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化:一个正引起高职院校重视的文化类型①

2015-03-01 07:41朱永坤
现代教育管理 2015年8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朱永坤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专业文化:一个正引起高职院校重视的文化类型①

朱永坤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高职院校进行职业教育的最基本单元是专业,专业教育必然是包含专业技术技能和专业文化在内的全面的职业教育,专业文化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专业主要依据职业分工和行业分类而设置,行业文化对专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高职院校在进行全面职业人才培养时,应特别强调专业文化的重要性,重视行业文化对专业文化的影响作用。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行业文化;关注

一、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提出

(一)文化育人的时代要求

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为了区别本科院校、避免其成为结构相同的“压缩饼干”的弊端,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突出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强调高职教育“技能本位”特色,曾经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无限活力。然而,由于过于突出“技能本位”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就业导向,就业质量反而不高;过度强调技能培养,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高职教育在强调工具理性时不可忽略价值理性。而实现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文化育人”的角度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文化育人的核心和主要实施途径就是“专业文化”育人。因为高职教育是通过具体的各个专业来实现人才培养的,专业是高职院校最小的完整育人机构,被视为学校的“细胞”,因而专业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机单元,是文化育人的基本途径。

(二)实践考评体系的狭窄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了从重规模向重质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文化育人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途径。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作为其子系统的专业文化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一般将专业建设水平作为衡量其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在这一指标体系引导下,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过分重视师资队伍、课程、实验实训条件、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等与评价指标相关的因素,而专业文化这一无形的文化资本往往被忽视。我们知道,文化资本在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贡献是无形的、后发的和持续性的。专业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尤其要受到学校的重视。随着行业对人才需求内涵的提升,高职院校已从单纯注重培养学生技术技能转向注重职业能力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强调培养知识、技能、健全人格、科学的世界观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职业迁移能力的人。显然,仅靠专业课程是无法实现的,而是要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文化的教育和陶冶来造就这样的人才。

(三)专业教育与行业文化脱节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在课程开设和实训操作方面都比较重视行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然而对专业

教育如何适应行业文化却重视不够,甚至忽视,最终导致学生走出校门后不能全面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不懂得行业规范和准则,缺乏职业道德,最终很难在行业内有所发展,成为“工具人”。因而,专业教育必须引入行业文化,实现由行业文化主导的专业文化教育,其实践意在于对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训练之外,还要求学生习得相应行业的历史、价值观、精神、信念、规范和道德,将教育关注的焦点从单方面的技能扩展至行业的文化层面和学生个体职业生涯的整个历程。

二、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理解

(一)概念辨析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不同专业所形成的文化体系,是处于一定学校文化背景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高职院校是通过学校设置的各专业来实现人才培养的,各专业是学校内的不同文化组织,其文化具有组织文化特性,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专业之间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决定了专业文化的差异性。高职院校专业文化与研究性大学专业文化不同,其区别在于:高职院校专业文化主要源于社会中的行业文化,而研究性大学专业文化主要源于学校学科系统所固有的学科文化。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不同专业在不同性质的院校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文化主要受行业文化影响,我们在建设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时,必须认清这一逻辑关系,主动接纳、适应行业文化,用行业文化和行业标准来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职业人。

(二)实践意义

1.专业文化是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是针对取得某种社会职业资格的一种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既包括职业技术教育,也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还包括职业指导方面的教育,[1]是一个全面的文化教育。对劳动者个人来说,接受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就业的手段。职业教育向个人提供了促进个性定向发展的条件和胜任某种专业的职业能力,也就是使个人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劳动集体中一个有能力的成员。高职院校进行职业教育的最基本单元是专业,专业教育必然是包含专业技术技能和专业文化在内的全面的职业教育。专业文化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全面职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2.专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专业是包含专业方向、课程、实训、设计、制度、设施、教师和学生在内的系统完整的育人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教育的最基本单元,因而专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稳定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文化在人们的活动中产生,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活动。文化的能动性在于能够制约和调节人的行为和活动,给人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教化,引导人们向既定方向发展。专业文化主要来源于行业文化,要将行业文化有意识无意识地内化到师生思想意识中,成为师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理想等职业心理,以形成职业道德、职业观念和职业价值,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某一行业的合格的职业人。

