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伤害,家长应如何引导和帮助?

2015-02-28 21:18王东梅
现代家长 2015年2期
关键词:霸凌群体社交

王东梅

所谓“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校园里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欺凌与压迫,包括肢体和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当家长发现孩子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时,应该怎么做呢?专家建议,家长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对应措施,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孩子会感觉自己的隐私遭到侵犯;另外,家长也不要因为孩子的事情而影响到个人情绪,并在事后要多给孩子安慰。

受害者孤独和抑郁

“校园霸凌”的严重受害者通常会感到极度孤独和抑郁,会对自我认知和目前状况感觉十分糟糕,经常受到伤害的孩子会在日后社交和外表方面极度不自信,容易对药物或酒精产生依赖,以及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如果发现孩子遭受这样的伤害,建议家长及时和老师联络,也可以鼓励孩子去寻求帮助和解决途径,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变得坚强。此时家长要一直在孩子身旁打气,并在孩子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尽早采取措施,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但是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愿,适度参与,不要让孩子感觉家长是在侵犯他的隐私,例如直接打电话给同学的父母告状。另外,家长也不要因为孩子的事情而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从而背负沉重的感情包袱。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女儿,父亲要了解在女生的世界里是存在社交等级的,女生会比较在意彼此的外表、穿着、人品和对异性的品位等。

但是如果孩子长期出现抑郁、焦虑、拒绝、发怒、拖延和饮食紊乱等症状,家长则要考虑向专业医师和机构求助;在事情过去以后也要不断给孩子安慰和支持,与他讨论以后如何解决此类事情,让他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意见,多发展一些个人爱好,扩大交友圈等。在这个过程中,父亲的帮助、合作和母亲一样重要,可以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做出个人评价。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女儿,父亲可以从男性角度跟孩子分享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校园霸凌”常被忽略

说到“校园霸凌”,人们常常想到的是孩子身体上受到伤害,而专家指出,比身体更严重的是心理上受到的伤害和打击,因为心理伤害一般轻易不会被发觉,所以这种伤害常常被老师和家长忽略。

心理上的伤害行为通常包括五种:在一个群体中完全忽视某一个孩子的存在;不让某一个孩子参加这个群体中所有的活动(与第一种不同的是,他们一般会让这个孩子知道自己被排斥在圈外);在某个孩子背后散播其谣言,破坏其名声;直接到对方面前羞辱对方;提出有条件的友谊,要求对方必须为自己做什么等。

在以上列举的五种心理类的伤害行为中,霸凌一方多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他在一个群体中的地位。这类霸凌者多从小就被警告不要攻击他人,并拥有超出一般孩子的情感记忆,善于观察别人的肢体语言,比较会用情感的方式去伤害他人。

在诸如此类的“校园霸凌”案例中,为什么这种霸凌方式会在女生中居多呢?因为许多女孩子都是从周围的人群,包括邻居、父母和老师等人身上看到并学会这种行为的。另外,女孩子非常在意自己在一个群体中的影响和地位,较易产生团体感,当感觉归属一个团体时,就会把其他人当作外人。还有,女生常常容易被女生小团体当作外人来对付,包括比同龄人发育快或慢、穿衣风格、或是仅仅跟这个团体都喜欢的一位男生聊天等。

“群体伤害”排斥、欺负小伙伴

孩子在家长眼中是天真无邪的,但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经研究发现,因为外部生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孩子从4~5岁开始就懂得故意从一个团体中排斥和孤立自己的小伙伴,并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这种行为在女生身上尤其明显。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男生和女生一样都会有抱团伤害某个特定人物的行为,但由于女生一般更擅长社交和拥有语言上的天赋,因此这种行为更为普遍。为了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家长可以通过从小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同情心来预防。

该报道还指出,这种行为比起身体上的伤害较不易察觉,和语言上的伤害很像,但主要目的是威胁和伤害对方的友谊关系,例如跟其他孩子商量不和某人玩,或是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威胁单独不邀请某人参加以后的生日派对等。美国宾州州立大学Erie分校心理学系主任尼克森指出,在他的研究中,发现有一半5至12年级的孩子每个月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有7%的孩子是每天或每周遭受这样的欺负。

美国杨百翰大学网站报道,该校研究发现,从4~5岁开始,孩子们就懂得利用社交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来有意支配和破坏他人的关系。具体包括:不让某一个孩子参与到他们的小集体中;要求其他孩子不许跟某一个孩子玩;威胁不跟某一个孩子玩;如果讨厌一个孩子,会捂住耳朵拒绝听其讲话;等等。

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尼尔森指出,女孩子为了确保她们在社交中的等级地位,会在青春期期间使用这些手段,但令人震惊的是,她们在学龄前就已经有了这种行为,比同年龄段的男孩子要复杂得多。

该研究还指出,一般会支配和破坏他人关系的这些孩子是充满争议的,他们在群体中既有很多同龄人喜欢,也有很多人不喜欢,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擅长社交,也更具有攻击性,身上具备正面和负面两种混合特质。

美国一家非营利机构网站调查显示,一般女生会在她们的朋友小圈子中变得较有攻击性,而男生通常会在朋友圈外具有攻击性。对于女生来说,突然失去某段被认为是最好朋友的友谊极具伤害性,可能会改变她整个的生活安排,包括之后她会和谁一起坐公车、一起吃中午饭、一起做科学实验项目等。同时,女孩子也更喜欢交流彼此的秘密,但不幸的是这些秘密也可能被她们日后用来伤害彼此。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今科技的发展更是增加了“群体伤害”的手段。比如,通过三方通话,让第三方听到两方对话中的一方是如何羞辱自己,或是向对方传送骚扰性的短信等。这类伤害对于女生来说常是严重的。

家长面对“校园霸凌”的防范措施

家长该如何避免孩子发生“校园霸凌”的种种攻击行为呢?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家长协助网站建议,家长应注意如下五点:

第一,家长要检讨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对他人的言行是否有问题,应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第二,家长要向孩子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倾听孩子的看法。如果孩子是伤害他人的那个人,要向孩子传递自己的期望,并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

第三,家长应注意孩子在网络和手机上的行为,一旦发现有不妥的言语交流应该马上制止。

第四,家长要多和学校老师、辅导员、行政人员保持互动,如果发现孩子的学校有了这种行为,可以委婉地跟学校人员沟通,商量如何解决。

第五,家长之间要相互积极沟通,了解其他孩子情况,若是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一起向学校反映,要求学校为孩子们举办教育培训讲座,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校园霸凌”现象发生。

【编辑:吴万夫】

猜你喜欢
霸凌群体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逆转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校园霸凌行为现状及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社交距离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