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师要做学生心理养成的领路人

2015-03-01 08:30王文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5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偏差人格

王文霞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城南校区 江苏建湖 224700)

思想品德教师要做学生心理养成的领路人

王文霞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城南校区 江苏建湖 224700)

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两个重要的交叉领域,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思想品德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学生心理养成的领路人。

思想品德 学生 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强调:一个健康的人,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算拥有真正的健康。《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也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才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才能有健全的人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能不能适应挑战,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初中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做到既对学生的当前负责,又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因此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现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谈谈个人的看法。[1]

一、充分调查,掌握实情

教育要收到理想的实际效果,就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收到理想的实际效果,就必须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准确地诊断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因此,教师就要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笔者主要采用的方法具体由以下几种:

首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是其思想状况、心理状况的真实表现。现实中,多数初中学生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两性关系,从而出现所谓的早恋和青春期畸形心理;有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因学习成绩上不来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因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法强烈不满而产生的抵抗情绪及逆反心理……所以要想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就必须走到学生中去,多和学生接触,在和学生的接触中观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从而掌握他们有关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为从中分析出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做好铺垫。

其次要加强交流。初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关键阶段,因而他们在某些方面就显得有点半成熟、半幼稚乃至半懂事半不懂事,同样他们的心理素质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特征,其心理活动则表现为既丰富又矛盾。主要表现为: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不平衡;人际关系不协调;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不平、认识能力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正常接触的同时,多与学生平等地真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以了解他们心理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最后要正常联系。学生在校的表现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来了解,而学生在家庭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则需要教师与家长保持正常联系。在与家长联系过程中,老师需要的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具体实例、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其全过程,这样便于老师客观分析学生的具体状况。

二、仔细分析,准确判断

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表现是形式多样的:有的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有的反映出学生的能力状况,有的反映学生的性格特点,有的则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状况,等等。对于学生的特别行为表现,老师需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并且准确地作出判断。

首先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需要辩证地进行分析,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不能简单地说好与不好、对还是错。其次需要通过分析,恰如其分其进行判断,即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简单化,把不同的问题统统归结为思想道德问题或心理问题。同时老师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要符合青少年年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最后需要采取措施对学生产生“强化”刺激。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格是可变的,并且这种变化是终生不断的。而变化的原因在于人的一生中的环境改变。因而,思想品德教师只要把握强化程序,运用恰当的强化物,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运用强化理论,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诸如守纪,关心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等等时,我们应及时强化、赞赏、表扬、表示关注、抚爱或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这些适当的强化物,使他们产生愉快感,来巩固这种良好行为。教师通过抓住学生身上点点滴滴的良好人格表现,及时强化,以逐步形成其健康人格。[2]

三、加强跟踪,促其践行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可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层次,各层次需要直至自我实现需要都得到满足,那么其人格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最完善的境界,否则就会产生某些人格缺陷。在正确引导学生的同时,老师不仅要求学生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去,而且还必须持续地进行跟踪,对他们进行及时地监督与检查。一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监督,看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老师教育的要求,是否还存在着偏差;二是对存在的偏差要及时进行纠正,告诉学生存在什么偏差,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偏差以及怎样纠正这些偏差。

当然心理教育不等同于思想教育,更不同于知识教学,这需要老师真心地与学生交朋友,需要老师做大量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我们老师善于观察与思考,勤于教育和引导,一定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健康成长,学生的心理素质一定会大幅度地提升。

[1] 赵秀菊,张昌运.学校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年20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偏差人格
选择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关于均数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