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云
(石家庄市二中实验学校 050051)
浅谈初中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白 云
(石家庄市二中实验学校 050051)
国家根据时代发展变化,教学大纲不断进行调整,尤其新课程标准的适用性更强,灵活应变操作能力也更强。当前教学中实践推行新课标力度明显不够。其中初中语文识字教学,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门课程。论文集中根据一线教学经验探讨教材中“集中识字”的编写技巧和编写特点,针对自己教学实战提出自己方法与技巧以交流求教。
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语文的教学体系不断变化,只是其核心没有任何改变,那就是“识字”,近年来,各种识字的教学方法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且各有各的优势,这反应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丰硕成果。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字多意,一词多解,虽说各种识字方法各有所长,但是学生真正运用起来,未必能够得心应手。所以说识字教材的编写,要适当为了初中学生取长补短,优化组合教材,减轻学生的负担,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来形成新的特色。[1]
1.以创新为目的,博采众长。初中新课程的改革引发出新的课程标准,给教师们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但是对于初接触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者而言,可能会有些我生疏。经过几轮研讨以后,发现新课标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能相互合作、相互鼓励上,以结果收效为导向。在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多种识字的方法集于一体,生动有趣,生动得演示出某个汉字的由来和记忆技巧。
2.创设意境为手段,富于激情。字理,即汉字的特点、造字的规律;心理,即学生认字的规律及身心的规律等。可以说,这两者不是相对独立的,是有机的结合体。所以,新编写教材者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在初中教学中能够达到讲解出字里的意境,应该达到这种程度,然后引领学生从意境中能体会出文字,让整个识字过程充满乐趣。在乐趣中进行学习,无疑可以提高初中学生识字效率。例如讲到“忐忑”一个词时,这个词一看从先造字法而言,就是一个会意字,表示心中上下不安的意思,然后再播放一首《忐忑》的歌曲,让学生听听这个歌曲的感觉,然后分析歌曲的意义也知道为什么曲作者把曲子命名为“忐忑”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集中识字,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认识几个汉字,最重要的是创设出美丽的情景,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轻松地识字,还可以得到美的熏陶。再比如,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其时应该在文章之外,多用一些其他艺术形式补充,例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或是刘和刚《父亲》,然后进入情景后,再进入课文,也不容易多了。教学内容应该以教材为依据,方法应该努力地贴近生活,让文字在学生眼里不再是单调的形体,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字的亲切、活泼,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可以像小学的时候玩过的猜谜语游戏那样,来进行猜谜识字,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增加对字词和印象。[2]
教师功夫下在课堂以下,成就体现在课堂之上。教育主体必须要领会编写的理念,正确把握教材的特点,创设出生动的情景。教学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设置,不必要雷同,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只要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得到中华历史文化的熏陶。以下是结合教学当中的实践提几点具体建议:
1.充分利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挖掘既有经验。在教学实战过程中,教师应该会领导学生主动体会和感悟课文中每个词语甚至每个生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每一个词语和真实的事物联系起来,然后想象真实的画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分析,探究每一竖行和每一个横行的联系,最后全篇的朗读课文。这时候,学生就不会只纠结于一个生字,或者一个词组了,脑海中会浮现出具体的地区,独特的风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更使得识字的教学更加有效。比如讲解《听潮》,其中王鲁彦在描写海的时候,为了达到用字准确,往往用了各种各样的拟声字,表达各种不同时间,不同力度的声音。有很多字比较生僻,讲课文时,教师应该先从全篇入手,先进行大体段落划分,划分是按照时间来进行。这样把大海的特征先基本框定,使学生不至于局限于某个生字而不能进行整体感知,然后根据感知对整体进行把握。然后再进行生字详解。虽然是初中学生,相对于高中、大学来说属于低年级学生,但是初中学生的认识领域也不是空白的,通过小学对文字的接触和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在初中的识字教育中不能坚持“一切从零开始”的原则,而要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去发现、研究新文字。例如新篇目余秋雨的《信客》中,“济”字前后出现了三次,首先是接济,下来是人头济济,最后是身体不济。在学到这篇课文之前,一定很少有学生能知道“济”字是个多音字,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对本文的教授,使学生能够记住这一点。分别向学生介绍,济字的意思,有帮助、好处、渡过、众多等多种意思。第一次“接济”中的济是“jì”,很容易理解济是帮助的意思。人头济济,中的济念“jǐ”,是众多的意思。至于身体不济,也不难理解和身体有关还有个“不”字,那就是不好了。因此“济”就是好处的意思。通过前后字音的对比,再用进行词组造句等练习,让学生对此知识进一步巩固。[3]
2.巧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场景。集中识字活动,识字量比较大,如果机械地识字、写字,学生们不但记不住生字,还会对识字产生疲倦,记忆效果会显著下降。因此,这个教学内容中需要教师根据新课标指导,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场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们对生字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家乡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来组织教学。家乡是东北地区,教师便可让学生描绘大雪纷飞的景象,教师在学生介绍其家乡美景的时候,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学生所讲的那些事物,还可以运用动态的图片演示北方下雪的过程,远观、近看,让外地的学生也能感受到陕北雪景的美。然后再让学生用三个简单的词语描绘一下自己家乡冬天雪景的最大特点,和由此联想到的一些事情和人物。对于其他地区的情景,除了当地以外的学生都比较陌生,这样的话,教师可以适当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多媒体演示,争取让每一个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领悟到课文的精髓了。如朗诵到: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这个情节的时候,再播放录像,呈现出生动的画面,微微吹着的西风、在夕阳即将落下山峦的那一刻,崎岖、破旧的古道上一匹枯瘦的老马在缓慢地前进着。如此凄美的画面,一定可以使学生们陶醉其中。然后让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高低起伏中感悟文章的美感,领悟汉语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不管使用是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都要能使学生感兴趣,促使学生参加,从而提高识字效果。
总之,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学手段变得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了,但万变不离其宗,正确理解文章的表达,教学方向就不会出错问题。在初中教师由于各地差异比较大,都要认真分析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怎么样的方法才能更有效,不断实践,不断探索。
[1]李晓宇.我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尝试[J].内蒙古: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9).
[2]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3]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