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226100) 唐 娟
心理学指出: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以开掘、真情都得以催发,智慧就会唤醒,他们变得更加聪慧、更加灵动。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引导学生感悟母语的魅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与文本、教材、作者有效对话,使每一个学生都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让每节课成为师生、文本情感共鸣的历程。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课就是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紧扣文章内容,‘动情诵读、静心默读’;语文课就是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紧扣文章内容,‘圈点重点,反复感悟’,发现语言文字的秘密。”可见,感悟文本,需要我们带领学生细细品味文字中的关键词。
师:《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老人的经典作品。孩子们,冰心老人的文字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们感受到爱,你感受到了吗?
生1:读了课文,我觉得颐和园的门成了“大魔术匣子”,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孩子就像一颗颗闪闪的五彩缤纷的星星从魔术盒里迸发出来。这样的文字真是快乐。
生2:冰心奶奶爱大自然,在她的眼中,那些花儿也像孩子一样,“欢唱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美丽的四肢”。没有爱,那些花儿是不会那么有活力的!
……
教学中,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感受到了冰心奶奶甜甜的快乐和浓浓的爱。鼓励学生细细品味文字,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情感,让他们沉迷于文字中,被文字所吸引,他们就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师生的对话应该紧紧围绕教材,围绕作者的情感,师生的情感应该是不游离在文本之外的情感。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为了让学生和作者有效对话,我精心设计PPT,让学生随作者张炜月一起感受母亲的伟大:第一次抱母亲,“没想到我妈这么轻”“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为了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表达的深刻情感,我引导他们做了一道加法:“我+妹妹+100多斤的重担+翻山越岭+年复一年+总是+……=( )”从而引出母爱的伟大。
接着,我在毛阿敏《烛光里的妈妈》的音乐背景之下出示一张张照片,深情讲述妈妈的艰难和痛苦,幸福与快乐。一张张图片依次走过,教室里静极了。音乐继续,图片继续,我一抬头,赫然发现有学生的眼眶内一刹那间充满了泪水……
联系学生的成长实际,用激情的语言进行渲染,学生很快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我们仅仅将语文课的学习落实于文字分析中,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展开想象,走进文本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师:孩子们,《“蚁国英雄”》是一篇让人震撼的文章。游客不小心使草丛起火,草丛中早已是“黑压压一片”。突然,蚂蚁们扭成一团,像对面河岸突围——可是“蚁团滚动,但蚁团却不见缩小”。读着,读着,你们眼前仿佛看到(听到)(闻到)了什么?你想问(说)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熊熊大火,但是蚂蚁们紧紧抱成一团。我想问,外层蚂蚁,被大火焚烧,难道不痛吗?
生2:我仿佛听到了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裂开的声音。我想问,蚂蚁呀,蚂蚁,是什么力量让你对那熊熊烈火竟然无所畏惧?
……
我相信,经过想象,小小的蚂蚁已经让学生们看到了生命的伟大;我也相信,小小的蚂蚁所谱写的这一曲“生命的壮歌”已唱响在学生们的内心;我更相信,学生们对生命的敬畏也已慢慢融入他们的血液中……
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特别重视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互动和智慧碰撞,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得到不断地建构提升。关注语文课堂上的情感共鸣,让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像一泓泉水流进学生的心田,像一曲牧歌回荡在学生的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