三、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一)专业文化受学校文化影响

专业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学校文化是不同专业文化整合而成的、主要体现各专业文化中共性的文化。学校文化并不是各专业文化简单叠加,而是各专业文化相互整合。学校文化中的某些文化为各专业共同遵循,如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风等等,影响着每一个专业。因此,专业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必然受学校文化的影响。

(二)专业文化受行业文化影响

由于专业教育是包含技术技能教育和专业文化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专业由行业决定,因而专业文化也必然受行业文化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通称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针对取得某种社会职业资格的一种教育。[2]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教育的最基本单元是专业,专业教育是学生获得职业资格、成为职业人的基本途径。而社会中的职业和职业分工是由行业和行业分类决定的。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履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

会活动。履行职业和职业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形式。[3]古希腊柏拉图就提出过职业分工的思想。他认为职业分工的不同源于铸造人的材料的不同。上天铸造人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就成了统治者;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白银,就成了辅助者(军人);在有些人身上加入铁和铜,这些人就成了农民以及其他技工。[4]职业和职业分工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人类社会初期存在着原始自然分工。原始自然分工是分工最简单的形式,它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劳动上的专业和专责,因而不是职业分工,不会导致职业的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又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和畜牧业中分化出来。到了封建社会,职业分工就更细了,职业就更多了。职业的大量出现是产业革命之后的事,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职业分工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从而为机器生产创造了条件。以上分析表明,职业分工由行业分工导致,职业是与行业相一致的并以该行业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行业,简单地说就是指工商业中的门类。向一个市场提供产品的所有厂商组成一个行业。对于完全竞争厂商而言,行业由所有生产同种无差别产品的厂商组成。[5]各行各业都有其相应的技术技能要求,以及经营理论、传承方式、行业规矩、经营技术、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习俗等行业规范和价值要求,我们称之为行业文化要求。技术技能要求和文化要求是每个从业者所要遵循的。行业文化被全体从业者所内化和遵循,就成为从业者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理想等一系列职业心理、职业道德、职业观念和职业价值。所以说,高职院校进行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教育,而且是包括职业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全面教育。职业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不仅是行业文化的要求、由行业文化决定,而且是专业教育的追求和目标,是专业教育的内容之一。行业文化决定了职业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决定了专业文化。专业文化与行业文化相一致,专业文化实质就是行业文化在学校中的反映。行业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专业文化,所以,专业教育又可表述为包括技术技能教育和行业文化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

总之,由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主要是依据职业分工和行业分类而设置的,并且随行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按照行业决定职业、职业决定专业这一逻辑,行业文化决定了职业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而职业的这些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专业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实践中就是专业文化。这样,行业文化就通过职业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为专业文化,用以调节、引导、激励专业发展。所以,专业文化最终受行业文化的影响,我们在实践中要以行业文化为参照系,主动吸纳行业文化,以此来确定专业教育的方向和要求,并结合学校文化从而形成各个学校中的各具特色的专业文化。

四、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策略

(一)区别学校文化,认清专业文化的重要性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高职院校是大学的一类,因而有其独特的“类”文化,即高职文化。高职文化作为学校文化,体现文化的整体性,一般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目前人们较多地关注学校层面的高职文化,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多。然而人们对作为学校文化的子系统、亚文化的专业文化的关注还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在研究高职文化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整体性的学校文化,也要关注部分性的专业文化,辨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赋予专业文化应有的理论和实践地位。我们知道,专业技术技能属工具理性范畴,解决的是学生“如何做”的问题;专业文化属价值理性范畴,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二者是培养合格职业人不可或缺的两个必要条件。专业文化教育在形成职业价值观、职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理想等方面是专业技术技能教育无法替代的。因而专业文化与专业技术技能这两二者在专业教育中的地同等重要。

(二)明确专业理念,构建专业文化核心

理念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思想观点和哲学理解,是一个上位概念,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专业理念是对专业的本质认识或根本看法,是专业文化的核心。专业文化建设首要的前提是明确专业理念。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独特理念,专业理念来自于对相应职业和行业的理性认识。因此要明确专业的服务方向,了解相应行业结构和特质,以及从业

