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义务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5-02-28 21:04:33李宇风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山区学校孩子

李宇风,赵 婷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山区义务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

李宇风,赵 婷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严重影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山区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情况尤为突出,山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困境是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瓶颈。

山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山区义务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山区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依然很多,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进步和发展,也制约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归结起来,山区义务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山区群众义务教育观念滞后

教育的发展,观念是先导,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然而,在广大山区,农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经济条件差等原因,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观念严重落后和不足。

在很多农民眼中,读书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对于他们来说不读书照样可以打工养家,甚至可以比读书过得更好,这样一来形成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多数的山区农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供养孩子需要很大的经济支出。即便是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们不用交学费,相对花费不大,但是供给一个孩子上学所需要的其他支出也是非常昂贵的。现在各大山区教学资源都在整合,这样带来的是学校服务半径加大,学生上学成本增加。而随着服务半径增大又带来了新一轮教育资源的紧张,教育资源人均占有量下降。很多山区农民认为,供给孩子上学不仅仅是孩子一个劳动力的缺失,更重要的是供养孩子的同时供养者劳动力的缺失,这样供养者被孩子束缚在农村,很难像其他家庭一样多个劳动力同时外出打工,家庭的收入减少了很多。很多家庭为了外出打工挣钱选择把孩子留给老人,这样又带来了农村空巢问题、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孩子隔代教育的问题、孩子母爱缺失的问题等,伴随着教育观念落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说,教育观念的落后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它带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是由于观念落后而引起的所有跟孩子教育有关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落后的教育观念,不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山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是很困难的,阻碍将依然存在。

(二)山区义务教育硬件设施较差

相比于城镇完善的硬件教学设施而言,山区义务教育的落后体现在硬件设施比较差,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校舍破旧,教学住宿条件差。大多数山区学校的校舍比较破旧,多数还是多年前的老旧校舍,亟待维修和重建。即便最近几年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了很多山区新校舍,但是这些校舍的基础设施都没有经过严格的考察和审核,安全系数不高,影响教学安全。对于跟教学息息相关的住宿条件,很多山区学校的住宿条件比较差,学校为了节省资源选择让学生住在半漏的地下室,采光不足,冬季取暖主要以燃煤炉为主,安全隐患较大。学生宿舍多是多人住宿,一般都在十人以上,学生住宿很拥挤。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比较差,安全隐患较多。

教学设施不全,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很多山区学校由于经济原因没有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教学条件依然停留在黑板和粉笔上。即便有些学校买进了一些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系统,但是这些也多是其他单位弃用的设备。况且山区学校教师资源有限,对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利用率很低,学生掌握程度有限,跟城镇学生的差距逐渐拉大。

校车匮乏,学生上学安全隐患较大。近年来网上曝光的校车事件在山区频频发生引发我们深思。在广大的山区,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交通设施较差,很多学校校车资源匮乏。据调查显示,在邢台市所属的多个县的山区学校(包括初高中和小学)都没有校车。随着学校服务半径的扩大,学生回家日益成为问题,回家的形式多样化,徒步、搭车、自己接送等等,然而这些接送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自家家长接送还是搭乘其他车辆,这些都没有经过国家严格的安全审查,安全隐患很大。

(三)山区义务教育软件基层薄弱

相比山区义务教育硬件设施落后表现的多样化而言,软件设施落后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上。山区由于其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远离市区等原因,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不够,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一方面,山区义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远远低于城镇,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这些山区教师多是就近安排和支教的学生,不是根据山区需要引进的优秀教师,难以满足教学多方面的需求。例如在山区多数学校的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等音体美和德育课程的老师都是由其他老师兼任的,老师的专业性不强,不能对学生的专业提升提供更好的帮助。另外,一些教师选择留在山区只是权宜之计,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选择离开,教师的心理不同,对教学的影响也会形成差异。

另一方面,山区教师流失率较高,山区师资稳定性较低。调查显示,多数山区教师都是就近安排的老师,很少有城镇户口的教师愿意去山区支教。虽然,近年来大学生到山区支教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这种支教形式加上山区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够,往往在支教结束后他们就会离开。对于就近安排的教师,一旦拥有进城的机会他们也会选择离开。山区教育,由于山区本身经济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离城镇较远山区教师流失率较高。

