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梅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勤思多问,对于比较难理解的偏题与怪题更要多思深忖,必要时与同学或老师共同研究,攻克难关。而对于不在学生眼前的事物,老师更应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由联想而上升到想象,以致想象出事物的具体形象。当然,让学生多思深忖,大胆想象,一定要合乎情理,入情入理就好,千万不能胡思乱想,更不能把想象当成幻想或空想。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便会日渐长进,不知不觉地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自然,学生也会在不断地想象中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复杂的,往往难以预料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一切为了学生。这样,教学才能生效,教学才能成功。而要让全体学生都积极思忖,大胆想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和处理,依靠自己的经验技巧,引领学生通过思忖和想象来掌握并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此,教学才能相长,师生才能双赢。
教育发展并进步到今天,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就一定得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并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正确地对待认识学生的昨天,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今天与明天。因为曾经的后进生,现在有可能已经赶上来了或正在快马加鞭地赶上来,有的甚至早已后来居上了呢!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因此,教师应因事而异,因人而异,更应因时而异。因为有着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众多学生,本就有着千姿百态的课堂和学习表现。如面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有的学生发言积极,且言之有理;而有的学生虽然胸有成竹,却会而不答;更有些学生本来就心中无数,但却唯恐落后,结果虽争先恐后,却答非所问,不着边际;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只有这样,才能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喜欢质疑是学生的天性,学生由于其年龄尚小、见闻寡少、思想单纯,因而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他们总爱东瞅瞅,西看看,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更应投其所好,适时疏导,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便培养了学生爱学习、勤思考、乐创新的好兴趣。因为按照心理学的解释,兴趣乃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者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更何况,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然怎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呢!所以,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也明显地表现在学生对其所学内容的理解方面,自然也就学得格外积极主动,收到的效果也是成倍的。所以,只要师者时刻想方设法地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质疑问难,同样也能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如此一石双鸟的教学方法,相信任何一位有见地的教师都会在实际教学中乐而为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不二妙法。事实上,就教学而言,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一样,同样有其不稳定性,比如一个学生听课,他本来喜欢听唐诗宋词及抒情美文,而老师偏偏让他去听哲学与历史,加之师者又讲得干巴巴的,枯燥无味至极,那这个学生非但听不进去、理解不了,而且越听越没兴趣。所以,老师就应投其所好,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并及时表扬,因为人本身就是渴求表扬的,更何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点滴进步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表扬,这样他们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创新思维也会随之越发活跃。
当然,要让学生积极动手、大胆实践,也得具备一定的条件,万不可纸上谈兵,更不可画饼充饥。这就需要师者为学生的实践积极创造氛围,努力创设适于学生动手实践之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得,才能勇于创新。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努力给学生创设出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的空间,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养成敢于创新的思维习惯,才能为祖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钱美亚.让思维张开翅膀: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05).