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艳
国产低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初探
马艳
电影《二次曝光》剧照
低成本电影势头日盛,《十全九美》《失恋33天》《人在日途之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二次曝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低成本电影相继热映,并迎来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可观票房,甚至在与“同场”的商业大片竞争之时,也丝毫不显弱势。
低成本电影主要依据三个标准进行划分:一是从经济学意义上区分,1000万元以下的归为低成本电影。此种分类方法虽比较明确,但是随着货币价值的变化,各类电影的投资额度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这种分类方式存在固有的缺陷。二是从题材内容上进行区分:由于资金额度的差异,低成本电影和商业大片在题材和内容上也显露出标识性的区别。资金的匾乏使得低成本电影无缘场面宏大的史诗巨著。三是从主创和演员阵容上进行区分:我国电影界已形成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强鼎立”的格局,一般由他们执导再加至少一位巨星级演员的电影都称得上是大片。而一般由新锐导演执导,外加几个二三线明星,甚至是不知名的演员的电影则会被归为低成本电影的范畴。综合上述三种标准,笔者主要将投资额度在3000万元以下、非宏大题材和场面、没有豪华演职阵容的商业或艺术电影定义为低成本电影。
电影从诞生伊始就与喜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水浇园丁》到后来以《摩登时代》为代表的卓别林电影系列,无不展现出观众对于喜剧的痴迷。纵观近年来国内成功突围的低成本电影,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喜剧元素的应用。从2006年的
《疯狂的石头》到2011年《失恋33天》,再到2012年的《人在日途之泰囧》乃至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成功的低成本影片,都将喜剧元素作为一个“卖点”穿插其中。喜剧的魅力在于对于人游戏天性的激发。席勒曾经说过:“游戏……不仅使人在自然方面而且在道德方面都达到自由。”他把游戏看成是人的有机本性,即人的本质的完整性。“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1]娱乐是人的天性,而喜剧电影无疑是一个可供消费的娱乐对象,观众在看喜剧的时候,天性得到释放,原始游戏冲动得到满足,也就得到暂时的快感。因此,喜剧是电影界的“常青树”,经久不衰。低成本电影要想更加长远地走下去,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融合和吸收喜剧元素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策略。分析近年来的成功范例,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喜剧元素分析。
喜剧电影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就是凭借幽默的语言来达到愉悦观众的目的。影视艺术是声画融合的综合性艺术,人物的语言是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的核心,在声画艺术中占据重要成分。低成本电影幽默的语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时下流行语、网络用语、经典影视台词、广告词、日常俗语等词汇的“挪用”;二是对各方言的广泛应用。2008年电影《十全九美》集合了诸多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口头语汇,更是出现了无数如“乾柜”“怡家”“德云社”等热点词汇,其许多台词还风靡网络,成为网络流行词,像南宫府管家乌卡卡最经常说的:“淡定!”酒保:“做艺人啊,要是不红那就是死;要是红了,那是生不如死!”斗鸡眼钦差:“什么江湖啊!”邓家佳的“崩蹬那个崩蹬”,等等。这些幽默的语言无形中扶植了这部投资300万元的低成本电影,使其在《功夫熊猫》《赤壁》等大片的云集下,上映首周票房就超700万元。根据权威观影人士统计,104分钟的《十全九美》,电影院中每5分钟就有一次集体大笑,而累计出现的笑声多达30多次[2],作为喜剧电影可谓空前成功。2006年风靡中国电影市场的低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可以看成是推动影视方言兴盛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电影讲述的是工厂保卫科人员包世宏、香港国际大盗麦克和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围绕一块翡翠展开智勇搏斗的故事。电影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安排在重庆,但是电影中却夹杂着各种方言:包世宏的重庆话“怠儿霸道”,麦克的香港话“我顶你个肺”,道哥的河北话“出来耍嘛”,黑皮的青岛话“牌子啊!班尼路!”“你费那事!”,小军的京片子“哟!行啊!蜘蛛侠呀!”等等。这些方言在带给观众新鲜感之余,还让观众体会到不同地区方言的幽默感,同时还直接指涉了故事发生的时代和地域,而且很好契合了说话者的身份和个性,也与这个带有荒诞性和世俗性的故事相协调。喜剧中永恒不变的东西就是喜剧人生观或喜剧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指个人不论遭遇到多少次失败,最终总有办法使自己振作起来并继续前进。这才是低成本电影在带给观众欢笑之后真正的价值所在。反观现在的不少电影,为了搞笑而搞笑,丝毫不能引发观众的思考,这样的影片最终被证明只能沦为空洞乏味的笑料而已。因此,在吸取喜剧元素增加电影“看点”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于电影内涵的丰富,让喜剧元素成为主题的指引者,带给观众灵魂的触动。
类型电影在本质上是电影工业化机制及其商品化的产物,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娱乐消遣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具有某种可复制性,甚至批量化生产的电影系列产品。[3]一个成熟的电影类型中必然有诱发目标受众观影欲望的元素,这些能够吸引收视群体的类型元素是值得低成本电影学习和借鉴的。从近几年来在国内取得较好成绩的低成本电影来看,无一不是吸收了时下最热门类型电影中精华元素,从而才造就出一个个低成本、高回报的票房“神话”。
