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2015年)总目次
政治学研究
中国发展道路:条件、原则、方式与未来
——一个规范性的解释框架
李由2015-01-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条件
杨军,轩艳2015-01-12
限权视野下的政治改革
胡润忠2015-02-01
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的地位、实质及主要对策
刘仓2015-02-08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王力2015-03-01
试论周恩来现代化思想的承前启后作用
——基于同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的视角
徐行2015-03-05
瞿秋白与“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出场和传播
——以其国共合作时期的几个纪念文本为考察中心
梁化奎2015-03-11
人民政协智库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毕霞,邢熙超2015-04-14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现状的考察
王宽2015-04-19
“共同体”利益的均衡与共赢
——陈云关于党的宗旨思想的探讨
孙丹2015-05-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拉关系的阶段性特色与演变趋势
张庆2015-05-7
政治现代化的危机与救赎
余满晖2015-05-1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七大特点
李永胜2015-06-1
恽代英民治政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宋俭2015-06-10
农村社会组织参政议政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以青岛市农村社会组织为例
薛锋2015-06-17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考察
赵京兴2015-04-1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探析
刘晓辉,胡文秀2015-04-9
哲学研究
中国意识·实践意识·当下意识
——全球化趋势下民族精神研究与培育的三个关键点
赵兴胜2015-01-16
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及其反思
李萍2015-01-23
“读进去,生活出来”,走向为己之学
——我们今天怎样重读儒学经典
廖申白2015-01-29
朱熹的“心即理”及其与“性即理”的关系
——兼论朱陆之异同
乐爱国2015-02-14
《论语》新解三则
蒋国保2015-02-19
尊孔而抑孟
——杨文会居士的《论语发隐》与《孟子发隐》
韩焕忠2015-03-20
易学视域下之朱熹“理”“气”关系探微
吕相国,李美玲2015-03-26
远德玉技术论思想评析
朱春艳,高琴2015-04-25
符号学、精神分析学与女性主义政治哲学
——克里斯蒂娃思想述评
郭滢2015-04-30
从华夷史观到世界史观
——九黎、蚩尤文化研究的哲学审视与现实评价
萧洪恩2015-05-16
试论聊天软件多样化时代人的碎片化交往
——基于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分析
李晓光,张瑶芳2015-05-24
语言交换的经济与符号权力:图绘布迪厄语言理论
朱国华2015-06-22
邬焜先生“自组织的信息进化机制”再质疑
霍有光2015-06-32
经济与管理研究
“一体两翼”:我国政府购买服务实践探索与学术研究的基本框架
崔军,张雅璇,邱健2015-02-38
陈云与新中国50—70年代的对外贸易
叶明勇2015-02-45
合作社农户销售行为的博弈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
黄文义,杨天圆2015-02-51
关于绿色GDP核算理论及与政策的研究
周民良2015-03-32
IT治理与组织绩效:描述、界定与综述
孙晓琳,吉瑜,张朝亮2015-03-40
有效市场、有能企业与有为政府
——基于科斯定理的思考
程承坪2015-04-46
城市住宅特征对二手房挂牌价的影响
王新宇,刘俊豪,成惠茹2015-04-55
矿业权协议出让中设租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
段涛2015-04-62
我国水权交易模式探析
曾玉珊,陆素艮2015-04-66
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出路
陈世香,单桔平2015-05-53
政府食品安全信息供给:责任、路径与对策
刘刚2015-05-59
煤炭价格对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影响
杨利峰,郭博2015-05-63
经济学中Inflation词义的变化及其翻译
白暴力,孙苏婷2015-06-41
基于研发能力视角的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机制研究
鲍桂楠2015-06-44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传统发明的方法表述与民间实践
——以江西进贤毛笔为例
刘爱华2015-01-89
现代十字绣工艺的商业化发展
崔荣荣,屈佳宁2015-01-94
文化遗产之“人纲”:疑古与质洋
彭兆荣2015-04-87
晋南地区节日面食与历史传说考源
——以煎馍、子福馍为例
姚美玲2015-04-92
传播学研究
两岸智库媒体的营造与集群效应
谢清果,李淼2015-01-77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广告的现状与变革之路
——基于SWOT分析法
刘林青2015-01-85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特点与运作模式
许正林2015-03-81
台湾报业解禁以来报纸广告表层内容比较研究
——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三大报纸为例