二、促进山区义务教育发展对策分析

(一)加大对山区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强校舍硬件设施建设

教育的发展,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是保障,经费保障是山区义务教育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经过政府及社会各界努力,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山区义务教育作为教育的薄弱地区,财政投入增速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山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困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山区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在许多地区依然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庞丽娟在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时提到:不少农村中小学校的校舍条件、设备设施等都还很差,甚至存在相当数量的危房,这说明我们对山区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还不够,需要政府继续努力。

完善的硬件设施是推动山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无法解决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教育的质量很难提高。因此,我们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山区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对校舍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提高学生的住宿质量、生活水平和现代化水准。一方面,我们要合理规划和布局校舍,提高学校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学校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学校,为学生提供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大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更新换代,例如对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山区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教学水平。

(二)提高山区教师的薪资待遇,提升师资力量水平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山区义务教育水平的有效保证,如何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我们山区义务教育建设成败的关键。山区教师队伍水平低的症结在于薪资待遇低、教学条件艰苦、晋升困难等,因此我们要提高师资水平也应该从这几方面下手:

首先,我们要提高山区教师的薪资待遇,让他们同城镇教师拥有同等甚至更高的待遇。国家和政府对农村教师的工资和薪金待遇要相应倾斜,保障农村教师的基本生活,为其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生活待遇,让他们体会到政府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注。我们要从待遇上让他们跟上城镇教师的水平。其次,对于山区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要跟上城镇的步伐,改善山区义务教育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山区环境好等有利资源吸引优秀教师;再次,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山区教师的培训制度和晋升机制,对于有山区支教经验的教师可以在培训和晋升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总之,要想提高山区的师资水平,我们必须给予山区教师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待遇、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山区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纠正山区农民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入学率

教育理念的落后是导致教育落后的根源,如何提升教育理念是从源头上和根本上来解决一个地区教育落后的主要对策和措施。要解决山区农民的教育理念就要从农民这个群体的特性入手,只有解决了农民本身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教育理念。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民教育理念的落后的背后是农村经济的落后,为了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很多农民选择让孩子辍学打工。在他们的眼中,孩子就是劳动力,多一份劳动力就多一份收入,多一份收入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他们的初衷就是提高收入,摆脱贫困。所以,只要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只要他们收入有钱,不用为生活发愁,这样山区的入学率自然会提高。

开办各种补习班,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农民教育理念落后的另一个原因是自身文化水平比较低,他们不能认识到教育的作用,在他们眼中教育就是教孩子识字、学计算,不去学校孩子依然可以学习识字,依然能够学会计算问题,教育只不过是让孩子交了学费去学习而已。他们不能认识到教育对孩子长远的指导教育意义,没有看到现代化知识对人生发展的长远意义。所以,要想纠正农民的教育理念,必须提高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提高他们对现代化信息的认识,让他们看到现代化对孩子人生的影响,看到现代化的长久效应。只有这样,只有让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孩子人生的影响,才能让其抛弃陈旧的教育理念支持学生上学,才能提高山区的入学率。

增加山区校车等交通建设,减少学生上学负担。山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给教学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给学生家长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将学生安全送到几里外的学校去上学成为山区学生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跟城市现代化的交通体系不同,山区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给学生的上学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我们发现,在很多山区都是家长亲自接送孩子,或者几个家长轮流接送,这样的上学路将家长跟学生“捆绑”到一起,学生家长被束缚在学生身上,影响了农业生产,对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而言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如果能够为山区学校提供校车服务,解决山区学生上学远的问题,将家长从学生身上“解放”出来,减少了学生上学的成本,我想很多农民对教育的理念将会发生改变。在他们看来,如果在不影响农业生产和经济收入的前提下让孩子多学习一些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村的入学率必然会提高。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再一次强调了教育公平、公正的核心地位,其关键在于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社会公平的基石。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是推动我国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之路,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主要推力。只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更好推动我国教育的公平公正,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为农村学生提供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解决教育问题,才能更好解决其他问题,为社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才能使社会更加安定与和谐,才能实现人人共享的“中国梦”。

G620

A

1672-4658(2015)04-0141-03

2015-09-16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HB14SH007

李宇风(1970-),男,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山区学校孩子
《山区修梯田》
艺术品鉴(2019年12期)2020-01-18 08:46:52
山区
小太阳画报(2018年7期)2018-05-14 17:19:28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
奇妙学校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
中国火炬(2011年4期)2011-08-15 06: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