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规则性游戏在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及开展途径

2015-03-01 10:57:21贺对对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规则性游戏规则同伴

贺对对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第一幼儿园 内蒙巴彦淖尔 015400)

论规则性游戏在幼儿同伴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及开展途径

贺对对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第一幼儿园 内蒙巴彦淖尔 015400)

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活动,规则性游戏主要是有组织的集体游戏,需要每个个体间协同活动,是以突出游戏的规则性,旨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专门的游戏活动。同伴关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幼儿 规则性游戏 同伴关系

一、当前幼儿园规则性游戏开展中存在问题

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社会要想有组织、有秩序并能健康地协调和发展就应该有完备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风俗习惯、道德法律和价值标准等社会规则。而遵守社会规则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儿童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儿童的规则意识也影响到整个社会规则的建立和遵守,规则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发展,但目前由于幼儿自身规则意识薄弱,教师不良指导等原因,幼儿园规则游戏的开展存在诸多的问题。[1]

1.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规则意识淡薄,难以遵守规则

在规则游戏进行中,执行预先制定的规则是游戏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师坚持要求儿童执行游戏规则,同时利用同伴和集体的影响坚持执行已经定下的规则,是游戏中的重要环节。执行游戏规则使儿童有集体意识、规则意识,促进幼儿更好地与同伴相处,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更好的发展同伴关系。

幼儿意志发展的特点是自律性、自制力差,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活动以游戏为主,环境多是轻松活泼,没有压力。无论是上课或是游戏,都不具有强制性,行为规范不必样样遵守,上课时段和下课时段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些原因使得幼儿不能执行游戏规则。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或者是对道德认知能力不够的儿童,不太能遵守以制定的游戏规则,加上由于幼儿对外界事物敏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加之幼儿自制力差、规则意识淡薄,这就导致了幼儿在规则游戏中不适应,难以严格的要求自己遵守游戏规则,规则游戏不得正常进行下去。[2]

2.部分游戏的规则和内容落后于当前实际,游戏难以进行

在实际的游戏活动中规则游戏的规则往往都是预先制定的,有的是教师根据多年的经验制定好的规则,有的是则根据书本的要求制定的规则。但是在规则游戏的进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规则制定不够完善、规则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规则不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使已经制定的规则没有办法执行,这时就导致幼儿无法完成指定的规则计划,或是完成困难。使得规则游戏无法进行下去。

由于规则游戏较少更新较慢,许多规则游戏都是较为传统的,有些已不能适用于新时代的幼儿园教学。新编的规则游戏由于创编者能力不足、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等限制,使得其所创编游戏无法正常进行,发展下去。

3.教师在游戏指导中缺乏激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幼儿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合理运用规则游,促进同伴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进步,为儿童以后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良好发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园开展规则性游戏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是幼儿进入社会的第一站,幼儿开始有了最初的同伴关系,学前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良好的环境促进规则游戏的开展,使教师可以更好地应用规则游戏发展幼儿同伴关系,使儿童能够更好的生活、学习,促进幼儿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1.调适游戏的规则与内容,使其符合当前实际

在游戏中预先制定的规则和内容总会出现这样那样不适合的情况,比如规则不够完善、规则不适合儿童的年龄、内容比较落后不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等,这样的规则使游戏无法正常的进行下去,必须要修改规则和内容。对此,教师在游戏进行中要重新制定和马上修改不利于游戏的开展的部分规则或者内容,在修改规则时应该以不破坏游戏进行为原则坚持执行已经制定的规则,巧妙地利用预订规则时没有涉及的空隙,使游戏顺利完成后再修改完善规则。在修改内容时要剔除与时代相违背的内容,保留在今天依然有意义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的规则游戏符合时代的需求。

2.教师以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帮助幼儿正常开展游戏

教师在游戏中是是参与者、指导者,不是观望着、权威领导者。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规则性游戏,让幼儿了解规则的意义,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学习行为规范。可以使幼儿逐步具有“去自我中心”的能力。在游戏中通过教师反复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对待幼儿公正公平。在幼儿心目中,游戏规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为这时的幼儿处于道德的“他律”阶段,在他们心目中规则象征着权威。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规则性游戏,着重让幼儿了解规则的意义,从而学会遵守规则,内化规则意识。

3.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顺利开展游戏

和谐的师幼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作为教师,重点是要尊重幼儿、热爱幼儿、信任幼儿,尊重、热爱、信任幼儿,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和幼儿产生自信、自主、自尊的重要基础。教师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信任幼儿和宽容幼儿,不仅让幼儿感受到爱,还要让幼儿学会爱。在此基础之上,努力追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建立和谐的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后是幼儿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分享他的快乐,化解他的苦恼,这样才能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师幼关系和谐,教师教授知识、开展游戏活动时幼儿才能积极参与,对于教师要求能积极配合,对于游戏规则也会积极遵守,规则游戏得以开展顺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参与、配合,获得游戏效果的最大化。和谐的师幼关系,也促进幼儿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幼儿间同伴的良好发展。

综上所诉,随着规则游戏的日益频繁,幼儿逐渐了解到同伴所拥有的权利,并借助于其他孩子的行为来评价自己的行为。随着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还能逐渐了解到群体交往中的各种规则,培养起与同伴交往所需的合作、谦让、助人、宽容等良好的社会行为。所以说规则游戏对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社会性发展水平和同伴关系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为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1]雷湘竹.学前儿童游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岳训涛.儿童社会规则认知特点与游戏规则意识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2(09)

猜你喜欢
规则性游戏规则同伴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42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非熟练汉英双语者英语过去式的加工机制研究
游戏规则
新时代下武学创新需重视其历史性、游戏性、规则性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规则与非规则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对比分析
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