者所需的知识、能力和道德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的本质,概括提炼出学校教育中的专业理念。以专业理念为核心,进而形成相应的专业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等专业文化,以此引导、促进整个专业建设和发展。

(三)以企业文化为纽带,实现行业文化对专业文化的引领

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专业文化与对应的行业文化是相互贯通的,因而需要将行业文化融入到专业文化中,需要行业和企业的广泛参与,这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之所在。这样,专业文化与行业文化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学生就业后那种广泛困扰着的两种文化所产生的“文化隔阂”和“文化不适”将会消除,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教师也能从这种专业文化建设中提升职业道德,促进“双师型”教师在意识形态中形成。

专业文化如何吸收行业文化呢?那就是以企业为纽带,通过企业文化来获得行业文化。行业由众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组成,企业是行业的最基本单元,是行业的“细胞”。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指一个企业独特的、被企业群体一致认可的共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引伸出来的经营思想、企业与职工的行为规范和各种奖罚制度的总和。[6]企业文化是一种既反映行业整体文化,同时又体现企业自身特点的亚文化。同行企业由于生产的产品相同,运营方式也相似,因而企业文化共性较多。众多企业文化的共性就是行业文化。行业是企业的集合,行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总体特征或共性部分。要想感知行业文化,只有通过具体的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来实现。学校各专业师生只有走出校门,进入多个同行企业,在对多个企业进行文化感知、体验后,才能将企业文化内化到思想中,进而形成对行业文化的认知、认同,遵守行业伦理规范,形成行业道德,行业精神才能产生。至此,行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而在师生中形成为专业文化。专业文化是学校文化与行业文化的结合体。在实践中我们要立足于学校育人的本质,主动参与企业,以企业为中介来吸纳企业文化的共性部分,即行业文化。2014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提出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完善校企合作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使人才培养融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不断完善知识共享、课程更新、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生产实训、交流任职、员工培训、协同创新等制度。推动学校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

1.学校进企业

学校要主动与企业合作,走进企业,感受企业文化,主要是让教师和学生走进企业。首先,教师是学校教学的引领者,也是专业文化的引领者,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对整个专业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各专业每年应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安排文化基础课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使教师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把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用企业文化来有目标地培养学生,最终使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感知行业文化,成为行业所需的职业人。其次,专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让学生进企业直接感受企业文化是培育专业文化最有效的手段。学生进企业有见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这样能够真正实现企业与学校、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结合,促进行业文化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2.企业进学校

第一,学校要主动邀请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有关企业文化的教学、实训指导,参与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鼓励职业院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聘用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学校专业文化建设,定期开办讲座,广泛宣传、介绍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这些措施能促进企业、行业文化进专业,促进专业文化形成。

第二,在教师培养上也可将企业纳入其中。《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实践企业基地,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组织。

第三,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发挥行业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结构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四)改革课程和教学,开设专业文化课

学校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机构,课程和教学是学生最主要的知识获取途径。专业文化的培育也可通过课程和教学来实现。在课程方面,应开设与行业和职业相关的总体认识、发展现状与趋势、行业要求和规范、职业道德等科目。如行业发展史、行业伦理、专业文化等等。这些科目能让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行业和职业相关文化知识,增强职业认同感,有利于专业文化的形成。对于教师来说,也要以继续教育的形式学习相应专业文化课程,在教师群体中形成良好的专业文化意识。在教学方面,要将行业文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用职业伦理规范学生,用职业道德约束学生,使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还有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专业文化。

[1][2]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心理·教育[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285.

[3]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职业伦理学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11.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28.

[5]胡代光,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77.

[6]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应用伦理学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190.

(责任编辑:赵晓梅;责任校对:徐治中)

Major Cultural:a Cultural Construction Type Which Is Being Paid Much Attention to b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U Yongkun
(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The majors are the most basic uni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ajor education must be a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cluding professional technical skills and major culture.The major cultur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major education.Th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occup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s,industrial cultur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ajor culture.Wh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duce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they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major cultura,and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culture to major cultur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ajor cultura;industrial culture;notice

G718.5

A

1674-5485(2015)08-0075-05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JK260);2014年校级重大教研项目“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701422J04011)。

朱永坤(1978-),男,江苏镇江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