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的历史路径

2015-03-01 08:30裴亚楠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文化

裴亚楠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的历史路径

裴亚楠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当今社会追求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繁荣富强的中国发展的主题,也是世界发展的主题。如何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十分重要,中国为了谋取发展和民族富强,做出很多历史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并形成各种富强观。故此,有必要对富强历史各个阶段的概念展开深入系统的分析。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富强 历史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中的富强观

根据马克思理论,富强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同追求的目标。他们认为,物质利益及其实现是任何社会主体活动的主要动因,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保障,如果缺乏物质保障,就使得人们因为争的社会必需品而引发争斗,这样就会阻碍人的自由发展,使得社会不能够正常发展和进步,从而导致社会的混乱。因此要想消灭阶级就需要不断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进步,就需要促进国家富强,这样才能消灭腐朽的东西,才能够减少贫穷,防止贫穷由于争夺社会必需品的战争而扩大化和普遍化。马克思主义十分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要想做到国家富强,就需要做到实事求是,要有实干精神,坚持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和改造原有技术,优化生产关系,为国家的富强而不断奋斗。[1]

二、列宁主义时期富强观

列宁的文化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对苏联带来了很重要的影响,在列宁的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使得苏联整体文化素质有所提升。同时列宁在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之上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文化体现进行了理论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进行发展和创新,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与俄国革命实践情况与国情的联系,创造出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文化建设理论,这个理论重点针对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对其文化发展和国家治理提供了参考和帮助。列宁主义时期富强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民主建设、社会和谐、生态改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等方面。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放在重要地位,促进了落后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的发展。[2]

三、毛泽东时期的富强观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一代领袖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不停探索国家的富强道路。虽然终其一生也未能将其实现,但是毛泽东的富强观念和思想依然是中国人探索国家富强道路的里程碑,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古代中国曾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但近代中国,却沦为了受尽帝国主义凌辱、践踏的阶下囚。这使毛泽东深刻意识到:要想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与自由,必须先要构建一个富强的新中国。毛泽东认为要想充分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需要不断发展生产力。同时他还站在国际视角上来看富强,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为世界的发展和富强做出贡献,应该坚持不断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做到改革与革命,能够促进国家富强,为世界繁荣做出大国的贡献。毛泽东简短的话,寓意丰富而明确,他阐明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应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的途径。有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科学指导。毛泽东的富强观也有了根本的改变。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毛泽东开始把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起来。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状况下,必须排除那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救国路线,从中总结出了实现国家富强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四、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的富强观

1.邓小平的富强观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了一个发展中的中国。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引发了中国农村的剧变;1979年,广东深圳演绎了春天的故事,引领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1992年,一位老人引领中国破除了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议,使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邓小平富强观以“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为主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邓小平时代也发现了过去未发现的经济规律,克服了历史的局限性,坚持实现共同富裕、国家富强的梦想,对过去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对于生产方面的教训进行总结和反省,积极推动改革开发,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深化改革,为中国的繁荣富强指引了道理。[3]

2.江泽民的富强观

新世纪以来,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升至世界第二位,我们的农村免除了缴纳2000年的“皇粮国税”,粮食实现了9连增;我们的工业发展成为世界工厂,正在由“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我们的社会保障逐年提高,正在实现全民覆盖;我们的铁路修上青藏高原,可以坐着火车去拉萨……

江泽民的富强观是对邓小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认为,要将发展作为执政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胡锦涛的富强观

在胡锦涛的富强观中,强调走科学发展道路推进国家富强成为了主旋律,面对当今贫富差距、能源、环境等因素制约了经济发展。胡锦涛的财富观立足于这些制约因素的消除,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兼顾人和社会、人与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4]

4.习近平的富强观

在习近平的富强观中,“中国梦”是最好的体现。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了政治光明。在中国梦的财富观指引下,全 国人民共同 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不断加强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创造,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结语

当今的中国,我们离富强的目标更加接近,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信心满满。要充分理解各个阶段财富观的精神与内涵,不断地为我国繁荣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1]胡海波.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0-05-01.

[2]郑东艳.列宁文化观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4-05.

[3]杨磊;徐珊珊.毛泽东的富强观[J].管理视窗.2012-04-08.

[4]顾海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7-14.

姓名:裴亚楠 学校:西北民族大学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国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