喜剧吸引观众的先天优势,及其排解宣泄的功能,在高压时代更成为保证高票房的有效途径。青春是电影艺术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一般把与青春主题相关的电影称为“青春电影”或“青春片”。它的源头是美国的校园电影,重点展示的是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感。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就诞生过诸如《新女性》《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多部优秀的青春电影。进入90年代之后,伴随着第六代导演的崛起,青春电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十七岁的单车》《阳光灿烂的日子》《孔雀》《青红》《任逍遥》等青春片的声名大噪,青春电影正迅
速成为中国电影类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春片中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内涵就是抒写青春期的迷茫、期待与渴望,表达青春的痛苦和其中的诸多尴尬、焦虑、挫败和伤痛。正如戴锦华教授论道:“所谓青春片的基本性,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的尴尬和匾乏、挫败和伤痛。可以说是对‘无限美好的青春’的神话的颠覆。”[4]2011年中国知名女导演李玉的《观音山》以类似青春片的手法,将镜头直接对准年轻人的真实生活状态,直视人物内心,抒写了丁波、南风和肥皂三个年轻人边缘的青春——叛逆、热血和迷惘。以一个看似迷茫青春的故事,映射出生活在信仰崩溃的时代的个体虚无空洞的生存状态。这部投资仅100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在东京国际电影节斩获最佳贡献大奖,主演范冰冰更是夺得东京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双料影后。上映后,以黑马之势横扫亚洲,一举打败热门进口大片《青蜂侠》,位居周票房排行榜第二,上映4天票房就收获了2570万元,超8 000万元的最终票房收人,开创了艺术电影又一奇迹。另一部融入青春元素低成本电影的成功范例,则是2013年红遍华语影坛的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影片主要以18岁的郑微满怀憧憬步人青梅竹马的大哥哥林静所在的大学为故事的开端,以抒写郑微及身边好友的大学生活为主线,勾勒出一部抒写青春期美好而又苦涩的爱情、温暖而又喧闹的友情、激情却又凄凉的理想的电影。陈孝正对爱情的背叛与抛弃,朱小北的无辜受冤枉,阮苑执着爱情而遭受的身体和心理创伤,黎维娟的辛酸和无奈,串联成一段“青春残酷物语”,让观众在消费“肆意妄为”的青春之时,也体味到青春带来的伤痛和无奈。这部以青春为叙述主体的低成本电影于2013年4月26日全国公映后,次日票房就达到4650万元,最终以7. 26亿元完美收官,也成就了赵薇“中国导演界处女作票房最高”的称号。青春电影的独特审美在于“可以让年轻的关心自己现在的状态,让不再年轻的怀念以前的状态”(加注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低成本电影“依傍”青春电影元素将商业与艺术巧妙的结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红颜》在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欧洲艺术奖;《云水谣》上映半月票房直逼3000万元,远超同期上映进口大片《世贸中心》《迈阿密风云》。《李米的猜想》首周就取得1200万元的票房成绩,成功收回投资成本,获得多项国内外大奖。
中国电影产业化要得到可持续发展,除了要迅速推进主流大片的创作之外,也要迅速推进相对低成本的商业电影的创作。除了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那样的品牌大导演之外,更需要一大批走市场而不是自我表达甚至自娱自乐的年轻的职业导演。毕竟,只有低成本商业电影得到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化也才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低成本电影的兴衰与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然而,从每年的院线票房收益及排名来考证,国内电影市场上依旧是大片当红,进口大片和国产商业大片轮番抢占票房冠军的宝座,而在电影票房“霸主之列”却很难看到在数量上占据中国电影主体地位的低成本电影。根据《中国电影产业报告》,2014年度上映的多部国产片中,中小影片在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但其票房多在千万元之下。[5]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匹“黑马”冲出重围,绝大多数低成本电影都充当了“炮灰”。可见,在这个大片“横行”的时代,低成本电影想要成功突围,在市场上稳居一隅,实属不易。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如此严峻的“排挤”和“垄断”之下,低成本电影并没有消沉与沦落下去,而是一直积极地致力于寻求生存和突破之道,稳扎稳打,无论在主流市场还是国际重要电影节上都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85.
[2]史可扬.影视美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2.
[3]格里格雷•古德尔.独立制片——从构思到发行的全程指导[M].北京:北京广报播学院出版社,2005:112.
[4]刘立溪,黄一峰.电影市场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4.
[5]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5.
【作者简介】马艳,女,河南许昌人,河南理工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