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蓉
(宜昌市高新区白洋中学 湖北宜昌 443208)
引流行歌曲进音乐课堂 促中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付玉蓉
(宜昌市高新区白洋中学 湖北宜昌 443208)
“苦涩的沙,吹动脸庞的感觉……”上个世纪末,歌手郑智化的一曲《水手》风靡校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中学校园,适合中学生的音乐,处于贫瘠、蛮荒的状态。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十多年也是弹指一挥间,现在的中学校园,是不是都已然是学生歌曲”满校园了呢?事实,似乎并不让人乐观。
反映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心声的歌曲仍很少,更鲜见有被中学生传唱,甚至,在音乐课堂里,学生们能放声歌唱的热烈场面,也不多见。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多年中学音乐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有这样三个原因
首先,学生对现行音乐教材中的许多歌曲兴趣不高,教师又不敢轻易地把时下热唱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而且,中学音乐课中安排的欣赏教学比重又相对偏大,占用了更多学生学习歌唱的时间和机会。
其次,中学生普遍存在课业压力大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歌唱热情。
再者,进入青春期,很多同学不愿在公众场合开口唱歌;课堂上,更是含蓄有加。
那么,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应该如何教他们唱?唱什么?中学音乐课,如何真正落实艺术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笔者。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歌唱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歌唱的积极性和演唱的自信心;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如何改变上面所说的现状,让中学生真正唱起来,笔者做了这样一些有益的探索——
要让学生唱起来,初中音乐教师首先应抓住每年初一新生入学的时机,充分了解他们进入这一阶段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适时的引导和鼓励,消除他们唱歌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现状,每学年的第一节音乐课,笔者总是用一节课的时间,为他们讲授流行音乐,如:什么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类别等。鼓励他们多听健康的流行音乐。
为学生创造更多歌唱的机会。如开展课前集体歌咏活动,结合节日、纪念日举行全员性的歌咏比赛等。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们保持和延续小学时的一些歌唱习惯,让歌声伴随他们继续快乐地成长。
笔者还从小学音乐老师那查找了一些学生喜欢唱、经常唱的歌曲。如《鲁冰花》、《光阴的故事》等,还有诗词歌曲(因为小学里建有经典诵读社团,学生也学唱了一些)毛泽东的《水调歌头 游泳》等。这样,小学音乐与初中音乐衔接后,学生有了敢于大声唱的勇气,可贵的童心得以保持和延续。特别是有些学生依然保持着小学舞台表演的模样,边唱边舞,一副沉浸其中的神情,无疑使音乐课堂高潮迭起,顺利地过渡到初中音乐学习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唱起来,而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更多的是流行歌曲。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时刻熏染着学生的视听。很多流行歌曲,亦是正能量。那么,让学生们盲目地随媒体学唱流行歌曲,不如把流行歌曲有选择地引入音乐课堂的教学,以此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特别是经过多年发展演变,流行音乐已有很多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激励人们积极向上,适合在校园中推广的。
现行中学音乐教材,已经一定程度地引入了像《少年强》、《菊花台》等流行歌曲。当音乐课堂上响起《少年强》时,动感的音乐,奋进的歌词,让学生百听不厌,越唱越投入。唱《中国话》时,有趣的绕口令,挑战了学生的口舌,陶醉于中国文字的精深魅力中。唱《菊花台》,朗朗上口,略带忧伤,学生不受高音的困扰,甚至还在歌唱时模仿周杰伦的舞台表演,韵味十足!
但是,笔者认为,这还做的不够。当一首流行歌曲被收录到中学音乐课本,再发行至学生手中时,或许它已失去其流行的时效性,和对学生们的影响力了。所以,应该提倡教师将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动态化,随时把最新流行且内容积极向上的歌曲引入课堂,激发学生们学唱的欲望。
如学生热衷的许嵩、周杰伦的歌曲,不仅歌词意境优美,而且音域适合变声学生歌唱;《中国新声代》推出的余家辉、谭芷昀等人将一些民歌改为摇滚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这些童星,年龄与初中生相仿,舞台表演落落大方,歌曲处理恰到好处,对于学生的歌曲学唱和表演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每年春晚中独唱歌曲,也不乏优秀之作,如小虎队的《爱》、张丰毅的《中华好儿孙》、黄渤的《我的要求不算高》等等。这些歌曲传递的都是社会的积极面。引导学生聆听,可以传递蓬勃向上的力量!故而在音乐课上,适可而止地用好流行歌曲,让我们的中学音乐课堂真的活起来!
当前,真正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校园歌曲依然不多,我们期待着校园歌曲多一些,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支持校园歌曲的发展,同时提高对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要求。
以流行歌曲为载体,激活音乐课堂,提升歌唱教学的质量,这应当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同时,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兼顾欣赏、练耳、视谱等,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知识,真正走进音乐的殿堂。
对于流行歌曲,应该更客观地认识它。学生们喜欢流行歌曲,就会希望把它们唱准、唱好,甚至唱得像歌星一样。那么怎样才能唱准、唱好?可以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渗透正确的演唱方法,如姿势、呼吸、发声等。你会发现,此时学生们都能专注地听,用心地练,提高演唱水平自当水到渠成。
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尺度,要由浅入深,因人而异。有些内容可以降低要求,有些难度可以不要求每个人都能达到,如歌唱的发声和共鸣。如音乐教材中的“随心唱响”中的《红旗飘飘》等,笔者都只让学着唱其中的片段部分。
我们都知道,歌唱本身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元素,流行歌曲的歌唱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其歌唱使学生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能力等。
在学唱歌曲《彩色的中国》、《雪绒花》时,学生们会发现,这些都是三拍节奏的歌曲,就可以借此让学生对三拍歌曲有一个较充分的认识,甚至可以把交谊舞的“三步”结合进来进行教学,体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以丰富的手段把学生们的歌声真正激活。
歌曲的弱起、切分音等节拍在流行歌曲中是常见的。学生们为了把歌曲唱准,会很努力地进行练唱,在唱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能够掌握一些较难的节奏。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背唱他们最喜爱的歌曲中,最好听段落的歌谱,甚至背写。这无疑对培养学生们的视唱和识谱能力很有帮助,而且如果引导好,都可能在学生们乐此不疲中完成。也就做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识谱教学“顺带着”。
所以,“该学就学(流行歌曲)该唱就唱(流行歌曲),年轻人就要开朗奔放……生活需要七色阳光,年轻人就爱放声歌唱……”。让流行歌曲为我所用,真正促进中学生音乐修养的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