林升梁2015-03-92
新闻有偿行为的刑事责任辨析
陈堂发2015-06-78
“科学”调查方法的内隐悖论
——现代科学民调1948年“滑铁卢”简析
张健2015-06-84
文学与艺术研究
汉武帝时期的乐府制度及对乐府诗歌创作的影响
柏俊才2015-01-51
论朱熹与王维接受
张进2015-01-59
金代有关北宋文献三考
胡传志2015-01-66
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认同观
陶国山,玄博2015-01-71
文艺美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读张长青先生《文心雕龙新释》
戚良德2015-02-56
“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三重解
黄鸣奋2015-02-61
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之比较
张欧,汪小洋2015-02-67
孔尚任旅晋原因及其诗文生活史价值申论
范春义2015-03-46
高丽文人对王维诗的接受
金昌庆2015-03-50
秋胡戏妻故事演绎的终结点:从《秋胡戏妻》到《桑园会》
谷曙光2015-03-60
“使天主之教无远不行”
——北京西洋传教士与朝鲜士人的交往心态
韩东2015-03-64
韩国古代国文小说中的中国小说元素论考
孙海龙2015-04-72
论《丽农词》之“侧艳”风格
唐萌2015-04-77
阿列克谢耶夫俄译《聊斋志异》对中国古代服饰的阐释
李逸津2015-04-83
楚辞的诗体类型与流变
黄震云2015-05-68
论维尔哈伦对艾青的影响
彭建华2015-05-73
宋词艺术魅力的探寻
——张仲谋《宋词欣赏教程》(修订版)序
陶文鹏2015-05-78
将军“顾曲”胜文人
——漫谈徐树铮之诗文词曲
蒋凡2015-06-49
试谈网络文学的“亲我主义”
史婷婷2015-06-54
弗朗西斯·培根绘画中虐论倾向的另类视角
陆璐2015-06-60
历史研究
多士盈庭
——元代会试的实施过程
申万里2015-01-33
“高岗事件”若干重要问题辨析
姬文波 2015-01-45
试析《明实录》对王竑个人历史的书写
谢贵安2015-02-23
1954年宪法与过渡时期总路线
秦立海2015-02-33
刘锦棠人才伦理思想刍议
张金荣,师永伟2015-04-35
从枢密使到枢密院
——唐代枢密使演进轨迹的再考察
黄楼2015-04-39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瓶颈与未来走向
——读梁景和等著《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1919—1949)》札记
李俊领2015-05-28
析晚清徐州社会的新陈代谢
刘玲2015-05-41
唐代武陵民族地区水路交通初探
胡安徽2015-05-48
战争与民族记忆研究
战争,创伤与人类之爱
——一个民族的命运之作
王晓华2015-05-84
“中国道义”的认同与感动
——评长篇小说《远东来信》
余岱宗2015-05-89
论《远东来信》的艺术特点
张卫中2015-06-65
困境中的大爱丰碑
——读《远东来信》
江守义2015-06-71
女性主义与性别文化研究
女性主义知识论视野下的价值负载的客观性
曹剑波2015-02-71
自由的女性与女性的自由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的主张及其影响
沈国琴2015-02-77
从《鱼,我所欲也》看孟子的两性观
张建锋2015-02-82
《女界钟》的女权思想探析
陈文联,刘珊珊2015-02-87
民国时期劳资冲突中的政治博弈
——以长三角地区打工妹群体为中心的考察
池子华,王萍2015-03-69
一战对中国妇女运动国际化的影响
李雅瑞2015-03-76
教育研究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
王平2015-01-99
区域高等学校科技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刘鑫桥2015-01-103
张力与融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李润洲2015-02-93
走向社群生活的道德教育
——麦金太尔社群主义思想的道德意蕴及其启示
程伟2015-02-99
大学教师: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
王飞2015-02-104
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
杨移贻2015-03-99
新世纪以来欧盟教师教育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启示
孔令帅,赵芸2015-03-104
论自我教育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倪愫襄,刘兴璀2015-04-98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近现代化路径分析
——基于法制化的视角
陈波,范兴2015-04-10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家庭因素分析
——基于河南省W市的实证调查
陶美重,耿静静2015-05-93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动态及其反思
李学书2015-05-99
中原经济区的职业院校发展研究
——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史静寰,胡茂波,张林2015-05-104
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理论探索
刘庆昌2015-06-90
学习力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
——基于SZ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研究
赵蒙成,王会亭,金欢2015-06-96
近代中国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化探索
吴洪成,赵颖霞2015-0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