几种证书。由于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的报考、复习、迎考都比较盲目。职业资格标准对学校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不明显,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往往存在“二层皮”现象。学历教育的考试方式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技能的倾向,很难客观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学校缺少高水平的“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互独立,教学计划以专业教育为主,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主要通过另行的技能培训获取,脱离了职业技能培养的初衷。

根据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分析专业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铁道运输类职业资格证书,在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中尝试“课程融通”的设计,教学效果良好。

二、“课证融通”课程建设的思路

分析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和工作内容,以实践为主线,以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式达到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为企业培养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组通过企业调研,对技术骨干、专家进行访谈,认真研究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及岗位群对技能的需求,以具体课程开发为例,进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研究。

三、课程资源的建设

1.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

职业教育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有能力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现实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个人发展需要,让学生具备继续教育的可能,为获得更有效的工作岗位及职业资格创造条件。

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是教育标准与企业标准相融合的纽带,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高职课程标准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关的企业标准相融合。

2.项目化教材开发

根据课程标准完成项目化教材的编写非常关键,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出版了《铁路行车规章》《铁路客运乘务员》(人民交通出版社)等教材。此外,还编写了《铁路核心知识技能手册》等校本教材。系列教材的开发,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3.教学团队培养

“课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学团队应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职业资格考评员培训、相关设备技术培训、下企业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指导水平。

四、“课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设计

进行“课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分别从课程标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点、岗位要求等方面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确定“课证融通”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知识对接、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考核评价体系等。下面以《铁路客运乘务员》课程为例具体说明。

1.课证基础知识的对接

铁路客运员(中级)职业资格标准对理论基础知识有明确的要求。具体包括客运的含义,客运员的基本技能包括接发列车作业技能,服务作业技能,不符合乘车条件的处理,违章携带物品的处理,包车、旅游专列处理,旅客运输事故的处理,安全注意事项等。《铁路客运乘务员》课程主要讲授:铁路旅客运输概述,铁路旅客运输,高速铁路旅客运输,行李、包裹运输,旅客运输组织的基本知识。因此,《铁路客运乘务员》课程和铁路客运员(中级)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知识理论部分是完全可以对接的。

2.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铁路客运员(中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明确规定铁路客运员岗位技能包括:候车室、站台、出站口、问讯处客运员作业内容及要求。因此,《铁路客运乘务员》课程采取项目化教学,并根据客运员(中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设计了班前准备、候车服务、站台服务、验票补票、问询服务、交班准备等10个项目。

3.实践操作技能训练

根据铁路客运员(中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实践操作技能的规定,《铁路客运乘务员》课程利用累计三周的实训教学周,分别对手工制票,行包计价,补收杂费、问询引导等四项操作技能进行强化训练。

五、“课证融通”课程建设的成效

1.优化了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的总评成绩采用项目教学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40%,项目教学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60%。课程的实习成绩采用项目教学过程实习考核占总成绩的20%,实训周考核占总成绩的50%,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占总成绩的30%。

2.强化了“双师”素质

通过与骨干示范高职院校相关课程教师团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邀请行业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课程主讲教师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等多种方式,课程教学团队在研究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反复推敲论证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进行了有效的“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课证融通课证职业资格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6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7:50
高校网络教学“课证融通”
山东青年(2017年2期)2017-05-20 09:53:50
基于课证融通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探讨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4:52
高职“课证融通,双轨递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28期)2016-07-15 05:16:20
高职旅游专业“工学结合,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